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分析,对徽州村落舞龙运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徽州人崇拜龙、依附龙,徽州村落舞龙形态丰富,场面热闹,积淀了徽州人对生命力和超自然能力的向往。体现圆曲美的徽州舞龙运动蕴涵着中国传统"孝"观念、尊卑等级观念、中庸和谐思想、天人合一理念的伦理内涵;并体现健身娱乐、武术文化传承、增进同宗感情与提高族人自信心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舞龙是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高度的重视。文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舞龙产生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学因素对现代舞龙运动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并探讨了舞龙运动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以期对未来舞龙运动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舞龙运动是一项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舞龙运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乐伴奏在舞龙比赛与表演中起着烘托气氛、激励队员情绪的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资料整理法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如何运用数字音乐伴奏展开探讨,并对数字音乐制作的流程,以及运用方法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希望通过对舞龙运动中数字音乐的研究,能够推动舞龙运动鼓乐伴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一个村落舞龙活动变迁的过程、特征及成因.在此个案基础上,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索.研究表明,社会自然环境变迁是导致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社会变迁与民俗体育文化变迁并不是完全同步或同向的;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是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方式是"解构-重构";"解构-重构"有形式、内容和功能的"解构-重构"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8,(3):91-99
存在于村落的中国民俗体育,一直以来蕴含了未被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所制度化的原生态元素。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强势扶持,在强调改善"治理"状况的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在互惠、双赢的理念下形成了"相互在场"局面,村落舞龙获得了"国家-社会"所形成的合力。研究应用体育人类学方法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骆山村春节期间的舞龙活动"骆山大龙"为例,对其起源、风格特征、开展现状、运动强度、舞龙流程、管理现状进行了全景的民族志式深描。基于此,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是骆山大龙当前得以传承的国家意志,而村民"龙崇拜"所形成的社会在场则是传承至今的核心支柱。在今后的一段时期,村落舞龙和优秀民俗体育将在"国家-社会"相互在场的基础上促进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舞龙运动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舞龙这一集教育、健身、娱乐、喜庆、竞技于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普及性、竞技性,并拥有国家级、世界级赛事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舞龙运动价值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舞龙运动的国际化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舞龙运动的国际化,促进舞龙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广西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运动步入高校体育课堂是现代竞技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结合,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龙狮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良好的高校教学环境为舞龙舞狮运动在广西高校中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舞龙运动是一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社会价值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再现。舞龙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吸取了诸多社会领域的营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际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成功因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岭南文化特色的角度对广东舞龙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广东舞龙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具有开放与创新、保守而尊重传统、勇敢与强悍、浓厚的商业气息等文化特征,在此背景下铸就了广东舞龙形式多样、原生态、运动形式粗犷、商业意识浓厚等特点。广东舞龙运动的发展也成为岭南文化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舞龙为例,阐述了舞龙运动中的和谐理念并分析了舞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研究表明:作为弘扬民族文化载体的舞龙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符号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舞龙运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求雨活动,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舞龙运动的原始文化符号主要表现为预示繁衍生息,展示人们对生命力的追求;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龙运动具有祈福性象征;作为广大民众情感的衬托,舞龙运动代表喜庆象征;作为传统认识中的吉祥的化身,舞龙运动具有禳祓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寄托,舞龙运动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及精髓诠释,也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再生产机制: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的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个村落舞龙活动为例,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进行阐述.研究表明,民俗体育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机制,由此当地社会得以建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民俗体育的已有认识和发展实践进行检验.最后,认为发展民俗体育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也为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确市实现途径.这种路径就是民俗体育走综合化的发展路径,即在依托于其民俗文化母体的前提下,保留民俗体育核心形式和核心功能,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腰需要对民俗体育中不合时宜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调整和转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舞龙运动器材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舞龙运动器材的实地了解,客观的分析了当前制约舞龙运动发展的器材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器材的快速发展,在舞龙运动的器材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为我国舞龙运动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舞龙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本文从民族、体育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揭示和探讨舞龙运动特定的历史性、传统文化性、时代发展性及其自身具有的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健身娱乐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5.
舞龙活动是中国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对舞龙活动体育市场的形成、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舞龙活动体育市场的发展策略:在学校大力开展舞龙活动,举行更多舞龙竞赛活动,对舞龙活动进行产业化经营,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无论是理论课还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技术的作用都愈发不可忽视。因此,文章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舞龙技术教学训练中运用的研究,旨在为传统的舞龙运动和现代的教育技术之间搭建一架和谐的桥梁,从而为舞龙运动深入高校提供可行的教学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刍议龙文化与舞龙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文化和舞龙运动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通过对龙文化和舞龙活动的文化解析,为现代舞龙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龙舞”起源于雷州半岛,具有中原“龙”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文化特征.“人龙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娱乐性、民俗性、凝聚性和经济性等社会文化方面.“人龙舞”的存在和发展应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不断扩大自我的存在空间,加强理论研究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