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印智库云论坛"举行。本次云论坛的主题为"携手促进中印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驻孟买总领事唐国才、"新南亚论坛"创始人苏廷德拉·库尔卡尼围绕主题致辞。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印度著名汉学家狄伯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陈利君,印度全球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普拉松·夏尔玛,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加力,印度《自由新闻报》顾问编辑巴斯卡,中国南亚学会原会长、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士海等中外专家参加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经济发展处在大致相同的阶段。近年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发展的怏车道,高层互访日益频繁;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双方的合作与协调明显增加,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与印度等相关国家联手,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8,(4):34-35,37
中国与印度,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共有2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但过去两国人民交流较少,甚至为边界问题发生过摩擦。近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今年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辛格来到中国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印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让读者多角度了解中印关系的情况,本刊特别刊载辛格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郑瑞祥的《中印关系进入"龙象共舞"新时代》,以及印度学者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前景光明》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吴潜涛 《文化学刊》2008,(5):130-130
吴潜涛在2008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第11版撰文指出,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充满改革开放生机的北京,蕴含着与奥林匹克精神息息相通的悠  相似文献   

5.
三卷本的《情系国际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一经问世,就让人感到一种灼热的温度,丛书记载了中国政协与共和国一道走过的60年风雨路程。从中,我们看到一个个政协委员的提案从调研开始,到秉笔上书,再到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直到最终事情结果有所改变,折射了中国民主建设的进程。此书由全国政协与新世界出版社共同编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编委会主任李铁林说:"提案工作与人民政协相伴相生,必然随着政协工作的发展而进步。此丛书是对时代对后人的一种贡献,真实、生动、可读性强,有许多提案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指出:"两会"宣传报道工作应当日常化,因为海外人士了解政协作用的渠道非常有限,这部丛书可帮助海外人士了解中国民主建设的进程。这是政协委员们的心声,也是外宣工作的需要。为此,本刊选载《情系国际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中与对外工作有关的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08年第6期的《今日中国》中文版本来已经做了封面故事《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内容是反映聋儿学习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38个版面,以《生命重于一切》为题的封面故事在几天之内出现在《今日中国》中文版第6期上。在中国9000多种杂志中,《今日中国》是唯一的多文种综合性月刊,以英、法、西、阿、中等5种文字出版,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月15日是《今日中国》英文版、法文版印刷完成的日子,但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社立即行动起来,决定暂停已经印刷完毕的英法两个文版对外发送工作,临时做24页的增刊。那几天,《今日中国》杂志社楼上的不少房间总是通宵亮着灯,几乎全社一半人在加班,其余的人员24小时待命。因为涉及多语种的翻译,前方记者发回来的中文稿在送审的同时,便进入翻译。就这样,法文版增刊在只有4位翻译人员(包括两位外国专家)的情况下和英文版增刊同时完成。社长宫喜祥在印厂的印刷机前守候了一整夜。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汉堡当地时间2018年2月20日,正是中国欢度春节时节,第七届德国汉堡"中国时代"活动在当地启动。在活动中,吴哲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汉堡总领馆孙从彬总领事的见证下,把一幅寓意着中德两国友好发展的作品《汉堡之梦》赠送给德国汉堡第一市长肖尔茨先生。这张画寓意着中德两国的自由平等、共同友好发展,取名《汉堡之梦》,表达了画家吴哲仁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吴哲仁对市长先生说,这幅作品是特意为此次活动创作的,对  相似文献   

8.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10,(10):64-64
"世界的中国形象丛书"周宁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世界的中国形象丛书"共9种,已经出版8种,分别为《西欧的中国形象》、《美国的中国形象》、《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印度的中国形象》、《日本的中国形象》、《东南亚的中国形象》、《阿拉伯的中国形象》、《非洲的中国形象》,《拉丁美洲的中国形象》待出。丛书研究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区域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3,(7):29-2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9日载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的文章《纪思道的中国观》(节录)]最近在法国埃维昂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脑对话时,国际舆论界出现了 G8集团应有中国参加的论调。其中喊得最响的要数《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即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本报注)。他认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法国聚会讨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G8集团居然没有中国的份,实在是“荒唐”  相似文献   

