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平碉楼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开发与保护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今后应着重提升开平碉楼的文化品味,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做好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在对开平碉楼进行开发、保护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开平华侨与碉楼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碉楼分布广东省开平市广大城乡,其数量之众多、建筑之壮观、风格之特别,在广东乃全国均属罕见。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集中表现部分,极具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开平华侨对碉楼的建筑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凤岗镇现存碉楼(当地人习称“炮楼”,专家建议改称“排屋楼”)120座。凤岗碉楼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在历史、数量、形制、风格等诸多方面各有异同,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特色。独具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凤岗碉楼成为“客侨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开平碉楼     
张颖飞 《新读写》2009,(5):58-59
照片上如城堡一般的建筑,当地人就叫它碉楼。 想去开平看碉楼,一来冬天的上海阴冷难受,而南国处处温暖如春;二来呢,也被碉楼背后的历史所打动。  相似文献   

5.
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为谁设计?如何设计?一直是开平碉楼研究的一个谜,又是必须解决的基础课题之一.通过田野调查、碉楼文书收集与对知情人的采访,可以判定开平碉楼的设计有外国设计师、中国设计师、乡村工匠的贡献,三类设计师的设计各有特点,又存在着相互影响、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开平碉楼除了以往研究中较多注意的防御和居住功能外,从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与村落的关系、民众心理和碉楼使用等方面考察,还具有防洪、办学、村落环境构件和社会心理、习尚承载等功能。它全面反映出近代开平侨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的变化,包蕴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07,(11X):F0004-F0004
2007年6月,经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5个。  相似文献   

8.
开平碉楼是岭南侨乡的一种建筑形态,大多分布在珠三角西部江门地区。开平碉楼吸收了西方国家众多风格建筑的样式,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使中西建筑艺术熔汇于一炉。因此,在侨乡文化背景下的开平碉楼极具特色,所呈现出来的建筑艺术征候也非常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是对世界遗产实施科学保护的前提,然而,目前世界遗产研究领域对此讨论较少。通过对开平碉楼与村落建筑、环境、记录之考察与分析,可以论证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世界遗产包括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科学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西合璧"的碉楼在开平盛行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华侨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法律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要求人们必须面对网际环境重新考虑问题,而知识产权问题是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网络知识产权的特点及商标、专利、商业秘密、数据库等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应重视网络知识产权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催生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应随之发展。基于我国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的研究,认为应当设置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具体权利,从而赋予知识创造者更多的权利和保护,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切实落实“有法可依”的法治理念;还应当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技术,借鉴其他先进国家较为先进和详密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是带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基础上,进而对如果直接适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重点分析论述我国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的三种保护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同属于人类智力创造的产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归属相对明确,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当使用,还可以对公权力进行抑制和监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我们还要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特别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茶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并且由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环境依附性等特征,决定其无法被强制性保护。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远远不能适应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为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宝库中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对现行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论证,选择合理的法律保护模式,完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明确严格的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