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乃芳 《亚太教育》2021,(1):128-129
学力,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学生借助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能力的总体,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隐性学力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索,学会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学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分析学情,整合更多的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爆炸型的社会,"学会学习"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学校来说,教育的重点应该由传授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学校迫在眉睫的任务。然而,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力普遍不高,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计划性、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以及在新知识的迁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尝试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的创新思维工具来提升学生学习力。实验结果表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的创新思维工具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思维碰撞以及知识精加工方面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所谓学力,是指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在素质和行为方向上取得的实际效果.学力有三种表现形式: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对初中生而言,基础性学力主要是学生读、写、算、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性学力是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会学"的  相似文献   

4.
学力是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的综合体。知识技能是显性学力,能力和情感是隐性学力。本文从对话课程特性出发,与童话情境对话,与文本特性对话,与课堂动态对话,与学科素养对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所学知识也越来越多。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新的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卓越"课堂。一、教师思想观念要转变1.明确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获得高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靠讲解来传授知识,甚至恨不得课堂上每分每秒所讲的  相似文献   

6.
<正>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我国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借助学科和教材有计划地系统地授受,以知识技能为核心而形成的种种能力,谓之"学力"。英语作为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恰恰需要学习者通过后天不断的习得,不断发展英语学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立足学科育人,将英语学力的培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视为现阶段英语学力培养的三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学力竞争的加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实践已从"知识中心"转向"思考力中心",转向能动的、扎实的、能够实际运用的能力。学校中的学习不是在儿童个人头脑中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同他者的关系之中展开的。在同他者的合作学习中,发现他者思维的异质与差异,从而培育丰富的思考,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发展之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除要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本”需要,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外,还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他们能掌握和具有继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始终以一种动态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去面对信息刷新迅速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9.
徐云峰 《考试周刊》2014,(4):135-135
<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教育力"的教育,即"学力的形成"。"新学力观"认为:"学力"不是头脑中的"知识",而是在同外界的交互作用中的"智力动作";现代"学力"由"显性学力"(知识、理解、技能)和"隐性学力"(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组成,而且后者是支撑前者的,从这个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由教师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组织有效学习活动,还课堂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愉快、创造性地完成学习。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现行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要让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主线,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11.
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显性与隐性学力,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三维循环式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互动循环式语言教与学的大平台,其特点是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下的学习实践和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师之间是互动的(所有资源是共享的,对学生知识背景的了解是互通的);学生之间和学生自我学习不同阶段、不同技能操练之间是互动的。学生的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会得到充分张扬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人都知道课堂上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不再像过去过度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国家《规划纲要》颁布后,大家都明白课堂上要以"能力为重"知识学习只是能力训练的载体.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彦 《语文天地》2012,(22):50-51
一、初中课堂对"美读"的忽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和老师都受到教师中心论思想的支配。课堂上的学习,教师指挥学生进行。教学的目标也是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不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师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式地系统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改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以发现法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模式,增加实验实践性探究、综合实验题.探究性学习中几种关系的处理:学生主体性与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知识学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验教学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的重要学习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初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教学内容多、课时不足,班级学生数多等种种原因,许多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或者实验后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为了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美术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为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美术和其他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要经过整合,使美术的作业系统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着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课常里研究性地学习,意味着教学要围绕问题而展开.新教材采用的是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学者围绕青少年学生的学力培养展开了论争,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学力观。学力观也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影响日本的教育改革,这在不同时期日本的教育政策、报告及指导性文件中都有所体现。日本幼儿教育的目标从知识技能的习得转向人格基础的养成,再到生存能力基础的培养;教育实践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集体性教学转向幼儿自主游戏中心,再转向知识技能与游戏相结合。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历程中亦可见学力观的影响,探究日本学力观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化学教育教学中,知识的灌输、技能的传授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种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中心、以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五年制高职以培养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通过化学教学把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