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当下,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日益密切.面对逐渐扩大的经济新闻读者群,尽量通俗化、贴近大众成为经济报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虽然说经济新闻是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的,但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活动、思想和情感经常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经济新闻的重要报道主体。因此,把人的活动、思想等写进经济新闻,不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生活,而且能给经济  相似文献   

3.
4.
如今,经济现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头戏,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关注。可以说,人们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无一不围绕着经济新闻这个大课题来运转和起伏。人们关心经济新闻,说白了就是关心经济新闻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经济新闻的采写大多都存在着宏大叙事的...  相似文献   

5.
6.
巫晓雯 《传媒观察》2004,(10):43-44
进入新世纪,我国喜事连连。2001年,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2002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上海顺利召开;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将在首都北京举行。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以期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今天的大多数经济新闻读并不爱看,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任雷 《新闻世界》2010,(7):32-33
经济报道的民生化是把经济现象、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地方经济、专业市场、消费者、传统习俗等多个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主要体现在:以权威视角突出民生情结;以平民视角做足经济民生;以民生视角创新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9.
经济领域异彩纷呈,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改革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把握好经济报道,使其更具生动性、可读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写好经济报道必须睁开“两只眼”,以开放的视角、动态视角去报道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综合性报纸的经济报道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拐点”上。拐点是数学上的一个定义:在总的变化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从递增转为递减,或者从递减转为递增的这个点叫拐点。笔者在此取拐点“由盘整变成上升”之意。 一、经济报道十年变化 新闻是客观见诸于主观的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报道的变化。回顾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孙梅 《记者摇篮》2004,(8):43-43
在经济报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的语言,例如,财政报道中的“财政支出制度”等,这样的语言往往难以引起多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把“支出”变为大家都熟悉的“花钱”,兴趣就大不一样了。政府怎样花钱?花钱方式怎样改革?老百姓也非常感兴趣。如此说来。让经济专业语言通俗化,是大众的需要,也是媒体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类型媒体经济新闻报道内容逐渐增多。但是,许多媒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弊病:即把经济新闻时政化,媒体成了企业或部门的“发言人”,缺少贴近普通百姓的通俗化阐释。近年,不少媒体在选题角度和作品风格上另辟蹊径,即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体现人文关怀。笔者认为,经济报道民生化是大势所趋,做好“民生化”经济报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典型报道中,劳模报道是最早的一种典型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大的宣传、鼓劲作用。本文综合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关于劳模的通讯作品后发现:经过近70年的磨砺、发展,劳模报道的主题也随时代的要求而不断修正、变化,反映出我国典型报道不断"人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为普通市民提供一份既好看又有用的经济“新闻大餐“呢?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认为非经济视角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孟祥红 《今传媒》2011,19(1):168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耐听、更耐看、更"亲民",成为经济报道记者一直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从保障和改善民生角度采写经济报道,做强做深民生经济新闻,应该是改变经济报道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的时政类新闻节目中,经济类的新闻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如何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挖掘出经济新闻中的读者关心的东西来,是新闻从业人员亟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新闻的“三贴近”,更具有广泛的受众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关注民生、民情、民意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和青睐。随着人民大众开始越来越注重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但细细想来,目前的民生新闻基本多局限于社会生活领域,而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报道的民生化问题则显得相对不  相似文献   

18.
胡恩强 《新闻实践》2005,(10):54-55
将宏观经济报道“微观化”,是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需要。通过微观反映宏观,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特长,做出好的经济报道。宏观经济报道“微观化”,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顺藤摸瓜,沿着宏观调控的政策脉络,找出地方的政策调控“末端”,并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财政、  相似文献   

19.
近日媒体的两则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王艺 《记者摇篮》2003,(12):1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