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欣 《小读者》2013,(2):30-30
1.大胆质疑。培养自己的质疑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培养自己的质疑能力,即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源于质疑,质疑是创造的基础。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水平对其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字之端”,足见质疑之重要。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良好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呢?本人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卢素花 《学语文》2008,(2):9-10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教育的内涵来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所研究的主体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出问题,这是质疑。它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而疑,是为了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5.
苏娟 《文教资料》2011,(15):45-46
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到处充满所谓的质疑。随时听到学生探究后的解答,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有琐碎、重复、边缘化等现象,探究价值不大,对此老师很无奈,自学质疑环节仍然由老师的问题在引领课堂,学生的自学质疑仍然是形式上的一个环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作者以为课堂上应从以下三点入手:创设民主氛围.有利于质疑创新;教给质疑方法,提升质疑质量;通过多途径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大力推崇。俗话说,学问学问,一要学,二要问。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质疑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素养之一,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就成为每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面对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能力?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质疑的习惯、对质疑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质疑的态度和方法、在质疑方面存在障碍的原因等方面。随后我们对本校27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整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问到“质疑”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和其他学习形式(如:听课、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相比较,你认为它应排列的位置时?有74.2%的学生将“质疑”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排在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7.
凌建新 《现代教学》2005,(10):23-23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也是一种能力。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引导学生质疑。打铁要看准火候,教学要抓住契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之际,我觉得正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最佳时机。以下是我对质疑时机把握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质疑能力是指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积极思考的结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教师先设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设疑要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长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也就是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品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创造,贵在质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表现。物理教学中的质疑,主要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实验的理论解释、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或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但目前教育评价的现状是:关心学生“今天得了几分”的多,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要实施有效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有疑问,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原动力。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进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其探究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仅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树立质疑的信心和提高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要重视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万全红(宜春市湖田中心小学)质疑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一种能力。质疑能力的高低,能反映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作用。我对一个班的学生的质疑情况作过专门的调查。该班50人,分四种类型:1.真正会质疑...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对中学生的化学课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75%的学生默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正确的,只有8%的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这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质疑,不善质疑。不会质疑就不可能去发现问题;不善质疑就不可能有创新,从而也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6.
质疑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并不断释疑的过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大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尽管课文前面有阅读提示,后面有指导性的思考题和练习,但学生读起来仍有不少的难点和疑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自读时质疑。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为学》时,就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质疑。有的问:“古人是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困难的?”有的同学提出:  相似文献   

17.
质疑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同时又是创新精神必可少的一个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高度重视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我国许多中学生质疑意识的欠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是:(1)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②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就应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精心设置学习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贯穿于每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质疑 课前质疑可以在预习中进行,教懂质疑方法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可要求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对认真提问题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  相似文献   

19.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有些课堂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留下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制订出标准答案靠。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质疑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以问题驱动引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高阶思维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问学的驱动下,培养高阶思维品质的策略是:自主质疑,激发思维的活性;自主探疑,触发思维的弹性;自主拓疑,启发思维的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