10.
言论集纳     
<正>《人民日报》国际部国纪平在2015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认为:两年多来,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习近平主席62次谈到"命运共同体"。那些深蕴哲理的论述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期盼着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号召,到"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面对的众多外宣对象中,金砖国家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中国是金砖国家机制成员,与其他金砖国家一样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都面临紧迫的发展任务,又都致力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时,金砖国家的发展成就日益为世人所关注。美国著名时事分析家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其著作《后美国世界》中指出,美欧等发达国家累积的优势在逐渐丧失,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标志着全球重心东移的趋势逐渐成为现实。在"东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喜欢说中国梦。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和南亚中心共同策划推出了《印度家庭中国寻亲记》多媒体融合连续报道。该报道一经推出,很快就帮助62岁的中印混血詹妮弗·安(Jennifer An)在中国找到了半个多世纪未曾谋面的姐姐安罗茜(An Roesai)。相关报道被印度、美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寻亲报道产生始末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在他抵达中国的前几天,5月8日,詹妮弗·安和她的丈夫来到中国,希望完成父亲的遗愿:找到同父异母的姐姐安罗茜。来华之前,她还写信给莫迪总理,希望总理能在访华期间帮助她找到  相似文献   

14.
言论集纳     
美国公共学者、政治经济评论员、跨国公司战略顾问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需要向世界多讲讲中国故事》一文中认为:不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理解中国。我认为,如果说世界还不甚了解中国共产党,那么共产党就确实应该主动走向世界去讲故事。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14,(10):3-3
在共和国诞生65年的伟大征程中,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现世今生的梦。本期《共和国之歌》专栏记录了一批很有理想的逐梦人从寻梦、追梦到圆梦的奋斗足迹,刊载有:反映民间文艺繁荣创作的浦江农民诗人群体、体现新农村精神家园蓬勃发展的临安文化礼堂的建设先行者、表达都市媒体关注新目光的杭州摄影师和"走出去"传播中华文化的浙江艺术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2,(5):127-127
牛红菊在《山西师大学报》2012年S1期撰文指出,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命运开始更加紧密地和世界联系起来,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走进了更多的外国元素。伴随西方的"坚船利炮",外国的传教  相似文献   

17.
言论集纳     
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6期刊发的《G20推动世界重视经济安全》一文中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扮演好协调的角色,并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困局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体现。通过本次G20峰会,中国希望展现大国风范和大国责任,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同时,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4月5日,澎湃团队出品的一份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英文产品《第六声》开始上线测试,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第六声》从出生起就带着新媒体基因,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新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新闻。与受众大多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的上海本地英语媒体《上海日报》、上海外语频道等不同的是,《第六声》把受众定位在全世界的"中国观察家"们,或者说是"中国粉丝"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疑虑和警惕,但同时又觉得中国有利用价值,在一些非"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上,尤其在一些对印度有利无害的项目上,希望与中国合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印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猜忌和不信任,印度对中国的提防和自负决定了其反对"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度对中国依赖的一面决定了其希望与中国进行某些合作。鉴于目前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和做法,中方应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少印度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干扰,同时尽量争取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或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要尽可能增信释疑、建立互信;要用实际行动配合口头说明和解释;在中印两国"零和博弈"的议题上,要表现出最大善意,争取达到"即使不能解决最终问题、也能通过协商过程提升互信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一个崇尚张扬的时代,人人都想找个"大角儿",看电视也欣欣然当起了电视台的"人大代表",于是,《中国短信电视台》应运而生;人有了生命就得活,活得不好也得活着,谁让你命该如此?《活着就活着吧》道出了一个底层人无奈的心声;闲话是中国人酒席上最重要的一道菜,有一种闲话叫"段子",《闲话与段子》深刻揭示了"段子"的妙用,可谓一语中的;"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放弃了,可是我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他却根本不听我的",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