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归纳法和演绎法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他们作为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并存。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含义,并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来指导地理教学活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一、归纳法和演绎法之比较从狭义上说,归纳法与演绎法是逻辑学中的两种推理方法。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法又称演绎推理,同归纳推理相对,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从广义上说,归纳和演绎的范围不限于逻辑学。  相似文献   

2.
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听了一些教研员对教学公开课的评讲,教研员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多数都提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关系问题,其结论是,应该用归纳法代替演绎法。演绎与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的认知方法。历史上,西方的哲人们常以这两种方法中的某一种为根本性方法,而否认或贬低另一种方法。因此,西方的哲学在方法论上可以分为两派:演绎主义与归纳主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 ,学生在解答材料性论述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思维方法的问题。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直接影响学生认识事物的成果和正确性程序 ,决定着他能否正确地透过材料所揭示的现象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好多。归纳法与演绎法是解答材料性论述题常用的思维方法 ,本文结合近年高考试题 ,谈谈如何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解答好材料性论述题。一、归纳法运用归纳法解题就是通过对具体的、个别的或特殊的情境材料的分…  相似文献   

4.
要研究真问题,不要研究假问题。我经常参加一些开题论证会,在开题论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志提出的已经被立项的课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假问题,不是真问题。真问题和假问题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什么叫真问题?什么叫假问题?我认为真问题和假问题的根本区别在于:真问题是从教育实践中抽出来的,假问题是在逻辑上推演来的。假问题是先有一个理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推演出一个所谓的问题来,然后去解决。而真问题是从实践当中归纳出来的。一个是演绎法,一个是归纳法,我赞成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就用归纳法。也就是说,问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教育现象做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酝酿着语文教学实践层面的新气象,其标志之一就是不少一线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建构新的教学模式。这样一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和提倡。一、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方式来看综观林林总总的各类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着两种比较鲜明的建构方式:一是归纳法;一是演绎法。以归纳法建构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多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套路”,是对实践的总结。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的思维过程是归纳。以“演绎”法建构语文教学模式,是指建构者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出发提出假设,设计出模式,然后在实践中去验…  相似文献   

6.
潘岳 《考试周刊》2014,(30):155-156
<正>19世纪之前,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往往习惯于从生物现象和实验结果中提出某一结论或某种学说,这就是传统的归纳法。因此,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对"假说—演绎法"没作过明确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明确指出,"假说—演绎法"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  相似文献   

7.
归纳与猜想     
一、专题概述 归纳法就是通过对某些个别的、特殊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当所得结论建立在所有考察对象基础之上时,称之为完全归纳法;否则为不完全归纳法,人们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对一类现象的推测性判断,就是猜想.  相似文献   

8.
1引言数学归纳法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高中数学就开始教学,在大学,甚至很多研究里一直在使用.但是,这究竟是一种归纳法,还是演绎法?从名字看,以为是没有疑义的归纳法.这是否是真的呢?2数学归纳法的形式2.1第一数学归纳法定理1设P(n)是关于自然数n具有的某个性  相似文献   

9.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分别讨论了如何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直觉法等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10.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分别讨论了如何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直觉法等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