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象的词和句与具体的词和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法学,以及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中,应当区别语言的词和句与言语的词和句,两者本质的区别在于一是抽象的,是一种模式,另一种是具体的,是模式的存在形式,从而建立“位——素/体”对立的概念,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语法和整个语言研究的科学化、精密化。  相似文献   

2.
王俊清 《现代语文》2013,(1):154-155
韩汉语言差比句的结构特点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韩汉差比句比较标记的位置不同,韩汉差比句谓语部分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分析韩语与汉语差比句在结构上的特点和差异,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差比句避免产生语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字句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是在比较点上进行比较,理解句子时必须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与比较结果项的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有时包含在后者中;当前者在句中并不出现时,可以通过后者"找回"。考查了AP结果项、VP结果项、NP结果项和比较点的联系,并运用激活-扩散模型理论解释了比较点的隐去与激活。  相似文献   

4.
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动词的语态形式变化来完成的;汉语被动句一般主要借助表示被动的助词来表示被动的词义,有时还直接体现在词汇意义上。  相似文献   

5.
“把”字句是汉语最常见的句式之一,其结构和语义蕴含十分复杂,近年来,关于“把”字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我们至今仍然还不能说认清了它的全貌。“把”字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维语的SOV句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S为主语,O为动词谓语的宾语,V为动词谓语。由于维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动词谓语与主语之间有较严格的一致关系,土语的人称决定着谓语的人称形式;动词谓语对其宾语也有较强的支配关系,宾语必须以一种格的形式(通常是宾格)与之搭配。所以S、O、V三者互相制约、互相…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比"字句"N_1的N+比+N_2的+XP"是由"N_1的N+比+N_2的N+XP~1"省略而来,"N"的省略与"的"字的转指有关,其省略规律为:核心论元(由难到易),论元易被转指,词汇核心较难被转指。"N_1的N+比+N_2+XP"严格来说并非省略而来,这类格式与前两类格式的比较基准不同。  相似文献   

7.
字 词 句     
匠字是由“匚”和“斤”组成的。“匚”是一种可以用来装木工用具的敞口木箱,“斤”是木工用的斧头,所以匠字的原意指的是木工,又称“木  相似文献   

8.
品词析句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一些教师只注重形式,使品词析句陷入一种误区。比如,《乡下人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对于关键词"探",一位老师是这样展开品析的:师:这里的"探"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生:可以换成"钻"。生:可以换成"冒"。生:可以换成"露"。师:相对于"钻""冒"和"露"这些词,"探"好在哪儿呢?生:"探"能表现得更形象。师: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从"探"中把形象感读出来。  相似文献   

9.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10.
连字句与甚至句的异同研究表明:"甚至…都/也…"句与连字句在主观极量、主观全量、违反预期三个方面相同,但是"甚至…都/也…"前一般需要语义序列的其他成分出现,而连字句则一般不需要这个条件。不用"都/也"的甚至句可以表达主观极量,但不能表达主观全量,违反预期的语气比连字句弱。  相似文献   

11.
比字句除了通常的比较作用,还可以有描绘和强调两种功能。描绘是显示主体与一个异类事物有相同性并超过它的意义,强调则是显示主体的某种属性在全体同类之中为第一。比字句的这两种不同的意义都可以从视点的特殊性得到解释,它们不是用于比较的性质也可以由一些方法测试出来。  相似文献   

12.
词和句的基本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低年级要把词句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内容切切实实抓好.……  相似文献   

13.
像字句尤其是否定的像字句,是本体还是喻体是下文标点句所描述的对象,常常会产生歧义.也一直是语言学界中所关注的问题.跨标点像字句管辖的判断以及像字句共享问题是整个跨标点句句法共享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形式上找到了一些像字句词跨标点句的共享规律.即着重从形式角度讨论了像字句跨标点句的辖域问题.对现代汉语长句句法分析有重要作用.并对汉外机器翻译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像字句尤其是否定的像字句,是本体还是喻体是下文标点句所描述的对象,常常会产生歧义,也一直是语言学界中所关注的问题。跨标点像字句管辖的判断以及像字句共享问题是整个跨标点句句法共享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形式上找到了一些像字句词跨标点句的共享规律,即着重从形式角度讨论了像字句跨标点句的辖域问题,对现代汉语长句句法分析有重要作用,并对汉外机器翻译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比"字句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点,也是民族学生学习难点之一。本文通过搜集到的学生的作业及作文中"比"字句出现的偏误,分析了其类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好词好句     
薛丽湘 《小学生时空》2011,(1):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8.
斟词酌句     
风速单位统一了好“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位梦华《气候的威力》,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71页)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通过列数字来说明南极的风大,从而支撑“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这句话。它是从一般、特殊两个方面来介绍的。但令人费解的是,前一个单位用“米每秒”,而后一个却用“千米每小时”,如果不换算,还真难分辨两个数字的大小。这句话不但影响读者的阅读,而且作为教材,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误导。所以我认为还是把单位统…  相似文献   

19.
汉至清三个时期的“比”字句均能表示平比、较比、差比三种比较关系,结构丰富,各有特点。“比”字相应地为等比动词、一般行为动词、介词。三种“比‘字句在各个时期出现频率的高低,标志着它们各自地位的不同,勾勒出“比”字句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