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荆门专志的编纂,始见宋代。《宋史·艺文志》所载"王铢《荆门志》十卷"为可考最早之荆门志,明初已佚。元代短祚,荆门志未见有纂。明代荆门志有洪武叶原瑛版、正统邢宁版、弘治韩铣版、嘉靖林球版和陆里版,皆佚;另有天启版,今馀残篇。清代所修荆门志,以乾隆五十六年荆门改直隶州为界,前此署《荆门州志》,后此署《荆门直隶州志》,增所辖当阳、远安县志。清代荆门志有康熙四年本、乾隆舒成龙版、嘉庆王树勋版、咸丰黄昌辅版、同治恩荣版等。历代史书中的《地理志》及舆地类著作对曾经中断的荆门志编修工作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荆门文化的发展脉络,探讨了荆门文化的特色与定位,阐发了荆门的文化精神,对荆门的文化旅游开发和社会文化建设的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陆九渊在荆门任知军,构建了荆门城市防御体系,修筑了荆门第一座完整的古城;其为政理论和实践也反映了儒家政治文化,通过改变民风民俗、宣扬心学,改变吏治作风,改革税制,极大地促进了宋代荆门城市的发展,加强了南宋边疆的防御。另外,他在荆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对宋代荆门城市文化生活也多有记录。陆九渊在荆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灭失古城文化资源、制度文化遗产和文献文化遗产三类。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当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今荆门地区与佛教结缘始于汉末,高僧安世高自北方南下曾取道纵贯今荆门地区的荆襄古道。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从荆门经过的僧人的增多,该地区的佛教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道安僧团的南下,不仅提升了荆襄古道传法的交通枢纽地位,还增强了荆襄两佛教中心对荆门的辐射效应,并直接促进了佛教在荆门地区的传播。荆门道教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作为道教主体思想的道家学说在此地流传至少已有二千三百多年。汉晋时期,太平道、五斗米道在荆门均有传播,南北朝时期,道士在荆门炼丹的事迹于史有征。随着佛教、道教在荆门的传播,该地的岁时节俗深受影响,不仅有的传统节俗发生变化,而且还出现了新的宗教节日。  相似文献   

5.
行业博物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兴起的一种新的类型的专题博物馆,近两三年发展如火如荼.荆门目前建有两个行业类博物馆,一个是油菜博物馆,一个是蜜蜂博物馆,但经调查,荆门行业博物馆资源还有农耕文化资源、漳河水利资源、古民居资源、石碑石刻艺术资源等,因此,荆门应从现有特色资源出发,努力规划建设中国农谷农耕文化博物馆、漳河水利博物馆、荆门古民居博物馆、荆门石碑石刻艺术博物馆等,以此引导和发展荆门地区的行业博物馆建设.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时空》2014,(2):44-44
“楚寒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有山,有丘陵,有平原,还有河流和湖泊。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欢迎你到荆门来!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荆门一中因乱而出名。当年,荆门市有两个管理最混乱的市直单位,其中一个就是荆门一中。学生想转学,教师想调走。地处荆门市黄金地段的荆门一中,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献中存有《荆门集》一书,但作者并不是现今人们认为的尚颜。尚颜的作品古代只有《尚颜集》《供奉集》二种。古代《荆门集》一书的内容在《湖广通志·卷一百十八·杂纪志》《盘洲文集·荆门集序》中有所反映,与今编《荆门集》大有不同。《盘洲文集》虽为洪适文集,但其中《荆门集序》的作者并不是他,可能是荆门当地一个名气不大、官阶不高、曾做过洪适下属的文人。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十九页注“荆门”曰:“就是现在湖北省宜昌市的虎牙滩。”此注有误,“荆门”不是“虎牙滩”。据宜都县志和宜昌地区简志载:荆门,位于宜都县城西北25公里的长江南岸,此处有十二座形如馒头的山峰排在江边,其主峰荆门山,绝顶有石横跨两壁如桥,谓之“仙人桥”此山上合下开、酷似大门,谓之“荆门”,又称“荆门城”。至今水流湍急,山色秀丽,可与巫山媲美,俗云,“上有巫山十二峰,下有荆门十二碚。”虎牙山:位于长江北岸,与南岸荆门山相对峙,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因崖上天生黄白花纹,形如虎牙,故名。山下水急浪恶,露石如磨,名曰虎牙滩。荆门为大江绝险处_,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复  相似文献   

10.
荆门自古以来具有荆楚门户的战略地位,又是中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两次文化繁荣的高潮时期,荆门都充分发挥了其南北文化交融的“门户”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开放融合精神。在当今“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中,居于中部之“中”的荆门,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以及更深的意义上继续发挥其八方来汇的“门户”作用。开放融合精神成为荆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抓住这一文化资源,就抓住了荆门崛起的机遇。更好的发挥荆门居中的门户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效率和公平的经济学和伦理学双重意义的基础上 ,认为效率与公平的实现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提出利用社会道德力量弥补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效率与公平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从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等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教学质量,提出了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阐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科学的质量观,分析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工作环节;并提出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和加强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学科是课程的基础,科学和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走势。科学、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是辩证的。分化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化的结果。没有分化就没有综合,只是混沌。在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和在综合基础上的分化既是近现代科学、学科和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也应该是未来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言意关系有着深远的文化背景。言说形式、言说者、言说对象是言意关系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进描绘了人文奋进的轨迹;由巫术而祭祀、占卜再进而到哲理这三要素完成了言意关系在先秦的具体形态的展开。对具体言说形态的辨析归纳出言意关系的症结在于形式的意蕴能否包容对象的意义、言说的意图能否抵达目的对象这两种关系和言说形式、言说者、言说对象这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9.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政府—企业—居民形成的三角关系实质上是管理—生产—消费这种三角关系。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中,人口是供需结构的基数,价格是供需组合的纽带。围绕政府管理,存在着政府管理与消费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政府管理与生产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以及政府管理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上产生的宏观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