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是一门研究彝族文化及其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纵观近20年来,贵州的彝学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其研究成果囊括了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提升,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实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密切结合,不断将彝学研究引向深入。在新时期,贵州彝学研究也面临着时代转型,突出表现在迫切需要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实现研究理念的转变和理论构架的建立,加强本位视角和应用型的研究,积极打破学科界限和壁垒,不断开创新的研究方法,促进彝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彝族文化名片有若干选项,迄今未达成共识。彝族文化名片的选项不能脱离彝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要有选项的若干理论标准作衡量,本文通过对“奢香夫人”、彝文(文献)和彝族火把节的分析探讨.最后指出彝文(文献)应该成为贵州彝族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3.
贵州彝族是贵州18个世居民族之一,其在贵州诸民族中,具有独具的丧葬文化,在丧祭仪式诸环节中,折射出彝族群众对待生存和死亡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万物有灵、灵魂永恒、灵魂独立、灵魂向善、灵魂同源、灵魂主宰、祖先崇拜。这种观念和态度源于彝族先民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迫力”和“民族偏见”,是人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文化解释,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丹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35-41
作为彝族核心文化的毕摩文化,由于受教育普及、经济发展、旅游业兴起以及文化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传统文化,毕摩文化传承的土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毕摩生存的环境受到威胁,毕摩文化正不断淡化、断层和消失.要使毕摩文化能继续发展和传承,需要在培养学徒、营造生境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毕摩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
彝族古代发明有文字,贵州的阿哲家族以世袭方式统治西部地区长达1474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制度。特殊的历史文化对贵州彝族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构成了彝文文学、彝族文艺理论、家族文学、毕摩文学、碑刻文学的个性特征;民间口头文学早于文字文学、彝文文学早于汉文文学、文学作品早于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六盘水彝族民间口头文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民间口头文学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在贵州省彝族人口仅次于毕节地区,境内的彝族口头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呈现出数量多、容量大,体裁多样、艺术性强,文化板块下的地域差异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明朝中央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贵州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辖,实行教化土司制度。该制度随着明朝国力以及对贵州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在阐述贵州彝族源起的基础上,解析明代教化贵州彝族土司制度及相关史实,进而分析这些制度的意义与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民族传统知识对维护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一些传统知识难以通过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导致对其价值缺乏真正的理解,有的传统知识还被视为"落后"、"原始",传统知识要么被"封存"起来,要么被"他者"所忽视。通过介绍贵州部分民族的生态维护模式与相关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以倡导在生态建设上利用自然科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传统知识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
楚雄彝族是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自己较为明显的化特征。其古化的灿烂解煌,彝族歌舞中的生活流迹,几次特殊的撞击等现象值得关注。正视彝族化的昨天和今天,努力促进彝族化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彝族化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黔西北自然旅游资源与彝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彝族文化在黔西北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指出应以彝族文化为龙头,发展黔西北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并提出了四条开发原则和其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类及分期,特别是分期的特殊性,是由贵州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与已经出版的彝族文学史的分期不同,贵州彝族文学史可以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当代几个时期。在研究贵州彝族古代民间文学的时候,文本的选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西南彝族历代先民沿袭的一种物质观,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种物质观.彝族历代先民传统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自身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彝族原始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及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都以五行文化来指导,并按五行文化原理来进行一切宗教、民俗、生产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3.
彝族生态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直朴的认识,把树木分类管理,在生产活动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从事农业生产,形成自身的农耕明和生态化。但它毕竟与现代生态化的要求存在差距,只有吸收科学的生态明观,彝族的生态化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西南地区的贵州生活着布依族、侗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风情。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等现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维度审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外宣传翻译。  相似文献   

15.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但贵州薄弱的地区经济基础、保守的民族传统观念等防碍了其自身的开发利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导致其变异较大。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应建立政府管理、企业投资、社区参与、学者研究等多层次立体发展管理模式;重点塑造竞力类项目,走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道路;以熊彼特创新思维引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彝族体育舞蹈与稻作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围绕着稻作的生产、祭祀,彝族祖先们大多以体育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本文从稻作文化中模仿农耕的体育舞蹈和稻作文化中祭祀的体育舞蹈两个方面,来试图让大家了解彝族祖先稻作的昨天,以及从昨天走到今天所经历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而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彝州,了解楚雄。  相似文献   

17.
贵州彝族作为西部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口头文学等。应当对其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加大抢救的力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并加强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之服务于社会,获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世居祖国西南边陲的彝族是喜竹爱竹、崇竹敬竹的一个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并且彝族竹文化渗透于彝族整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且既有惟妙惟肖的竹生彝人的神话传说,也有顶礼膜拜的竹图腾、竹祖灵及务必恪守的竹禁忌之风,还有应有尽有的竹制法器之习.  相似文献   

19.
世居祖国西南边陲的彝族是喜竹爱竹、崇竹敬竹的一个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并且彝族竹文化渗透于彝族整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且既有惟妙惟肖的竹生彝人的神话传说,也有顶礼膜拜的竹图腾、竹祖灵及务必恪守的竹禁忌之风,还有应有尽有的竹制法器之习。  相似文献   

20.
从古到今,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竹有密切的联系。从生活餐具、生产工具、建筑材料到宗教人士用的法具都离不开竹。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论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竹文化;在辉煌灿烂的竹文化中,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又展示了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