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作文》2007,(12)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如何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存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汉语古诗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中学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中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5.
正临近期末,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写一份诵读课总结。回首一学期来,我带领孩子们在诵读课上尝试了各种方法,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孩子们享受着经典诗文的乐趣,背诵了不少诗文。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正欲下笔,忽又计上心来:何不让孩子们来写呢?从学生的角度来总结诵读课怎么学的?学到了些什么?看看学生眼里的诵读课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从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欣赏大自然四季的美、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两方面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在经典中浸润,在经典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住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如何诵读古典诗文,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我作为分管教研教学的一校之长,带领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初步的探  相似文献   

8.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课是指以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最后达到将古典诗文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类阅读课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课得不到重视,实效不强。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特别对诵读课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希望能对优化小学语文诵读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学生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诵读内容,耐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内容,积极地帮助学生将古诗文精髓内化心灵深处的精神食粮。在教学中要努力避免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理想化,让传统文化精华在学生的身上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下五千年,古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而古代经典诗文更是古文化中的奇葩,历久弥新,不断地滋养着现代人、激励着现代人。新课程不论怎样改革,课程内容不论怎样选编,古代经典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始终保持着一席之地,而且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作为教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搞好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责无旁贷。俗话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经典古诗文大多都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效果颇佳。一、二十分钟早读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12.
<正>一、身教感染,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学生对经典古诗文感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有丰厚的诗文底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浓厚诗文气息的课堂,时时刻刻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如,我把诵读古诗文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要所学的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14.
孙丽 《甘肃教育》2009,(10):43-43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诵读古诗文的活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古诗词课堂教学要将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本人按照三个步骤教学古诗词,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解词--析句--串讲诗意"的模式去教学,这样做往往会破坏诗文固有的美感和意境."意会阅读"旨在多诵读、少讲解、多感悟,多留给学生反复诵读诗文的时间,让学生多一些自由想象,多一些自行"意会".  相似文献   

17.
<正>调查:折射教师之心理《老师,您好》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感激、赞美之情,文质兼美,朗朗上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到这样的文章,也觉得表述真实,贴近自身,丝毫没有做作之感,然而小青年的"不喜欢"倒也让我思考了一番:这首诗该不该喜欢呢?能不能喜欢呢?新课标中对诗歌教学并没有具体的要求,中年级学习诗文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  相似文献   

18.
<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记诵一些古诗文,学生们可以感受祖国文化的厚重与丰富,增强文化底蕴。如何使学生热爱古诗词,如何使学生在有情趣、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开展诵读并养成诵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准读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朗读,对字音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文言文的基础很差,阅读兴趣为零,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文言诗文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学习文言文,根据文体特征设计了"诵读式表演"和"戏剧式表演"的文言诗文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起好"导"的作用,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进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