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载于《史记·历书》的《历术甲子篇》,是古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解的谜,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点是由日人新城新藏提出的,他在1926年发表的《东洋天文学史大纲》中说: “当时制定太初历之议案,系由太史公与朝野许多专门家所成立之委员会研究之后不久决定之案,即为《史记·历书》所载之《历术甲子篇》,且实施此历之诏书,亦已颁布,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位旷世大儒 ,黄宗羲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为了兴复绝学 ,推动实学思潮的向前发展 ,他博览群书 ,纠谬补阙 ,编有《授时历法假如》、《授时历故》、《西洋历法假如》、《新推交食法》等十余部天文历学著作 ,并把天文历学的成果引入历史学研究领域 ,撰成《历代甲子考》、《孔子生卒岁月辨》等著述 ,他还参与了清修《明史·历志》的审订工作 ,多有贡献 ,在中国古代天文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历来认为《古诗十九首》为太初以前作品的根据,是《东城高且长》、《凛凛岁云暮》和《明月皎夜光》这三首诗。就《东城高且长》说,有人依据《毛诗·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这诗既云“岁暮一何速”,又云“蟋蟀伤岁促”,可见它是太初正历以前的作品。但《毛诗·蟋蟀》一则曰:“蟋蟀在堂,岁聿其暮”,再则曰:“蟋蟀在堂、岁聿其逝”,是夏正的秋,也可叫做岁暮。因而不能由这两句诗而肯定本诗是太初正历以前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遇到了这样一个选择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和建立政权的地点是 A.公元前3世纪初·沛 B.公元前3世纪初·吴 C.公元前2世纪初·陈 D.公元前2世纪末·戏参考答案为C。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如下疑问:公元前209年怎么会称为公元前2世纪初呢,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初嘛! 关于公元、世纪的说法,唐汉良《历书百问百答》解释道:“公元”是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元。基督  相似文献   

5.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和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就这两部小说的题材特点、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论贾谊不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的事迹,集中记载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汉书·贾谊传》之中。《史记》载:贾谊二十余岁即为汉文帝召为博士《据清代学者汪中《贾谊年表》,时文帝元年,贾谊二十二岁。见《汪氏丛书·述学·内篇三》)。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他数上书议改制度,而文帝以初即位谦让无暇。担诸律令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贾谊发之,于是文帝议以贾谊任公卿之位。但朝中元老绛、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杨雄)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本状》(晋·嵇含)第一部药典书是《神农本草经》(秦汉)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汉·司马迁)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汉·班固)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唐·刘知几)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一说孙膑])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唐·干宝)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8.
课文《守财奴》是从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节里节选的,标题是编者另加的。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巴尔扎克(1799——1850)以其规模宏伟的光辉巨著《人间喜剧》而誉满全球。由90多部小说组成的《人间喜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历史。”(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幅广阔的历  相似文献   

9.
一“混沌”者,天地形成前之元气状态也。《周易乾凿度》:“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似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字亦作“浑沌”。《文选·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李善注引宋均曰:“言元气之初如此也,浑沌未分也。”李周翰注:“浑沌为一气也。”《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音转为“浑沦”。《列子·天瑞》:“太初者,  相似文献   

10.
《堂吉诃德》一文节选自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所著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原著将近七十万字,分第一、第二两部,共一百二十六章。它以纷繁复杂的西班牙社会现实作背景,凭独特的结构、精湛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跟桑乔·潘萨。尤其是堂吉诃德这个名字,历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评述李安宅对统领中国传统的"礼"之社会科学研究,表明无论从对"礼"的去神圣化,到"礼"与"礼教"的区分,还是从"世俗"/"神圣"二分,到"信仰"与"宗教"二分,无不显露人类学的质性。参照李先生学术生涯,结合方家的观点,认为"‘礼’即是人类学的‘文化’"得以贯彻。进而得出更进一步的解读,即"礼"乃是用以巩固社会的秩序与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李北海集》版本的形成、流传、转变的历史过程,陈述并分析了现存三大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对《李北海集》的版本及其源流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一书,归纳分析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看法。梁认为李鸿章是“真将将之才”的兵家,是“为时势所造”的洋务“英雄”,是“应龙入井”的外交家;认为把晚清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将“怨毒集于李之一身”是不公道的。梁与李“政治上为公敌”,然能以公平之心为史,所述凿凿,所论淳淳,为今天评价李鸿章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地位非常重要,但承载李大钊精神的遗文整理工作仍未结束。本文对李大钊遗文整理和笔名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整理李大钊遗文,理解先烈救国救民之路。  相似文献   

15.
合肥李鸿章家族以慎所公为许改李姓之始祖,繁衍生息数百年,至今已有第十四世传人。从李文安(李鸿章父)举进士入宦开始发迹,至李鸿章兄弟尤其是李鸿章的统军爵相而达到鼎盛。其宗风之醇,人材之萃,家业之隆,门第之荣,堪称"晚清豪门"、"江淮巨族"。  相似文献   

16.
因时代、出身、个性、遭际等的不同,李白和李贺的诗歌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意象的基本特点、仙意象与鬼意象、意象的疏密度、意象的跳跃性及意象的塑造等方面对李白和李贺的诗歌审美意象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审美意象的差异,才造成了李白和李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李维桢是晚明名士,目前他的诗学成就学术界已经有人进行了为数不多的研究。基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留下的谱序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他的谱学观点,同时探讨李维桢家谱评价思想及这一思想的渊源,并通过李维桢谱序中的材料间接推论李成梁的籍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之英于《仪礼》的诠释多涉及名物、礼制,并重视阐发礼意,这与郑玄注《仪礼》精简的特点相一致。吴之英《仪礼爽固》也较为精炼,容易把握,同时他对郑玄达诂高见也多有吸纳。吴之英继承了宋以来经学家们治《仪礼》不株守成说的路子,他对《仪礼》篇目的解题或对经文的诠释可补郑《注》之疏漏。吴之英所绘制的《礼事图》和《礼器图》,将《仪礼》申复杂难明的名物礼制变得形象和直观。  相似文献   

19.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其诗文词赋中。李渔的戏曲理论一直为人所关注、所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开始用新的学术眼光来重新审视李渔,并力图借助一些更新、更科学的方法,对李渔的戏曲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就其所涉及的方面而言,包括文献整理和理论发掘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不少专著和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提出的“三不朽”观念,是一个以“立德”为核心、以“有所立”为“不朽”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人生价值体系。虽然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兼得,却暗合了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所应秉持的价值追求的期许和愿望。“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对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的精炼表述,是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应成为构建教师价值观的基本参考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