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取向既是一种价值选择 ,也是一种价值预期。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 ,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不仅要明确目前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偏颇 ,也要明确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是正确的 ,符合当前实际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涵。千百年来 ,更自尊地生存 ,更完善地发展 ,被理解为生命的全部意义 ,成为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崇高理想的唯一途径。基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才”的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是终身学习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定位应该是 :…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批判了现存的"离农"和"为农"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反思了其应然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经验"转向"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研究态度上,从"局外人"走向"局内人",做一名"草根式"教育家。这些是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具有多元性、理应性、工具性及统一性的特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应试教育仍在继续进行,而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这是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偏差所致。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还必须从分析教育的价值取向入手,并采取相关措施,遏制应试教育,促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实践主体的价值需求,是规律性与目的性、公平性与效益性、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应突破功利主义与二元对立的局限,以素质教育为价值追寻,加强教育过程的人文性,凸显教育结果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存在轻视人的价值与“整个人”的发展、远离生活与本土文化、官本位、功利化等不良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价值、再现文化特色、促进民主参与、构建自由人格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寻.  相似文献   

7.
民办基础教育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价值取向偏离。基础教育阶段,对民办学校的审批必须慎重。为了保证现有民办学校正确的价值取向,政府除了加大监管力度外,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对公办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力提高公办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这也是基础教育所确立的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用以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为核心而形成的新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及评价观来指导教育实践,必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好“奠基工程”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美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实施"城乡、地区不均衡发展和精英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二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以"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为基相标指向时期、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价值导向时期和以"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相扶相携"为基本价值追求三个重要发展时期。通过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可知,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构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知识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问题也就成为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人们持什么样的知识观,往往决定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随着知识观的转变,探讨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需要立足宏观教育改革背景,着眼未来教育价值需求,紧扣未来教育发展价值主题。未来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未来知识社会的发展格局、未来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基础教育学校变革追求新的学校价值提供了可能。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形成健全的心智、为和谐社会培育人才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未来价值取向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基础教育决策时对基础教育价值选择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我国基础教育决策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价值失衡、价值失真与功利取向等问题。优化基础教育决策价值取向必将有利于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蒋海燕 《文教资料》2010,(25):144-145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价值取向。而农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要从提升农村人的素质出发,协调平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统筹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既满足农村人现时的功利的升学需求,让学生"学会生存",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对生命对生活的崇敬和热爱、对宇宙对知识的敬畏和向往,在理性思维过程中感受智慧活动的乐趣,在适应生活中学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突出教育的超越性、引导性和批判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他以为美国19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实行教育券制度是一种理想的政策选择。美国教育券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基础教育均衡化。美国教育券对于我国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者主要有“职业成就价值取向”、“环境适应价值取向”、“现状维持价值取向”。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不同,对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课程改革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对课程改革参与者的支持与激励,课程改革实践者的反思与变革是重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传统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扬弃",重新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实现了课程价值转型,体现了体育课程向人的发展回归和教育的本质要求,在价值选择上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从价值理论和历史发展层面研究新课程标准价值的内涵、生成基础及实现的动力,找出影响新课程标准价值实现和价值选择冲突的归因,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反映了我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教育价值取向的国家主义、基于身份塑造的精英主义及基于功利的效率主义。这些偏差强化了应试体制及分数竞争,无益于教育制度的发展。因此,亟须从培育批判型课堂教学文化、创设自治型班级生活、构筑互学型学校共同体等学校整体生活民主化改造,调整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者主要有“职业成就价值取向”、“环境适应价值取向”、“现状维持价值取向”。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不同,对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课程改革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对课程改革参与者的支持与激励,课程改革实践者的反思与变革是重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