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笔者把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第2版与第1版仔细对照研读之后,发现第2版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节内容中,对于"铝配合物的生成"课题方案进行了改进。第1版中的实验步骤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多以"一大带一小"的形式,其中第1小题为常规实验题,侧重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或课本上要求的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第2小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常以设计型实验来体现,内容主要为电学实验。特别是对电学实验中电阻(包括电表内阻)测量,并且以电学中滑动变阻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1.1教材实验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  相似文献   

4.
<正>一、实验原理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研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这个实验时,课本上所设计的实验内容是: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四处游走,熔成闪亮的小球,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滴有酚酞的水变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以下事实:钠的密度比水小;它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  相似文献   

5.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是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的第3个课题,是江苏省统一选择的7个课题之一。该实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接触过的一个全新的实验课题。实验课程改革至今,笔者所在学校才在本学期第1次开设了该实验。从实验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该实验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结果。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发现该实验经过改进后,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化学教材苏教版《化学2》的专题2中,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于化学电源的"活动与探究"中,引入了用常见材料"制作简易燃料电池"的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图见图1。在新课程改革中,浙江省把该实验列入了高一化学学生必做实验目录。笔者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小的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具体的方法和体会,请专家和同行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该内容时,学生已具备了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第四章"电磁感应"是最重要的一章,其中第6节"互感与自感"重点介绍了自感这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笔者现就自感现象的传统实验与用传感器演示自感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实验进行比较,对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是否用上传感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对此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载体,进行生物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在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安排了实验3-4和实验3-5两个实验来组织对"沉淀的转化"知识的探究。这两个实验现象较为明显,但要得出教材中"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结论,直观性却不是很强。基于这种设计的"直观性不强"缺陷和实验3-5与实验3-4设计思路的一致性,我们对实验3-4做了改进,改进后,"沉淀转化"现象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A0):129-130
将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实验组合在一起,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进行重组与改装,通过PPT演示出来,实现复杂实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6页,安排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的探究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设计与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了2套实验装置,并分别对2套装置的实验效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一、实验内容1.实验设计方案1。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选修1模块是实验课,苏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三章第一节"酶的制备和应用"编排了"酶活力的测定"、"洗涤剂中常用的酶制剂"两部分内容。"酶活力的测定"教学内容设计以"制备果胶酶并观察其作用"实验教学设计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学有关"酶"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过程。"制备果胶酶并观察其作用"实验分为"制备果胶酶"和"观察果胶酶的作用"两部分实验内容,2个实验可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实验题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力求把"背实验"和"做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实验题第18题,看似简单,构思却非常巧妙,它取材于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完成此实验,单凭"题海战术",很难解答此类问题.一、题目与解析题目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  相似文献   

15.
欧群 《化学教与学》2012,(12):68-69
一、内容介绍"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一节内容是第六章的重点,为后面溶解度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探究。三个实验分开做,及时交流,评价,效果更好。在实验设计方面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引导。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学生在能力培养方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华中师大等编《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教材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验内容,提出应对实验原理增加指示剂变色范围、酸碱滴定突越范围,实验步骤应先反复练习再进行体积比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增加示范表格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一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第40页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阐述简单,阅读完教材很多教师可能会产生如下一些问题:第一,实验材料为"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而血液易凝结,怎样获取并保存呢?第二,实验第二步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怎样才能保证细胞不被吸到盖玻片外呢?第三,实验现象的确可以看到红细胞的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但最终能看到细胞膜的过程吗?为此,笔者经过了多次实验探究,现对该实验进行完整的、有效的、可操作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32页"做一做"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了解估算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第22题是一道实验考查题,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学生实验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约为5 cm~10 cm".这是我们在以往教学中从未涉及的条件,对这个数据怎么看,张三慧先生从现代物理学理论上给出了清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由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编著,济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见图1),本人按照课本的实验操作,经多次实验都未能观察到木条复燃的现象。1 原因分析第一,橡皮塞插入部分占据了玻璃管口的一段容积,打开时,收集到的氧气在橡皮塞之下且比空气密度大,使空气进入,占据了橡皮塞所占玻璃管的容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