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宇涛 《教育艺术》2010,(2):76-76,75
实现儿童品德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课程宗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必须始终立足于生活。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把握教材.组织教学.指导活动,才能保证《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努力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不仅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树立这种对话观,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同样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对话观。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资源。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教学开放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贤 《教育学术月刊》2003,(12):37-38,4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我们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教学的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要让品德与生活同行。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5.
《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标像一股清新的气息吹进了校园,走进了老师们的生活,它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法,呼唤着充满生命的课堂。《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课程的性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实践,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董海霞 《文教资料》2009,(33):160-162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遵循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这一特性明确要求教学要以生活为本,对此,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举例分析并提出了生活规则习惯化、历史内容情感化、地理知识生活化三点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综观小学品德教育,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虚话多实话少;道理多情感少;知识多行动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活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校本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活动内容必须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性质确定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并指出本课程具有三大特征.即: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在于领会课程性质.把握课程特征.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贴近于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找准了位置,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课改中新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者力求在教科书中尽量多地反映出当代儿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以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脱离儿童生活、单向说教和灌输的传统品德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德育就是质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品德课堂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贯穿于小学整个学段,每周安排了两课时。上好每周两节的品德课,意义重大。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提升当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特别注意教材文本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18.
王世朋 《辅导员》2010,(20):50-5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课程意在通过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深刻地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再是课程的唯一资源,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笔者在《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品德与生活》新教材就像一位既具有一定理论的高度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不断地为我提供专业支持,让我在教材的引领下,和教材一起走进儿童的生活。下面就谈谈我在理解与运用教材的实践中,全面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自觉性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庄丽敏 《教育》2014,(30):18-19
每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和完满人生之路,起步于早期的情绪与情感生活状态,即儿童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童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期。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体验、感悟又是情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充分感受、体验,有效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