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与禅,一为文学,一为宗教,本来并不相同.然而古人却往往通诗于禅,“论诗如论禅”.特别是严沧浪以禅理入诗之后,“诗禅相通”之说遂成常谈.诗禅之间确实有许多相通的甬道.过去我们研究诗禅的关系,多从禅对诗的影响着眼,未能尽明诗禅相通之所以然.我认为只有从各个层次上审视诗禅的同异之处,才能对我们深入理解诗(艺术)的特质,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现存的2800多首梅尧臣诗和800多首欧阳修诗中,梅欧分别有42首和30首戏谑诗.梅欧前后期戏谑诗各自显示以诗为戏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人文化气息.梅欧戏谑诗有其独特的诗学价值:一是"诙嘲笑谑"与娱乐功能的充分体现,二是以生活为诗的重要呈现,三是对儒家"游于艺"思想的实践,四是戏谑诗的游戏性就是一种游戏哲学.  相似文献   

3.
《卷耳》是一首夫妇分别之后相互思念的诗,与所谓的后妃无涉.它是完整的一首诗,而不是两首诗,诗的第一章和其余三章“同是怀人之作”,是男女对唱的诗,即诗的第一章为妇女所唱,其余三章为男子所唱.  相似文献   

4.
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一诗自见于孟棨<本事诗>以来即引发了无数争论,有以此诗为伪诗者,有以此诗为杜牧诗者,而关于诗歌中之本事更是见仁见智.本文结合有关本诗、本事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认为,<兵部尚书席上作>一诗为杜牧原作.  相似文献   

5.
应制诗是奉天子或上司之命而作的诗,其格式庄重典雅,公式化特征显著.应制诗兴起于齐梁时期,在唐前期盛行于高宗、武后至玄宗的开元之时.进入天宝之后,应制诗逐渐衰落,能作这类诗的只有王维一人.安史之乱以后,应制诗遭到了灭绝.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诗的本质特征是"虚无",并将这个本质特征归纳为1、诗是一种否定的再现.诗不是从来就有的,是"虚无"的辩证肯定.诗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才产生的.2、无限丰富的存在是对虚无中蕴涵的"有"的再现,处于"虚无"状的诗是由无限丰富的实在的诗构成的.3、根据弱人择原理,我们不必对不断涌现的诗的千差万别大惊小怪.作者提倡的正是"虚无"让诗充满了无限的得以显现的自由.而广义的诗正是这一种最开放的思维方式,是我们融合宇宙的存在方式.因为在这里没有真正的压制,一切都拥有平等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诗谜是诗的一种特殊形式.诗中有谜,制谜成诗,诗丰富了谜语,谜语为诗增添了色彩.这类诗大多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语句含蓄、巧妙.闲来读一读,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还能增长不少知识呢.  相似文献   

8.
六朝出现了许多新的诗型和诗歌母题,"赠答诗"是其中的重要类型.建安是赠答诗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建安赠答诗的艺术风貌中深切体现出"风骨"等许多特定的质素.建安诗人在题材内容与艺术表现等方面,对赠答诗多有开拓之功,为后世赠答诗的写作创立了典范.建安以后,中国赠答诗形成了一种类型,并盛兴起来,影响了整个中国诗学.  相似文献   

9.
孔子诗教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前人诗歌观念及其具体运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诗教不但基于<诗>的情感内容,也基于<诗>情感艺术的动人魅力.孔子的诗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伦理化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颂>中的祭祀诗,是伴随着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的一组乐诗.其主要有五类:一是祭祀文王的诗;二是祭祀武王的诗;三是祭祀成王的诗:四是祭祀天地山川的诗;五是祭祀社稷,田祖、农神的诗.它们以诗、乐、舞的一体化形式和肃穆崇敬、雍容舒缓的风格,表现出宗教祭祀和政治统治密切结合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该文总揽微型诗,陈述了微型诗的来龙去脉,论述了微型诗的概念、意义与价值.提出微型诗是应时代转轨需要而诞生的诗体,是新诗走出困境的有益探索与有效实验,是生命力旺盛的一朵诗葩.  相似文献   

12.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诗的意象特征,离开意象的诗毕竟是不可想象的.作为诗的意象,它是生活幻象与经验表象的凝结,富于质感.从这一层意义出发,我们认为诗意境的展开就是意象在空间的层次的有机分布,这种分布甚至在诗歌表层形态空间就表现为一种结构,并直接地表现为一种视觉审美过程,这种视觉审美过程的终点就是诗形象的生成.而深入视觉审美与诗形象之间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诗形象内质层次更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诗并非首首都有韵.有韵的诗不一定都是好诗,无韵的诗也不一定就是劣诗.但是诗韵很重要,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枝末细节.诗韵是诗有别于其他一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诗以其简洁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独立于文学之林.如果给一篇散文安上韵脚,那我们读起来会觉得造作别扭,很不舒服.假若你觉得正相反,某篇有韵脚的散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那我可以肯定,你读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首诗,只是没有分行排列罢了.因为诗和散文的语言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在,一向众说纷纭.文章认为,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并肯定了孟子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柏拉图"诗的法规"之内涵的分析,指出"诗的法规"对研究教育法规本性的启示.柏拉图之所以删诗,是出于教育的考虑.作为教材使用的诗在删改之后才能符合柏拉图教育城邦卫士的要求,而"诗的法规"其目的正在于保障这一要求的实现.于是,教育法规是一种保障,其本性在于确保教育以其价值取向塑造人性.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说理诗创作在五四说理诗风气中具有典型性.他提出的"具体的作法"这一诗学观念不仪在新诗诗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初步回答了"以诗说理"、"抽象的材料入诗"这一诗学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钱钟书先生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他针对有人认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这一观点,从文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诗的特点,指出中国诗和西洋诗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特级教师王菘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写下的诗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1.《春望》的体裁是 ,选自,其作者是 代的二、阅读《使至塞上》一诗,回答问题。l_下列对诗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诗写的是诗人作为使臣到边疆时的情景。 所以“汉塞”当理解为“唐塞”。 C.诗的第一联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到塞上的 原因、随从数量以及出使的地方。 D.诗的第一联简明地表达了作者不辱使命的 决心和责任感。2.下列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的第二联以边塞景色与征蓬、归雁相映 衬。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苍凉之感、飒爽之 意。 B.诗的第三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 …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选入了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该诗是“诗圣”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登楼咏怀诗,曾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诗人与世长辞的前一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一年,杜甫携家眷由夔州出峡,沿江经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江湘一带,并在暮冬时节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赋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