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新的德育观改进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从来没有显得象今天这样紧迫。所谓德育观,是指人们对德育的根本看法和动点。什么样的德育观,就反映出什么样的德育性质、巨的、任务,就反映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德育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一方面决定于社会状况和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德育本身在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和效果。作为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的德育,它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的社会本质,是把反映生产关系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传授…  相似文献   

2.
论社区教育的视角与体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换视角 正确认识社区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是在80年代兴起的,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是最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城市与地区。我国兴起社区教育的始因,是学校教育需要社会支持,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校的德育需要社会支持,除学校教育外需要动员校外社会的力量,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优化育人的环境和组织,社区与学校结合,共同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因而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德育社会化为重点。二是由于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需要通过社会多渠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德育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形成有效合理的德育运作机制,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机制,这是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如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筑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德育的任务,对于明确德育的方向,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其成员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它是受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制约,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服务的。社会主义学校所规定的德育的任务,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学校的德育的任务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李俊 《考试周刊》2013,(5):179-180
<正>德育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家庭的参与,以促进全社会教育观点、教育行为的变化,达到三音同步、交颈和鸣,并形成相互依托,双向互动的"三维"共振的德育磁场。2001年下学期,我校针对"学校抓、家庭推、社区空",对青少年德育教育难以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和持久的德育效果,学校教育容易被社会负面影响所冲销的现状,确立了"新时期农村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以期实现学校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学校德育工作以外的许多相关因素,如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德育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学校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点基本都集中在学校和家庭,这无疑是对的。因为未成年人主要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之中,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特殊性在于教师的教育行为始终受到教育管理者的引导和制约,而…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论述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潜意识即社会心理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探讨了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出,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了德育的现实取向,使德育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思想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发展中,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是我们正确认识德育,摆正德育位置,确立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影响力已大大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因而学校德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能为力,起不到什么作用。另一种则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可控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学校德育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一切问题,学校教育可以代替  相似文献   

9.
学校担负着传承文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家庭德育是德育体系架构中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补充。然而目前家庭德育工作非常薄弱,或多或少存在着德育误区。当前影响家庭德育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今后促进学校引领家庭德育的对策主要有家庭德育思想的引领、家庭德育知识和技能的引领和构建“家校合作”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德育。要加强德育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也不是仅靠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社会影响和家庭言传身教同样重要。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应体现德育组织者的重要地位,同时协调、发挥好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职责与作用。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日益结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现代德育要求改变传统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社区德育网络应运而生.学校在社区德育网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并具有导向、协调、精神文明辐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优越的家庭和社会条件使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自我意识往往过于膨胀,而对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感淡薄。因此,改造现行的学校教育,强化德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  相似文献   

13.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提高德育实效,提升学校德育内涵,学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在德育机制上,创建学习型、科研型的德育教师队伍,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构建全方位德育网络;在德育内容上,把纪律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重点长期坚持抓;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关键,社会是基本保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现代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社会教育的辅助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网络,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18.
德育实践教育是更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之一,高校学生德育实践教育机制的建立不能单一地从学校自身建设出发,学校应从单一的教育机制向多层面教育机制延伸,积极创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形成教育上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中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教师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德育的骨干队伍,由于社会处在变革当中,使我们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给我们的德育提出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与智育等其他各育工作比较起来有其特性,进行德育若只靠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工作,就好像是一只三脚鼎缺少了两只脚,是无法站得住的。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必须要在德育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构成一德育网络,来统一协调德育的工作开展。而从澳门现时学生品德发展情况来看,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网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急不容缓的。一、澳门目前德育情况的一些反映从澳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德育受到家庭的反教育及社会的反教育冲击,致使教育不能形成正向合力,更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