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把在研究机构工作的人泛称为"学者",那么,从功用上至少能分出"智库学者"和"一般学者"两大类。后者又能按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比如经济学人、金融学者、科学家等等;前者则很难严格地用学科种类来划分,因为"智库学者"不能拘泥于纯理论和单一学术化的研究,而必须要有更强的现实问题导向和多元知识背景,研究内容往往随着现实需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正因如此,目前中国极度缺少优秀的、复合型的智库学者,这是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底、5月初,笔者先后两次赴欧,参加在波兰卡托维兹举办的欧洲经济大会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并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受到了在场中东欧国家听众的广泛认可。其中,笔者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到底能够为中东欧国家带来哪些实际利益?面对这样的问题,智库学者的对外阐述能力便显得相当重要。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怎样讲更能让外国人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影响,是目前中国智库学者必须要学会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让-吕克·德莫纳什(Jean—Luc Domenach,1945-)是法国有名的中国研究专家和政治学家,中文名字杜明。他具有政治学、汉语、历史等学术背景,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杜明因对河南省大跃进研究而出名,他撰写的关于中国劳改的博士学位论文于1992年以法语出版,随后又用德语出版。他曾在日本和香港分别做过军事外援专家(1970—1972)和法国驻港领事馆文化随员(1976—1978),还担任过法国外交部的分析与预测中心负责人(1979—1981),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18日至22日,在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先后召开了以“创新技术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二十国智库论坛(T20)和以“气候金融”为主题的千人大会。两场会议均由不同的非政府机构发起主办,却获得欧美政府的全力支持,因为目标分别是为了2015年年底的二十国首脑峰会(G20)和巴黎气候大会而开,讨论内容都属于全球治理中的重大议题,都是欧美国家想继续借重领导世界的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5.
李勤 《对外大传播》2011,(10):61-61
裴敏欣(Minxin Pei),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1998年裴敏欣作为首位进入美国“政策圈”智库的华人学者,到卡内基主持中国项目。在加入卡内基基金会之前,1992年到1998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  相似文献   

6.
弗朗索瓦·于连(Frangois Jullien,1951-)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因借助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来反思欧洲哲学,而成为见地颇深的汉学家。于连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2—1977),1978年获巴黎第七大学(七大)远东研究博士学位,曾游学于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大学(1975—1977),担任过设于香港的法国汉学研究分会的负责人(1978-1981)。  相似文献   

7.
访问学者在本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积累,从专业交流角度来讲完全具备实力与国际同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但由于语言、文化及项目时间与安排等因素的种种制约,许多访问学者未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访学时间更有效地展示与传播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致很多访学都只是利用国际研究推动本土研究的单向收获。应通过自觉体现"文化自觉",参与社会活动规避"文化误读"和投身公益事业展示"文化理念"等方式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使中国学者成为有关中国问题对外传播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3年春季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的三年来,中央各部委负责人、各省主官均就"智库建设"陆续提出落实要求,各部委、省市自治区也出台了不少推进智库建设的建议和改革方案,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及各大教育机构、研究部门在原有基础上整合或新创建的智库数以百计,一些民间组织和社会企业也参与到智库建设的大潮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中国智库的增量已超过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中国国家影响力已遍及全球,中国企业已走向世界各地,中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却滞后得多。相比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智库并没有形成享誉全球品牌,以及相应的国际干预力和决策咨询力,不足以充分了解中国经济、贸易、文化、人员、政治甚至军事的全球化动态,也无法全面提供下一步中国各项事务全球化的思想支撑。对此,中央、地方、社会以及知识界都需要找到更加有效和快捷的办法。远远没有走出去中国智库尚未形成走出国门的全球组织力,对各国情  相似文献   

10.
2016年9月4-5日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主导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的峰会,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上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与软实力提升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是中国理工科青年学者职业发展和学术提升的必然途径。该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聚焦中国青年学者学术英语写作与发表的实践,分析了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困难与应对之策。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青年学者在尝试写作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科研创新、学术英语写作语言障碍与国际发表复杂性等三重困难,通过发挥个人能动性和与实践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互动,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对外传播是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中必需的战略和能力,也是开展双边与多边友好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中国正步入一个在诸多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效果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并不相称,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亟需建立一批能够为国家对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海外学者"主要是指这样一批人:他们在中国出生和接受大学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前往西方国家留学,学成之后直接进入了国外大学任教或研究机构任职,至今身居海外,并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内。  相似文献   

14.
红树  阿友 《文化交流》2016,(10):36-39
正为实现少时梦想,他成了第一个徒步走完中国明长城的外国人。因为爱长城,他用笔追踪长城的悠久历史,出版过五种专著;他用镜头展示长城的沧桑面貌,举办过多次图片展。30年专攻,他计划将长城课程开进大学。他叫威廉·林赛,是60岁的英国老头,更是颇具影响力的长城学者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成长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各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所孕育的文化生态是迥异的,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然而有一点是确凿而清晰的,那就是在比较完全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1957年,正当盛年的程千帆先生因直言获罪,他的学术生涯中突然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1978年,已经成为武汉市街道居民的程先生应匡亚明校长之聘,来到南京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了。一般来说,一个潜心学术的学者在被耽误多年之后,当务之急应是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完成名山事业。程先生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争分夺秒地从事研究,努力对平生的学术思考进行总结,并写出了十多部学术著作。然而程先生更加看重的事情却是培养学生,他常常引用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  相似文献   

17.
“智库”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是个纯军事术语,指战争期间军事政策制定者与学者之间讨论战略和作战计划的场所(类似保密室或作战参谋部等)。“二战”结束后,这个概念也被用来称呼军工企业中的研究与发展部门,后来的演变则逐渐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4,(2):F0002-F0002
正2014年1月8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外文出版社共同策划、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凯利·布朗(Kerry Brown)撰写的《上海2020》(中、英文版)在上海新天地壹号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向中外读者展现一个西方学者眼中上海人的"中国梦"。《上海2020》一书通过采访相关人士,包括上海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经济界精英以及在上海工作、生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应运而生,也伴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经过30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影响力最大,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而中国智库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与世界一流智库差距显著。报道称,近十年来,中国新增了多家智库,但中国智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且各级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智库行政依赖色彩还十分浓厚,民间智库赖以生存的资金筹措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相当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