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学历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在历史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学,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建国三十多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突出地提出加强中国历史教学,还是第一次。在中学各门学科中,位居“副课”地位,只是忝陪末座的历史教学受到如此殊遇,不是没有原因的,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提高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门学科来进行。而历史课比之其他学科,具有一种独特的先天的优越性,为其他学科无法媲美。历史课的内容不仅生动具体、故事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容易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更重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形式。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历史课的意义重大。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这种感情,就是以祖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历史课是一门政治课,我认为这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决定的.有人企图把历史课说成只是一门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性质的课程"是不妥当的.历史课之所以是一门政治思想教育课,有以下几点理由:(一)历史课的主要任务在树立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础.我们知道,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揭示人类历史实践的发展过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步性及其在人类历史上必然取得胜利,从而培养学生献身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斯大林同志说得对:"有一个科学部门的知识,却是所有一切部门中布尔什维克所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中学历史教学就能使学生初步的领会这门科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从历史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体会。一、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途径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史实,向学生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比如:林则徐虎门硝烟;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宝贵浴血抗日;谭嗣同甘洒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教师只是把一些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到中学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门学科来进行,而历史学科比之其它学科,又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课不仅生动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容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历史课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唯物史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这些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为此要对他们大力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一切思想教育的起点。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与其它课程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果我们把祖国形象地比作母亲的话,那么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哺育她的子孙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乳汁。我们只要下决心,认真地钻研历史教学,就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呢?以下本人浅谈一下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要端正教学的指导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起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我们历史教学的实际工作都与这个规定有着不小的差距,其表现往往是平时不重视的历史教育。如有的学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史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赵紫阳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学,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王震同志也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文章,勉励青年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对历史教师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是其核心,爱国主义是其重要内容。二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是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它不仅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具体的崭新内容,而且有反映我国各族人民最根本利  相似文献   

11.
乡土教材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的内容、掌握历史基本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其在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里,乡土教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乡土教材教学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爱目主义教育,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学校是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中可以通过各种学科、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历史学科却得天独厚,比其它学科具有一种独特的先天优越性。一、从历史学科的地位、任务和特点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国家的栋梁。加强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在中学阶  相似文献   

13.
一在形成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的世界观方面,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历史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任何历史课都能起这样的教育作用,只有能“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切实地学习祖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从而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社会的发展”的历史课才能起到这样的教育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迄今存在过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历史的规律,这个规律在一切由彼此对抗的阶级构成的社会中发生作用。阶级斗争贯串着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来指导历史教学,历史课才能发挥教育作用,才能引导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领导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羣众去为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现象而斗争的阶级,是唯一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方面,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历史课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目的之一,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有着鲜明的阶级和时代色彩。历史教师应以此为己任,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当代中国,我们热爱的应是社会主义祖国,爱国主义与社会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和可靠的保证。社会主义的命运是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的,所以不能二者分别开来。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要把学生的爱国之情融于对社会主义的爱之中。…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法制纪律教育等方面,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历史课必须进一步加强爱国主…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是一门文化课,也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小学历史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①爱国主义教育;②革命传统和道德品质教育;③国情教育和理想教育;④国际主义教育;⑤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在小学世界史部分的教学中,如何完成上述的教育任务呢?我认为,应当抓住以下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现阶段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最近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也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要紧密联系实际,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同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结合起来。”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方针。关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标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课肩负着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也就是如何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十分强调历史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別是近代史的教育”。我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斗争生活中形成了深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不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对中国近代的苦难史和斗争史茫然无知,就不能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传统,从而进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爱国感和民族自尊心的人,能够自觉地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而献身。所以,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中特别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的教学,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要注意下列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