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地区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凝血异常的早产儿输血浆后疗效分析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选择高原地区收住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早产儿及40例足月儿,检测这两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其凝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早产儿凝血功能低下的给予输血浆后复查凝血全套,对输血浆后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结果相比较,早产儿组的APTT、TT、PT明显增高(P0.05),FIB明显降低(P0.05),D-D明显增高(P0.05),PLT差异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比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比足月儿低下,高原地区患儿本身存在于缺氧的环境中,如其存在窒息情况,窒息早产儿表现更为明显,凝血功能均有异常,更易发生脐部出血、穿刺处出血不止,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肺出血等,早期进行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早产儿凝血功能状态,并对早产儿凝血功能差,FIB1.07g/L的早产儿输血浆,并对输血浆前后进行比较,输血浆后能改善早产儿预后,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凝血仪的广泛使用 ,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利于质量控制 ,但大中型医院 ,由于工作量大 ,存在患者标本集中放置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此我们就血浆在存放条件下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正常对照为本院职工及病人家属各 3 0例。1 .2 测定用 Thrombo Screen 40 0 C型血凝仪及美国太平洋试剂。1 .3 观察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分别按不同条件分组测试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 (见表 )组别 n PT p APTT p TT p原…  相似文献   

3.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藏高海拔地区临产妇女的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门诊328名藏族健康妇女和280名藏族临产妇女的体检资料进行健康状况比对分析.结果 临产妇女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健康妇女.结论 通过对本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西藏高原藏族临产妇女血清TP、ALB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除了与她们的生活习惯不良、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该方面保健知识有关以外,也与高原缺氧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因此,加强高原地区临产妇女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保障西藏临产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群勇 《西藏科技》2015,(2):53-54
目的了解高原(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符合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有效的治疗方案,了解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方法文章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区收治的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0例病例和20例平原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静脉血常规参数治疗前、治疗后对比。结果文章30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病因以异常产为主,缺氧为诱发因素;临床以发绀、呼吸急促、面色紫红、易激惹、呼吸暂停、症状重为主要特征。其次是心音低钝、原始反射弱、心电图异常6例、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均0.01、治疗前与对照组除了外周血常规HCT P0.01、P值均在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各组P值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临床特征,建议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检测血液中可首选外周血常规检测,可指导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首选生理盐水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对 IT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1例 ITP患者的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资料。结果 :ITP组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 ITP患者 PT与 MPV呈负相关关系 ,即 PLT明显减少 ,而 MPV值增大。随 MPV值增大 ,PDW也增大。结论 :PLT、MPV和 PDW三项参数综合分析对 ITP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正常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进行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细胞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级水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要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并监控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对于产妇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兰英 《西藏科技》2013,(10):48-49
目的 探索高原(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体重身长的检测,了解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体重身长状况,观察600例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体重身长的指标并比较和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 在高原地区拉萨市(海拔3690米)在西藏自治区妇产科,随机入选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胎龄大于等于37周,小于42周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3天内的新生儿进行体重、身长等检测.结果 1.男女体重比较,男3.356±2.735身长(cm)49.9500±2.370.,女体重,3.309±0.477身长50.04±2.967比较有意义,(T值1.363,2.33,1.538,P=0.002),男女体重,胸围比较有意义,(t=1.363,P=0.002).结论 600例出生新生儿男女体重,身长(cm),比较有意义,(t=1.363,P=0.002),所测得比较与全国新生儿生长发育接近,体重、身长在内地参考值的高值.  相似文献   

9.
张秀杰  朱海燕  谢敏 《西藏科技》2014,(5):47-50,45
目的分析藏族人群中MS(代谢综合征)对脉搏波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自愿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藏族受检者1100例,均进行病史问询,行体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脉搏波速等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对不同代谢情况受检者的baPWV检查情况,MS组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段受检者的baPWV检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代谢异常情况的baPWV检查情况分别作统计分析。结果藏族人群中MS与baPWV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随着代谢异常指标的增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不同代谢情况下,藏族女性人群的baPWV检测值较藏族男性人群均相对更高;60岁以上人群的baPWV检测值相对更高;60岁以上且相关代谢指标全部异常受检者的baPWV检测值明显最高(P0.05)。结论藏族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的聚集可能促进动脉僵硬度的发生发展。开展藏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成分聚集的评估及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藏族人群MS对脉搏波速有较明显的影响,临床可通过严格检测脉搏波速,对藏族人群MS的发生情况作出初步诊断,以降低藏族人群MS相关性高危病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量文献对有氧运动检测指标及方案进行了研究,但都局限在低海拔地区的居民以及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群体,很少涉及到高海拔地区的世居藏族。因此,为了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归纳总结世居藏族健康青壮年的有氧运动检测指标及方案很有必要。文章针对Pub Med和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后归纳总结出:世居藏族常用有氧运动检测指标包括心功能(心率、心输出量、心音、心脏收缩时间间期)、血氧饱和度和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其中,血氧饱和度在评价准确性上总体要优于其他指标,对我国世居多数藏族的实际居民有氧运动生活能力评价具有较显著的可指示性。但在针对世居藏族的有氧运动方案的文献数量较少且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其中研究以FITT原则为框架的有氧运动方案的文献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雄县农村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探讨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的方法,为我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当雄县农村1~6岁健康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胸围、头围5项指标的测量。结果儿童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当雄县农村同年龄段男女童的各项指标比较,除4岁组体重、胸围,1岁组、3岁组头围,2岁组胸围男童高于女童,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无差异。