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新课程的开放性、创造性与发展性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一位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目前,青年教师是大多数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培训必须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器”!那么作为学校,该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新课程的开放性、创造性与发展性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一位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目前,青年教师是大多数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培训必须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器”!那么作为学校,该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赵榜飞 《考试周刊》2013,(30):32-32
<正>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深深地感到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十分密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我自身及身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足迹看,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人文性方面的专业成长影响最大(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活动,时常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活动。通过学习培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新课程改革促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世上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学习是  相似文献   

4.
一、提升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改革目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有的放矢地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步骤与措施》。首先是对全校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聘请专家开设课改实验讲座,进行全员培训。又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书面测试,增强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感,提升了广大教师新课程理论认识水平。学校还组织人力编写了《教师新课程改革学习指南》、《计算机培训手册》,使每个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和反思,激发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通过开展新课改公开课、汇报课、引路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激发了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使教师更新了理念,明确了目标。学校还把课程改革的目标、意义印成宣传单,通过学生发放到家长手中,使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尽早统一到新课程改革卜来。  相似文献   

5.
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便步履维艰,学校的发展更成了空中楼阁,新课程改革也会浅尝辄止。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该有所作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我校以听、说、读、写、练为载体,创设了一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校从去年就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试点工作了,在今年暑假学校为了让高三下来的老师能更好地迎接新课程改革,专门组织去宁夏学习培训,感受新课改的理念,做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宁夏之行让我们收获颇丰,回到学校我们作为今年高一教师也进行全员培训,当我拿着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给建设类五年制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五年制高职青年教师尽快地接受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学科专业知识、牢固树立新型职业教育课程观.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岗位适应阶段、锻炼成长阶段、创新发展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需制订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认为深化课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新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金甫 《教书育人》2016,(5):50-51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要赢在第一起跑线上,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要赢在第一起跑线上,需要有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为了给教师构建研讨、交流、实践、展示的校本教研互动学习平台,我校以"发展"为中心,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以"问题"为中心,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以理论学习与研讨、校本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等为载体,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学校而言,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提  相似文献   

10.
许建明 《教师》2010,(6):24-25
教师及时、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反思,是顺利推进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当前,高中教师反思意识不强,教学反思存在随意性、间断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影响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对此,既需要教师进一步增强反思意识.更需要高中学校积极搭建反思平台,建立反思制度,建构反思文化,引领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2.
徐俊燕 《教师》2012,(35):104-104
我国教育领域正在施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论述视角,从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面临的困境与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学校应建立从传统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师培训转变为新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校本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成为广大校长关注的话题。我认为,“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并伴随以教育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注重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发展,主要采用了4种形式:1.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注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读书进行自悟反思。教师读书活动需要提供学习材料并给以指导,为此,我们坚持做了两件事:一是每学期由科研室负责给老师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这种材料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来源是报刊杂志里的内容,常常是一两篇小文,便于阅读…  相似文献   

15.
于晖  何艳超 《基础教育参考》2011,(16):33+39-33,39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课程改革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成为现实。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我校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谋划,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七个一工程”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本培训顺应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解决了教师培训中的种种弊端.而青年教师在学校中的比例骤增,是学校面临的重要难题,如何促进他们健康快速地成长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立足校本培训,努力创新培训机制,探索有效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前不久召开的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上,我从教师们的谈话中察觉出,他们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很多问题感到困惑和无奈,尤其表现出不想写教学随笔和手记。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为什么青年教师如此漠视自身的学习与成长?为什么谈到读书反思,教师们就束手无策?为什么青年教师自认缺少问题意识?是教师在为懒惰寻找新的借口,还是果真如此?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寻找答案。我决定和每个教师分别谈话。在和一些教师的个别谈话中,我终于了解到:教师们说的是心里话,他们真的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撰写教学随笔和手记。我陷入…  相似文献   

18.
潘涌 《教育导刊》2005,(3):18-21
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持续推进,显著地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及培训方式,更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和学校行政管理,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纷纷掀起了新课标、新教材的各项培训活动,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也纷至沓来,这些活动在引领广大教师认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中无疑起到了速成性的积极作用。新课程对于学校在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上的职责要求和“教师是课程开发者”的角色转变等因素决定了以学校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研究及培训势在必行。2005年秋,长阳县提出了校本研修新形式,让教师与课程同成长,为学校与课程同发展搭建新平台,学校为此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南湖一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校本培训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大胆的探索,通过校本培训,锻造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