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渐进式改革-中国改革道路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本对两条改革道路做了比较分析,揭示出两表现在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的差异。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渐进式改革的典范,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的难度加深和边际成本的递增,渐进式改革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本文对两条改革道路做了比较分析,揭示出两者表现在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的差异。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渐进式改革的典范,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的难度加深和边际成本的递增,渐进式改革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本文对两条改革道路做了比较分析,揭示出两者表现在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的差异.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渐进式改革的典范,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的难度加深和边际成本的递增,渐进式改革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定义和解释中国改革方式问题上,渐进式改革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但对其特点则说法不一。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1)从旧体制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寻找改革的突破口:(2)先试验、后推广,由点到面逐步展开;(3)阶段性改革目标和过渡性制度安排相统一;(4)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5)体制外先行,双轨过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特点本身又构成中国式渐进改革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守国 《红领巾》2004,(3):115-118
制度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系统而言都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经营改革的制度变迁经历了恢复广告、自办发行、增张扩版、兼办都市报、组建报业集团、国内报业资本运营等六个阶段.与政府主导的国企改革略有不同,我国报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体现了以诱致性变迁为主、政府主导性变迁为辅的渐进性变革特性.由于初始条件和改革成本的制约,今后我国报业经营制度的变迁方式仍将选择渐进式道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借鉴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变迁的层次性将制度变迁成本分段为打破旧制度的成本、新旧制度转换的成本和确立新制度的成本,构造了更为契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变迁成本分析模型,由该模型提出了有利于国家改革发展的相关启示,以期为降低中国改革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过渡经济学范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国家发生的剧变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引发了一场关于改革方式的大讨论,出现了市场社会主义、比较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进化理性主义、新制度经济学、特殊改革方式论和整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8种过渡经济学范式.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现行制度变迁方式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供给方式;选择了渐进式的非激进制度变迁方式;重视试验推广;从增量改革入手;注重特殊优惠政策,这一方式的成功证明它是当时可供选择方式中机会成本最小者.随着广东制度变迁目标的调整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等约束条件的变化,现行制度变迁方式的边际成本不断上升,而原先未选择方式的边际成本则不断下降,当二者趋近相等时,制度变迁方式的替代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广东制度变迁方式的替代具有以下内容:由政府主导转向民间主导;由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由渐进稳健转向有限制的突破与震荡;由倚靠权力整合转向权利整合.  相似文献   

10.
1952年制定并实施的"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制度,构成了建国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变迁的制度原点.此后,高校学费制度经过了"政府买单"期、"改革酝酿"期、学费标准"双轨制"和"并轨"时期以及目前的相关利益主体"均衡博弈"时期,走过了一条由"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到教育成本分担的制度变迁之路.高校学费制度变迁同时呈现出了以增量创新为先导逐步演进至存量调整,渐进式改革伴有反复,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间以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权利与契约的重新划分与安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21世纪需要"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现代通用人才,我们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及编写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改革尝试,取得了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建成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库,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艰苦性,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保值和提高国企效率的对立上。只要建立起一种符合资产的市场经济规律,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国有企业的活力问题就不难同时解决。当然,要使国有资产增值的同时提高国企效率,就必须采取新的途径,比如,效益好的中小国有企业要改变卖为融资,建立全国和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C股市场),建立特别股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现今农地大量被征用,因农地征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的现实,分析现今农地征用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及法律原因,重点提出我国农地制度修改的设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将农地保护及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写进<宪法>,出台<农用地经营管理法>、<农地征用法>,赋予农民长期的农用地使用权,完善农民土地权利权能,探索建立以政府征购制为主的公平有序的农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作者针对现今农地大量被征用,因农地征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的现实,分析现今农地征用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及法律原因,重点提出我国农地制度修改的设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将农地保护及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写进《宪法》,出台《农用地经营管理法》、《农地征用法》,赋予农民长期的农用地使用权,完善农民土地权利权能,探索建立以政府征购制为主的公平有序的农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过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随着我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方式都要发生相应的转换。顺利完成这一转换,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趋势背景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外贸函电》必须进行改革。CDIO理念和“虚拟企业”理论是指导改革的理论基础,这意味着教师根据企业调研搜集的素材重新整理教学内容为四个模块,并指导学生围绕着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四个方面,按照企业外贸业务流程学习函电知识,考核方式以CDIO理念和外贸业务流程为基础,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改革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外贸企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现行土地产权制度:问题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错位 ,产权界定不清 ,土地流转机制缺乏规范 ,权能结构不合理。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 :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 ;建立规范合理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 ;深化农村赋税制度改革 ,明确租税费等  相似文献   

18.
“两课”教育肩负着培养新世纪的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的大学生具备时代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但是,就现在的“两课”教学而言,存在着种种的弊端,未能够完成此任。本人试图从改革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和考试形式以及考试内容入手,来谈谈“两课”的教学改革,以期盼使“两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聋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聋生的学习方式落后 ,缺乏师生互动与信息反馈的不及时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践 ,教学活动中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学评价方式落后等。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为开展聋校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确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大胆地进行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行为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是高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