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2.
“减负”的呼声已经喊了多年,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重,学生的作业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积弊。虽然上级“减负”的文件发了一批又一批,上级“减负”的检查做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在当前升学、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们却丝毫也不敢去为孩子减轻负担,放松要求,唯恐自己的孩子掉了队,于是“辅导班”、“特长班”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看着负担繁重的孩子,其实家长和老师们的心里都是沉重的、不忍的。然而,  相似文献   

3.
儿子去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们听了一堂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亲自主讲,讲得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拿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校长还举出精彩一例: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有学生答“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说“错了”,而应该说:“你好有个性哟。”最后让学生在愉快中认识到自己的“错”。回到家后,我把校长举的精彩个例又“趸”给妻子听,妻子就开始数落我了:“怎么样,你过去对孩子是不…  相似文献   

4.
前一段,我校组织班主任老师学习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1999年第9期上的一篇题为《如果您的孩子也是“差生”──一封家长写给老师的信》的文章。文章虽短,但老师们感受却很深,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得到不少启发。他们纷纷以“教育需要情感交流”、“以母爱的心珍爱学生”、“像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给学生一张笑脸”、“人格魅力”、“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为题写出了各自的感想和体会。一位教师这样写道:“如果自己的孩子也是‘差生’,自己不是也希望老师将爱心播洒给孩子,用耐心来教导孩子,使之成为一名能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快乐     
《辽宁教育》2009,(5):32-32
“六一”到了。 三(3)班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是:如何在“六一”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学生们说:“不写这篇作文就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一幅抽象画     
一幅抽象画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们画一们抽象画。会儿工夫,一个男孩便交L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又看,k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在吃革呀。”孩子答道。“革呢?”“牛已把它吃光了。”孩子说。“那么牛在哪里.呀卢老师又...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感受。“难教”不是说学生们变坏了或者变笨了,而是如今的孩子更加“厉害”了。“以前常说  相似文献   

8.
一个孩子看了报纸上一篇关于学生泡网吧的泡网吧,因为“在那里熟人多,大家会关心我”。文章后说:“大人们是不对的,我们也有说话的权当学校和家长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时,绝大多利。”我们发现,满肚子苦衷无处诉的孩子还有很数的孩子都感到了压抑和挫败。无论成绩怎样,家多,家庭两代人间的巨大差异和功利性的应试教育长的永不知足也让孩子们疲惫不堪,师长们天天念造成了孩子的反叛。“一山更比一山高”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很多孩子向我们诉苦,其实父母有时候把问题四年级男生潘柏林说:“玩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升看严重了。思越是广州…  相似文献   

9.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教室黑板上的“童心絮语”海报,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焦点。他们汇聚在教室的黑板前,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羞愧难当的,有愁眉苦脸的,有作沉思状的,也有十分激动的……众家长争看着学生们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而我这个班主任倒被他们撂在一边,备受冷落。原来,家长会的前一天,我征询学生们的意见,大家有…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古希腊有句谚语:“孩子天生就会玩,孩子同山羊一样爱往高处爬。”幼小的动物都爱玩,身为孩子的学生们自然也是爱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的母亲节,抚宁县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儿”:当天,大多数学生都没能完成前一天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很简单——“感恩母亲,为母亲洗一回脚”。然而并非是学生们不愿意去做,或许是囚为母爱无私,或许是不好意思,大多数母亲只是“心领”了孩子的孝心,却没有让孩子洗脚。  相似文献   

12.
职高班主任工作点滴翁福荣一、职业中学学生入学时的思想状态及根源受传统“人才观”的影响,学生初入学时思想不稳定。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才是“人才”;家长们也为孩子铺设了一条理想的人生之路──上重点高中,升大学,拥有理想的职业。一旦孩子进了职业中学...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亮点和主流,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很多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能有惩戒。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敢说。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扰乱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早恋等的学生,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们很无力,只能装聋作哑、视若无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只能一味纵容。  相似文献   

14.
“不好了,压岁钱储蓄所被盗了!”一天早晨,童话镇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可太糟了,我的压岁钱可是存在储蓄所里的!”琪琪说。“还好,我把压岁钱放在储蓄罐里”大奇说。  相似文献   

15.
刘晓君 《陕西教育》2008,(7):101-101
一、“心理叛逆”现象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误区。眼下我们的小学生的家长们和部分教师们“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他们只注重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均是以“应试”为目的,这不仅违背了孩子的意愿,更是以牺牲孩子的感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所谓的“应试教育”里没有孩子心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和弱智孩子“打交道”已经整整两年了。说实话,真是“忧大于喜”。有时会感到烦恼失望。“学校马上要举行课本剧比赛了。”我拿着几本童话书对学生们说。我担心学生们肯定会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7.
好不容易     
学习《信箱》一课,我和学生们遇到了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区别“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的异同。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地自学质疑,合作释疑。质疑环节中,有个学生提出课文中有一处错误——“好容易”应该改成“好不容易”。我快速细读了课文中的那一段,马上肯定了这个孩子的细心和钻研精神,并顺便补充讲了否定词“不”的现象,即“不”在一定的语境中有加强肯定的作用。例如“这一仗打的好不痛快”,其实就是“这一仗打的好痛快”的意思,加了否定词“不”,在表义方面肯定的意味更强。我的话音未落,又有几个孩子把手举得老高。我请出其中的一个,这…  相似文献   

18.
成长日记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8年10月起,我校开展了省级课题“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的研究。其中的一项活动是让孩子写“成长日记”,及时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老师们从中了解了孩子在家里、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表现,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师生之间及时进行了沟通,从而促进了孩子心理健康,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李伶 《湖北教育》2004,(23):8-8
一节一年级语文课正在进行,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指着同桌大声说:“老师,他流鼻血了!”学生们纷纷扭头注视着这位流鼻血的孩子。一位正在回答问题的同学面露怨色,嘀咕着:“我好不容易回答个问题……”另一位则直接说:“烦死人了,今天有人听课呢!”老师快步走向流鼻血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何风华 《辅导员》2014,(22):37-37
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 1.《新语文》 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