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文化向着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教育者,雇用者和被雇用者都需要创造一个多文化的氛围。这种氛围应时封反映着美国人口迅速变化的情况。据有关调查预测,在今后20多年中,美国人口将会增长4200万,其中拉丁美洲人将占47%,非裔美国人将占22%,亚洲人和其它肤色的人将占18%,白人只占13%。这种变化的趋势表明。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六普”统计,全国彝族人口871.44万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1内。其中,贵州彝族人口共计83.45万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  相似文献   

3.
普米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万多人,主要居住在云南宁蒗幂口兰坪地区。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其节日活动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4.
殷稚彬 《贵州教育》2008,(22):15-16
贵州,这颗高原明珠,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大约两千多年前,贵州是中国羌、白、百越、苗、瑶和汉族五大族系融合的地域.如今,全省39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就占到了37.85%.这里生息着苗、布依、土家、彝、水族、回族等49个民族,其中包括17个世居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非常集中的省份之一.他们共同创造了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些文化都是非常珍贵的.然而如今,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外来强势文化,这使得一直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给民族民间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化是代表中国明清社会从“农业的系统”向“商业的系统”转变之际的特异性与先导性的地域文化标本。徽州文化的独特性取决于它的文化基因,包括移民型人口结构、宗法制社会结构、商贾为重的经济结构与崇儒尊孔奉朱的精神结构。徽州文化的特质是既脱胎于中华文化母体,又成为新兴商业文化的先驱者,成为新旧文化二律背后的共存体,表现出许多彼此矛盾又自我调谐的文化表征,其中最典型的为: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观上的崇儒与重商,人生态度上的内敛与进取,生活方式上的节俭与时尚。徽州文化解构、降格为普通地域文化,最根本、最关键的动因是构成徽文化特质的内在基因产生了变异:移民型人口结构发生反向移民,宗法制社会结构彻底瓦解,以商贾为重的经济结构被迫转型,崇儒尊孔奉朱的精神结构逐渐涣散,而这种种基因的嬗变受制于内外环境的变革压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5):22-23
中国云南省的红河州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这里住着68万多人口的哈尼族,他们依然传承着哈尼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旨在从红河州金平县哈尼族的"苦扎扎"节日入手,通过对节日庆典的研究,深入分析这个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1.充分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性。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乃至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更多责任和义务,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由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等55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现有人口2405.0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为429.8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8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96.2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少数民族人口共为526.1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1.88%。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横跨东北、华北、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教育》2007,(7):F0002-F0002,I000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由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等55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现有人口2392.3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23.8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7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5.3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98%。少数民族人口共有519.1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70%。全区辖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全区共有19个民族乡。  相似文献   

10.
一、青海藏族传统美术教学现状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530万人口中有240万是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约12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0%。主要分布在信息闭塞,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六州农牧区。但在现代社会引发的文化变迁之下,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有竞争力,它才能持久地传承。而文化的竞争力来源于它是否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浪潮。因此,我们要保护的是那些传统文化的精粹,而非主张固步自封,拒绝变化。本文认为文化的竞争以经济为依托,而非相悖,并提出保障文化权利的作用及相应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从其传统音乐文化中萃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精神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当下人民音乐文化与乡村振兴生活建设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有5个自治州,根据2003年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区总人口为1933.95万人;全区民族成分共有47个,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族等13个民族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162.85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0.13%。据我区近两年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汉族人口的增长,由此可见,我区的教育主要是少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4.
图瓦人人口稀少,属于弱势群体。他们远离尘嚣,保持着古老而简朴的生活方式。主流文化的冲击使图瓦人的文化消失速度不断加快,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同样处于濒危状态。文章以图瓦人聚居区的新疆喀纳斯村小学为个案,论证了泰勒原理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萃哲 《教学随笔》2014,(8):20087-20088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采用的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现了一些弊端,少数民族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很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课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藏族地区,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真真 《教书育人》2012,(18):28-29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散杂居住有53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居住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世居少数民族群体,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世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过对黑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推算,目前回族人口约为1000万。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由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等55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现有人口2405.0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为429.8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87%;其他少数民族人日为96.2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少数民族人口共为526.1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1.88%。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1.0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7%;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内的民族有22个,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约占中国民族总数的39%,总人口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  相似文献   

20.
将"能力"作为文化适应的一个研究范畴,与"态度"、"策略"、"模式"一同构成教育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的四维研究路向。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教育统计方法,结合民族学/人类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学校、生源地、性别、专业、年级、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其中学校和民族分别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最显著和最不明显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未呈现出随年级的增加而随之提高的趋势;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与学校生活满意度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