而该县男童体重、身高、坐高与2005年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明显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该县2岁组、3岁组、4岁组、5~6岁组女童的体重、身长、坐高与2005年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明显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当雄县农村儿童体格发育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但是仍落后于内地儿童体格发育标准,提示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水平和加强健康教育,有效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肝(HBV)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及GeneAmp SDS软件检测113例藏族HBV患者和78例藏族非乙肝对照者TNFα-308、23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应用X~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与HBV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TNFα-308、23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藏族HBV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NFα-308、238基因多态性与藏族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TNFα-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血友病甲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小儿血友病甲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讨论小儿血友病发病的诊治经验及教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儿系外伤后出血不止入院,凝血功能异常,通过完善APTT纠正试验、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后,确诊为血友病甲,经输血浆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结论反复出血患儿需警惕血友病可能,通过行APTT纠正实验,完善内源性凝血因子检测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1-3岁3600例藏族健康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经皮氧饱和度(SPO2)、心率(P)现状,探讨促进儿童发育的方法。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对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儿保科进行体检的1-3岁藏族健康儿童3600例纳入研究对象,每组分男、女两组,患有疾病的儿童除外,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和经皮氧饱和度、心率的检测。结果体重:1岁组、2岁组、3岁组男女均值高于2005年9省市和2006年WHO的均值,每组体重男女比较P值0.001。身高:1岁组、2岁组男女均值高于2005年9省市和2006年WHO的均值。每组身高男女比较P值0.001。上臂围:男15.24±1.01至15.68±3.26,女15.10±0.97至15.52±2.56之间提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皮脂厚度:男5.77±1.75至5.64±1.94,女5.54±1.63至5.33±1.59之间提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经皮氧饱和度:男87.14±4.99至87.89±4.18,女87.97±4.53至90.76±4.19,经皮氧饱和度(SPO2):t值-2.12至1.18p。心率:男109.60±16.51至112.95±16.04,女113.40±17.70至112.88±19.52,心率t值-2.72至0.05,心率男女比较有差异。结论依据拉萨地区藏族1-3岁组体格生长发育:体重、身高、上臂围、皮脂厚度等检测值制定高原地区健康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参考值,高原地区藏族1-3岁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较内地9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相近,1-3岁组儿童的体格发育部分参数增长速度赶上和超过了2006年WHO的均值。拉萨地区藏族儿童经皮氧饱和度检测值均较内地文献报道低,心率比内地儿童心率快,考虑是否与高原低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西藏高海拔世居藏族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并进一步探讨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郭庆乡(海拔4500m,179人)、芒康县纳西乡(海拔2516m,252人)合计世居藏族居民431人。对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留取血样标本进行血脂检测。结果 两组不同海拔人群的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两组不同海拔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析,体重过低占3.5%、体重正常47.6%、超重30.6%、肥胖18.3%.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TG(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较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各项指标均与BMI有关,尤其海拔在2516米的人群TG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经海拔、性别、年龄校正后BMI和血脂仍有相关性,血脂异常人群的BMI均值比血脂正常人群高2.207kg/m2(P<0.001)。结论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创作在我国的发展与革新,当代藏族建筑设计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为探讨藏族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评价精度,文章选取玉树地区灾后重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围绕场地环境、建筑空间、建筑功能、建筑细部、建构技术5个方面而展开19项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藏族建筑设计评价体系,计算比较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应着重考虑建筑功能与整体布局的适用性。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结果提出适宜的建筑设计策略,揭示藏区建筑未来创作的地域化探索道路,也为当代建筑营造创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藏族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子痫前期孕产妇9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61例正常藏族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产妇临床一般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研究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及寻找对预测其发生的可靠的指标。结果 (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周(OR=2.376)、ALT(OR=1.332)、AST(OR=0.802)、白蛋白(OR=1.212)、血镁(OR=0.51)、凝血酶原时间(OR=7.689)、D-二聚体(OR=4.59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OR=0.619)、APRI(OR=0.000)、ALT//AST(OR=0.008)、WBC/RBC(OR=0.000)均为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2)APRI预测子痫前期的AUC为0.694,当截断值取0.2464时,预测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6%和74.8%.结论肝功、血镁浓度、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APRI、WBC/RBC可用于预测藏族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其中APRI的预测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运用Excel和SPSS对1474份《关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现状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男、女)性别、不同(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旨在为西藏高等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指导意见。结论: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情况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为3.497分,满分为5.000分),但在所学运动项目技战术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性别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你认为体能对学习和生活很重要"(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值为0.5050.05);性别、年级对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年级对于"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藏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率和改善临床症状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分初步观察和进一步确证两个阶段。初步观察阶段总样本量为1000例,按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治疗方案,最终剔除连花清瘟胶囊和金嗓子等联合用药的患者后,共738例患者完成疗效评价;其观察主要指标为核酸阳性指标转阴时间周期,次要指标为核酸CT值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一步确证阶段,总样本量为631例,按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方案,最终剔除依从性较差或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后,共603例患者完成疗效评价,其观察主要指标为核酸阳性指标转阴时间周期,次要指标为核酸CT值的变化次要指标为核酸CT值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初步观察阶段的四组治疗方案的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天、7天、6天、7天。7天内的核酸转阴率分别为64.32%、67.98%、64.21%、68.11%,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藏药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确证阶段的2个治疗方案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均为3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居民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世居西藏拉萨及周边地区18-75岁藏族居民1485例作为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体检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85例受试者中,最终纳入1379例,其中120例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总体患病率为8.1%.其中男性49例,患病率5.06%,女性71例,患病率13.73%.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在血糖正常组与糖尿病前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是西藏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8.1%.年龄、体重增长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应对老年肥胖人群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