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十多年来,在美国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择校运动可谓是最迅猛的激流之一。教育界内外的很多人希望建立起学校间的竞争机制,给学生家长更多的教育选择权。与中国的“择校现象”不同的是,学生家长不仅不用向学校掏高额的择校费,相反还可以从政府或慈善机构那里得到择校“补贴”。教育券和特许学校长期以来,美国公共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全国中小学生除了十分之一就读私立学校外,绝大多数学生就读社区内的公立学校。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及白人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读公立学校的比例更高。据美国教育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教育进步评估(NAEP)”2003…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可供人们选择。但是由于这些学校自身特点的局限,不足以满足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多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家长和学生需要,于是人们希望有更大的选择自由。目前在美国主要有三种自由择校的形式:特许学校、教育凭证制度和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父母(家庭)拥有让孩子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第二,即使是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让父母能够选择最能满足孩子具体要求的学校;第三,择校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校教育效率。这三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各种择校计划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其现行政策主要有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表现形式。上述择校政策大致可分为公立学校选择和私立学校选择两大类。美国国内对私立学校选择的质疑远远大于对公立学校选择的质疑;公立学校选择实施的范围和力度也远远大于私立学校选择。总的来说,由于择校政策推行的范围和力度相当有限,其是非得失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与确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就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韩伏彬 《培训与研究》2007,24(9):92-93,132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美国目前已形成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本文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择校制度的演进,择校制度的推行以及择校制度的效果,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建教育运动(Restructuring Schooling),也称重建学校运动或简称重建学校、重建教育,主要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着眼于教育深度改革的系列教改措施。‘所谓重建教育,关键在于“重建”。“重建”的思想源于企业,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组织体系、职能机构重新设计并对生产要素重  相似文献   

8.
美国择校制度已有较长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多样化的择校方式对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帮助。在借鉴美国择校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认识到我国择校制度与美国的根本区别,取消就近入学的强制性规定,鼓励科学择校,并大力发展私立学校和民办教育,以弥补公立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对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着重介绍了美国择校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了择校形式的特点,并对美国择校制度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基础教育择校制度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其教育券和特许学校制度,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分享,为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我国也应该建立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教育学校选择制度,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选择需求。  相似文献   

11.
波士顿"基于家庭的择校计划"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运用最为广泛的择校机制。该机制一方面给予家庭更多样的学校选择,另一方面又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保证了弱势群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它又为公立学校系统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质量。波士顿择校机制充分体现了国家在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中运用公共政策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我国制订择校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择校状况综述 择校在美国一直存在,只要学生家庭愿意,到处都有私立学校供家长选择。从20世纪开始,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数量大约为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7%以上,过去的10年内一般为10%~11%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阶段的择校问题是近年来许多国家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学生择校的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择校现象的日趋普及,公众对择校的利弊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欧美目主流的三种择校制度的特色,来探讨择校对我国公立学校的体制变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家长拥有了更大范围的择校权。当然,择校也有一些限制,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美国家长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有三类:一是公立学校,二是私立学校,三是家庭学校。其中,家庭学校(即在家中上学)是一大新生事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教育体制在过去的20多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源自于人们对于公共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的不满。为了使教育更平等、更普遍、质量更高,美国政府实施了教育改革,而择校就成了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美国政府将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引入学校,以使个人的选择在教育市场中具有最大机会。  相似文献   

16.
王晓燕 《中国教师》2009,(21):41-43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选择成为美国基础教育界最为流行的改革风潮,这一改革源自于人们对于公共教育效益及公平的不满,为了使教育更加公平、有效益及满足多元需求,美国政府摈弃了公立学校"就近入学"的传统做法,试图通过其他不同的形式赋予学生和家长更加灵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择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择校”,不管其形式上是采用特许学校、学券制还是采用磁石学校、学费补贴的方式,都质疑了传统公立学校的价值及其运作方式,而制定“择校”政策的核心,便是在特定的、限制性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相互作用,达成共识的理性过程。政策优先顺序的更换和替代,实际上反映了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对政策的裁量。整体上,美国各州关于“择校”的立法过程遇到了三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择校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对美国学校选择制度进行了考察,并基于美国学校选择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所给予的启示,对我国改革公共教育体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扩大教育选择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选择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几乎遍及全国的校本管理运动,并很快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声势浩大的学校管理改革运动。通过对美国校本管理特点的分析,能够加深我们的认识,为我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玲 《比较教育研究》2023,(9):86-93+102
国内学者常常将美国“publicschool”译为“公立学校”或“公共学校”,与私立学校相对。基于权威的语料和翔实的史料分析发现,仅从公立和私立角度去探讨美国“public school”并不能准确地阐释它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变迁。美国“public school”源自拉丁文“scholapublica”,效仿英格兰文法学校而建,起初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私之分。“publicschool”在殖民地时期泛指面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学校”,共和早期至19世纪中期逐渐转变为强调由政府资助管理的“公立初等学校”,19世纪后期又在拓展至中等教育后纳入更多民众所需的多元教育,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公立学校。揭示美国“publicschool”的误解和误译,有助于丰富学界的基础研究,深化理解美国公立学校及其发展变革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