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实践自由是产生形成审美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审美自由是在实践自由上的延伸和放大。美感不同于生理快感是超越生理快感的精神升华。以制造工具为前提的劳动实践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物质基础,人由动物的心理心态结构转化为人的生理心态结构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而不断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则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源源不竭的动力。美是显现契合人的理想或本质力量并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审美客体审美价值的主观客观性、审美价值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及和谐美与缺憾美的审美价值等几方面试图阐明“美就是客体的意象与本体个性情趣的呼应与共鸣”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5,(4):75-79
美是人类对引发自身愉悦情感对象的赞誉。美属于语言学范畴,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美是一个形容词,是我们用来描述、赞誉审美对象的一个词语。当然它也可以名词化,但它还是用来赞誉引发愉悦情感之对象,含义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五十年代以后,美学界对关的本质的看法有诸多观点,要么偏重于主,要么偏重于客观,还有的学者从审美活动主客体的关系来探寻美的本质。着重于从美的关系探讨美的本质的学者,有李泽厚、周来祥、朱光潜。李泽厚从主体性实践理解美与人的关系,从美的社会性把握美的本质,建立了实践美学论。李泽厚的理论,使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美本身与人的自由结合在一起,摆脱了主观论美学和客观论美学。  相似文献   

5.
从加西莫多的审美价值论及中外名著中心灵美外表也美,心灵美外表丑,心灵丑陋外表美的人物,探讨了审美的主观性,提出了社会美重在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凡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美术作品,能激发人们热爱生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凡疏离以“人”为本的,极度丑化人,狂怪病态,危害人们审美的,是不美的美术,是丑术。不美的美术严重损害了人类知识健康、审美健康,误导了人们的认识。美术美术,不搞真善美,尽搞假恶丑,那还叫什么美术?真善美当立,恶之花当败。时代呼唤表达真理、讲究道德伦理、弘扬时代精神的关术。  相似文献   

7.
黑 ,是大自然的属性 ,它保持本真状态 ,其中包孕着美 ,需要人们去挖掘、发现。但是长期以来 ,黑因为不被视为美的正宗、嫡系而受到冷落、诋毁。甚至有人把矫饰当作美 ,而把属于美的黑当作丑。针对这种现象 ,莎翁透视了美人黑之美 ,并指出黑色之美 ,美在自然 ;美人之美 ,厌恶矫饰。所谓“黑是美的本质”,就是指黑属于美 ,美归自然而言的。文章还论述了黑与白之美  相似文献   

8.
9.
本篇书评字简意深,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作者自认为是“有关美的形态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并逐章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阮彩伟 《考试周刊》2012,(51):40-41
教师职业是一项"美"的事业。教育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崇尚美,从而将"美"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做一片美的树叶》用隽秀的诗行,描述了树叶短暂而美丽的一生,是一篇引导孩子们向善向美的生动教材。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科学与审美 ,从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极走到了一起。一个新的概念“科学美”也随之诞生 ,并成为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但是科学与审美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 ,科学对于审美是排斥的、背离的。科学中所存在的美并不能简单定义为“科学美” ,科学中存在着美 ,而“科学美”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哲学分支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对人与世界审美关系进行研究。在中国,关于美学的研究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在系统、历史的观点下对中国美学思想脉络进行梳理,以此对中华民族文化源流进行重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美学热”一直以来的追求。在诸多的研究成果中,《美的历程》一书在以历史原物的美学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中国一代代审美进行了梳理,在漫不经心的巡礼中带领我们走过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美的历程。且《美的历程》一书强调创造与欣赏美,均需要以真情实感的参与为基础,阅读《美的历程》一书能够触摸到的历史是一种心灵历史。该书的问世,在禁锢初解的中国美学界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涟漪,一经出版,便被视为撬动新时期美学的钥匙,即使进入21世纪后美学理论已经获得极大突破,《美的历程》一书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喜获周发增、张显传、崔粲诸先生主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拜读之后,受益良多,其中最受启示的便是一个“新”字。 随着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与发展,高师院校学科教育研究也显得十分活跃。从历史教育来说,各种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为推动历史教育的改革各尽一份心力。然而,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也就是如何创新的问题。《历史教育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创新”方面开了个好头,作出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观念里"有诸内必形诸于外",人们一直把外貌看做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社会也有以外貌的美丑来评论人的审美标准。但在道家的世界里,庄子把许多面目丑陋到了离奇甚至是可怕的形象,塑造成了美的代表。《庄子》一书指出"人之貌有与也",外形并不能妨碍人独立的人格。符合大道规律,拥有自由洒脱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的本质是"意象",它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是一种创造。因此,教学意象的生成是教学美创造的核心机制。在这一独特视角下,教学美的特征主要在于师生的互动性、历史性和境域性,师生的共同美感是教学美创造的基石。有效创造教学美,必须立足师生的共同美感,促进教学审美意象的生成,消除抑制教学审美意象产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雨巷》的意象既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意蕴,又饱含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现代性。其艺术魅力在于现代意识的表现与古典诗词原型意象的创化运用有机结合,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纯熟境地。  相似文献   

17.
18.
弗罗斯特的诗歌不仅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而且带来智慧的启迪,充分体现了诗人"诗以喜悦开始,以智慧结束"的诗学主张。辜正坤教授提出的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是诗歌鉴赏领域的理论创新,将其中视象美、音象美和义象美的概念用于分析弗罗斯特的名作《未选之路》,可发掘出诗歌深层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美与论“新”──评朱捷的《古典文学探美》陈健案头摆着朱捷先生的一部新著——《古典文学探美》(江苏文艺出版社),洋洋近三十万字的专著,倾注了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的心得。开卷受益,读来多有启发。《探美》一书所论面广,书中论及中国古代的诗、词、戏剧、小说...  相似文献   

20.
“美辞学”说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孔子提出了“情欲信,辞欲巧”,从传播的效果要求语言应具有文采。“美辞学”说的提法曾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修辞只追求语言形式的美而不论内容的真和善,从而使修辞实践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但事实上修辞学所研究的“美”不仅仅指形式美,它还含有“真”、“善”等义。“美辞学”说对语言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