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一贯 《福建教育》2007,(7):49-51,55
新课改挑战语文课堂,引发了我们诸多理性思考,也激励了我们进行实践探索的勇气和兴趣。然而,这毕竟是一场深层的变革,要真正落实并非易事。如,对话式教学的实施,便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颠覆,关系到一种全新的教学精神的确立,一种新的课堂文化的建构,而绝不只是概念的调换。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们必须矢志于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中国转向:一要聚焦人类共性问题尤其是民生福祉问题;二要永葆开放性、兼容性;三要注重对话性、引领性;四要彰显交锋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3.
4.
黄兆春 《考试周刊》2013,(34):36-36
当下教育界认为中国缺少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没有培育出杰出人才,有人说是教育体制使然,有人说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方面的原因,原因很多,作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使然。  相似文献   

5.
论师生话语权的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师生交往中师生话语权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话语的膨胀与学生话语的失落。让师生共享话语权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对话使师生共享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6.
论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培训与研究》2005,22(3):123-125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通过话语进行教学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权、学生的课堂教学话语权和课程教材编制的话语权。在课堂教学的世界里,如何平衡这三种权利的运作以达到话语权共享?这是本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迭代的过程中,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令思政教育活动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文中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策略,以期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重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论话语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建立平等、友善、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话语权得以公平分布、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话语权分布的倒金字塔型、伞字型、口字型和逆向对等型,探讨了滥用、占用、弃用和慎用话语权等现象,讨论了正导、误导、强导和祈导话语权等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的角度论述了话语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围绕着"人的解放"发出自己鲜明的话语,这种话语中张扬着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并流露出"士"阶层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中国到了40年代,历次的政治运动打破了政治权力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知识分子话语得到了扼制;20世纪80年代是"五四"之后再一次呼唤传统价值回归,也是知识分子重新找寻已失落的话语权的契机,这个时期也是上世纪最后一个思想文化的璀璨时期;21世纪的知识分子已有边缘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但21世纪知识分子的话语究竟朝什么样的建构方向发展,还在社会的关怀、期待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努力当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福柯的话语权理论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福》中星期五的沉默.有声的话语是殖民权利影响的结果,无声的话语—沉默是对殖民话语权的有力反拔.从谁不让星期五说话,以及星期五一直在说话,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权力制约下话语权的问题,从而解构殖民话语背后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的个人话语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教育话语世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示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实证的方法、科学的范式对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语);还有一类是由实践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要求。从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要素角度而言,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题的合理设置与拓展、话语主体的有效建构与互动、话语载体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课堂中话语权平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课堂中,存在着教师独霸“话语权”、学生失语以及精英言语、弱势失语的现象,随着“对话”时代的到来,课程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为学生的全员参与提供了前提条件,师生关系的变革为学生的全员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反腐话语实践突破了福柯“话语即权力”的哲学命题,话语的权利解释范式由此萌发。网络的开放性使反腐的权力与权利两套话语体系都获得了在场的机会,但两者呈现出严肃性与娱乐性的二元背离,且同时游离于制度评价之外。基于结构上的平衡,话语权利应予以更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更大的言论空间,话语权力则应作出相应的缩减。网络时代反腐的有效性取决于两种话语权的商谈理性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话语权被老师掌握,严重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六模块"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使其受到更多的锻炼和激励.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将话语权切实的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自媒体场域话语权的争夺日益激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话语内涵、话语生态环境等受到严重挑战,渐渐陷入失语失声、较少被关注和认同的困境。重构自媒体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壮大话语主体力量,优化话语主体能力;丰富话语内涵,满足话语实然需要;活化话语表述方式,提升话语感染力;利用媒体传播规律,增强话语传播效能;加强话语监管,净化网络话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上高中了。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更不要说踊跃发言了。于是乎,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以讲代练,一讲到底司空见惯,学生似乎无话可说,似乎没有话语权。笔者以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应有话可说,要还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话语权。一.还给话语权,要让学生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地位因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而日益受到挑战,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和作用被削弱。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需在直面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中争夺思想斗争的主阵地,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制度性话语权与个体性话语权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对前者有能动的反作用。但是,教师制度性话语权实际上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虚假权威,异化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们急需从唤醒教师主体意识、进行自我反思、还学生话语权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个体性话语权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教学话语权的建设,首先要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把它的学科归属、自身特性、切入文学的方式、所要履行的任务、展现的理论形态变成逻辑体系的力量;其次要拓展文献储备渠道,通过参考文学史、文学批评、美学的相关资料建设,把该学科资料建设纳入课程群资料建设当中;第三要创设通畅的沟通环境,让教师、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在新的课程机制中,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能够便捷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