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用0作除数?”时,一位老师这样回答:“因为0作除数没有意义。”学生又追问:“为什么0作除数没有意义?”这位老师又说:“因为不能用0作除数。”学生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2.
“精品意识”与“达标训练”追求“精品”的作教学,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追求“精品”,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为“精品”作起点高,与学生的实际作能力有相当差距,必然降低学生对作的兴趣,挫伤他们作的积极性。相当多的学生在教师出“精品”作欲望的驱动下,不太费力地找来了许多作选,或抄袭,或拼凑,久之,形成了十分恶劣的风、品。  相似文献   

3.
“因为”和“由于”,既可作表原因的连词,也可作表原因的介词,我们要仔细区别。作连词1.“因为”和“由于”可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里,表原因。如: (1)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2)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  相似文献   

4.
评语     
彭翔同学的《小城情结》以“我”家所在的小区为“点”,扩散到对整个“小城”的描写和回忆,新旧对比,使得整篇作时代气息和怀旧气息并存。小作比较善于营造意境,从夜幕降临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到清晨小巷吆喝图,都能给读留下较深的印象,正因为这种意境的营造,才使得作对小城的“情结”萦绕在读心中。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时,先作了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一位同学回答:“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的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  相似文献   

6.
世人首先注意到“萝莉塔”(又译作“洛丽塔”)这个词,是从纳博科夫的小说名开始的。这部小说一方面因为其创新风格而广受赞扬,另一方面又因为其主题的争议性而  相似文献   

7.
《狼》文“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句中的“隧”字,课本解释为动词用法,作“钻洞”讲,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上句既已明确“一狼洞其中”的“洞”作“打洞”讲,那么,下旬中“洞”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8.
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只能是在实践中逐渐领悟与升华,因为它常隐含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之中。对它作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困惑,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评价的评价     
吕谦 《四川教育》2003,(11):23-23
有一位教研员,听课后大发脾气:“作就是作,什么习作不习作的!”任课教师大为疑惑:“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写作”在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么?这件事发生在课程改革初期,这位教研员的错误评价似乎尚可原谅,因为他仅仅是对新课程不熟悉或说知之甚少而已。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行〉序》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句,其中逗号似有误。余以为应是“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或删去句中逗号。理由如下:一、从《琵琶行》全文看,不见自居易唱歌;从有关自居易的文字看,不载他有“善歌”之才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的注说“歌”即“作歌”。那么,“为长句”是什么?不是写七言歌吗?这里把“歌”解作“作歌”岂不重复了吗?其实,“为长句歌”是符合实际的,“歌”表示  相似文献   

11.
刘智俊 《新作文》2004,(10):33-33
目前,“下水”指导学生作已为广大教师采用,因为“下水”指导有如下好处:1.教师按照自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下水”作。能让自己深知学生作的甘苦.能深刻体会到学生作时困难在哪里.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了解了作的具体过程和甘苦.指导起学生来自然是更具体实用.更得心应手;2.由于教师“下水”体现了作指导中的民主思想和平等观念.所以易于消除学生与教师之  相似文献   

12.
《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课本对后一分句注释为“(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这里把“之”释为“的”,显然是把“深而无不在”当作这个表示原因分句的中心词谓语。笔者认为这个分句的中心词谓语是”求思”,不是“深而无不在”。“深而无不在”这个联合词组是用在中心词谓语“求思”之后作补语,以此来补充说明“求思”的程度。所以,这个“之”应是用在动补之间的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课本注释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为妥。“之”作“得”,非我而始。刘诚、王大年编著的《语法学》谈到“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林三松著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流行歌曲的文化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音乐界对当前的歌曲是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加以分类的,以唱法分为美声、民族、通俗等三种。本文从文化美学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流行歌曲作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因为历史的原因和极“左”思潮影响而造成的对流行歌曲的某种偏见,同时对“流行歌曲”的涵义作了重新界定,并对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属性作了全面的理论剖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位数学老师对“a除以b,等于a乘b的倒数”这道判断题的对错出现了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因为“0”是不能作除数的,所以这里的除数“b”应该注明“0除外”这一要求;也有老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正确的,既然“0”是不能作除数的,那么这里的“b”就一定不能为“0”,所以这里也就无需再用“0除外”这一要求进行说明。然而,最终的标准答案还是倾向了前者,因为教材中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注明了“0除外”这一要求,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不过,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笔者却认为这道判断题应当是…  相似文献   

15.
对《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鸣之”一词,解释历来不同。大家对“鸣之”的歧义主要是“之”充当什么词的问题。“鸣之”的“之”作助词时,解为:叫了、叫唤起来。这样解释易于教学,然而,与句式不合,因为前面是以人为主动者的两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数学设计理论可以指导教学设计或者分析解释教学实践。往后我将选择一些“中国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试对教学实践作分析。选择的老师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家成长丛书”的入选者,或者是公认的中小学著名教师;选择的教学实录,是他们在国内有影响的“名课”,是真正的实录而不是有的刊物发表的那种编写的“实录”。只是限于篇幅,不得不对实录加以缩略。但因为是名课,大家不难查到课的原始记录。为什么要选“实录”而不是设计文本作分析?因为实录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产品,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台后”工作,是为教师自己完善教学服务的,大多数设计工…  相似文献   

17.
对元代雎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人们发表了不少评论,对该套曲的思想内容评价之高,难以令人信服。一、《高祖还乡》非大胆之作《高祖还乡》以其“制作新奇”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戏谑、嘲讽了一位皇帝,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大胆”之作,作者具有“艺术胆识”。  相似文献   

18.
太阳之子     
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因为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形的“日”。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位数学教师对“a除以b,等于a乘b的倒数”这道判断题的“对“”错”发生了争执。有的教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因为“0”是不能作除数的,所以这里的除数“b”应该注明“0除外”这一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正确的,他们认为:既然“0”是不能作除数的,那么这里的“b”就一定不能为“0”,所以这里也就无需再用“0除外”这一要求进行说明了。然而,最终的答案还是倾向了前者,因为教材中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注明了“0除外”这一要求“: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见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30页)。既然…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先作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另一位同学回答,学生说“: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示“乌鸦喝水”时,乌鸦(用纸剪成的)处于动态,瓶子处于静态,乌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加上演示用的瓶子的瓶口并不很小,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