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并特别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带有生活的气息,要把政治理论的教学融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一、启发诱导,回味生活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根植于现实  相似文献   

2.
韩卫强 《教师》2012,(36):11-11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现状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高耗低效的情况依然存在。撇开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谈,中小学品德课效果不好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课堂上充斥着浅显的看图说话,简单的行为辨析,肤浅的一问一答,没有情感的波澜,缺乏心灵的撞击。症结到底何在?我以为学生在品德课中没有走进"真生活",他们在课堂上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准生活"甚至"伪生活"。一、走进生活中的"真场景""真场景"即真实的生活场景,它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易于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有的"真场景"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学《我与小动物》  相似文献   

3.
韦雅金 《考试周刊》2013,(27):125-126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而我们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大多以"课本为本",按照教材的逻辑和材料来开展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大道理"不感兴趣。教师照本  相似文献   

4.
"德育以生活为中心。"品德新课标明确指出:把回归儿童生活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把儿童的生活看作品德课程的基础。为此,要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活力,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生活"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验、内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些教师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在运用教学评价语时存在语言单调、内容狭隘、方式单一的现象。欲善其"教"必先优其"言",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多一些"情味",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以下,笔者谈一谈品德课中"情味"评价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一些教师总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天马行空、任意发挥,伴着下课铃声,一堂课草草结束,学生上课就像在茶馆听书,听得开心,但没有思考和内化。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教学内容流于肤浅。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能"吹",但洋洋洒洒、不可遏抑地说只能是"吹牛皮"的"吹",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无痕德育"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无痕德育"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无痕"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化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走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需要指出的是,走近学生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更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程及其教学工作应当以其所处的社会价值来衡量,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德育课程及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做法就是要做到"二贴近,一发展"。所谓"二贴近",就是课程"教材"要贴近社会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要贴近或"符合"学生的经验和成长规律。所谓"一发  相似文献   

9.
思品课的课程特点是生活性和实践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生活为切入点,在生活中找话题,在生活中学知识,使思品课教学真正起到为学生生活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回归生活,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成长,注重学生生活、生命的独特体验,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回归生活?怎么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建构学生生活的活性因子?构建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教育"。小学的品德课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一旦与生活分离,失去生活的依托和保证,品德课教学就容易流于虚空,从教学实践中可知:来自于生活的"源头活水"会使思想品德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让学生从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例中去感悟、体验、理解品德课所讲述的道理,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机渗透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凸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味"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凸显"学科味",应做到:运用恰当、典型的案例开展教学;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情感渗透,营造情感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强调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中,把真实的生活素材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掌握教材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的世界,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情境"生活味"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使"生活味"主宰了整个数学课堂。以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先讲述了教师应如何调制数学教学情境的"生活味"以及如何保留数学教学情境的"数学味",最后有效地融合"数学味"与"生活味",创设出高效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流派多,观点也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忽视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部分教师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处理上,出现"忽左忽右"的现象。有时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有时上成活动课或科学课,有时上成纯语言文字课。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许多学生字音读错,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这固然与考试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注重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社会育德的责任。但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品德课脱离社会生活,学生收获甚微。本文提出以品德课课程性质为基础,利用品德课的活动性质,进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课的学习生动活泼,富有意义,成为具有实效性的一门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18.
魏琴 《辽宁教育》2014,(9):48-50
正活动性是品德课程基本特征之一。品德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并和孩子们一起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构建道德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有效的品德活动设计,应充分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状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真切。那么,如何从"学情视角"出发,合理设计品德活动呢?一、课前探路:化"泛调查"为目标明晰的实践活动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要真正上好一堂品德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课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前提条件。作为品德教师,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一些普遍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然后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奉行"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活数学需采用一定的策略:运用"生活语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捕捉"生活现象",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模拟"生活情景",感悟数学的生动性;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拓展"生活时空",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课教学,一旦脱离现实进行体验,只能让学生成为空谈道德知识的"理论家"。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本着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使道德在"体验"的催化下,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