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名荣 《钓鱼》2005,(10):30-30
黄颡鱼又称黄丫,俗称黄骨鱼,为小型鱼类,背鳍有硬剌,体背呈草绿色,体侧腹面为淡黄色,常见性鱼类。我国的五大水系及其它相关的湖泊水库都有其踪迹。  相似文献   

2.
尹兆文 《中国钓鱼》2003,(10):36-36
每个钓鱼人在垂钓时,大概都会产生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能够带着“为什么”垂钓的钓鱼人,一定会得到更大的乐趣。 今天选登的两篇有关鱼的“为什么”,是钓鱼人在垂钓实践中得到的答案,可能阐述得有不如科学家精确,但体现的却是我们钓鱼人追求科学的一种精神。 ——编者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在我们长江上游,大家都叫“黄腊丁”,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餐厅里的高档菜。虽然黄颡鱼喜欢食动物性饵料,但不知为什么,多年来泸州这一带钓友却流行用香干垂钓,而且钓绩极佳(香干是俗称,它是用水豆腐经压缩去掉多余水分,涂上自然香料烘烤而成,内白外黄,是饮酒的好菜肴)。  相似文献   

4.
诱钓黄颡     
赵玉堂 《垂钓》2003,(9):27-29
七月流火,贪嘴的嘎牙子在水面上追逐着可口的食物。想钓几条回家煲汤吗?只要用美味引诱,它们是从不拒绝的。  相似文献   

5.
芒种时节,是本地水稻栽插而大用水时,水资源紧张,为此,人们便经新沂河从洪泽湖或骆马湖调水。新水改善了本地河流的水质,同时带来了大量湖鱼,品种有鲤、鲶、草鱼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鲫鱼、黄颡鱼。  相似文献   

6.
张桂林 《钓鱼》2013,(10):24-25
我在多年的钓鱼过程中,曾经遇到许多难以解开的“谜”。有的谜,后来通过认真阅读《钓鱼》等有关杂志和书籍,并通过向有些钓友请教,从而转变成为自己掌握的钓鱼知识和经验。而有的谜,尽管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直到现在也还是心中的难以消失的”悬念”,犹如置身迷雾。比如两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想通过《钓鱼》杂志,向钓鱼高手们和有关老师请教,以便于尽快解开心中的谜。  相似文献   

7.
微钓微养     
黄茨娅 《钓鱼》2012,(12):1-1
真是太可爱了!钓了一天鱼的老公,顶着烈日,辛辛苦苦,一身风尘的回来,将一天的“战果”直接往小饭碗里一倒。我定睛一看,天啊!小碗里游着一条微小的鱼,身上花纹多端,虽然娇小,身段倒是优美,原来是一条黄颡鱼。我仔细再看,顶多只有1.5厘米长,看得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若不是老公的钓技太高,1.5厘米的黄颡鱼又怎么会进入我家?  相似文献   

8.
夜钓黄颡     
赵巍 《钓鱼》2005,(10):29-29
黄颡又名黄腊丁,是诸多江河中常见的一种小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它生性怕光,喜阴暗,喜欢生活在水底多石罅的地方。白天躲在水底的石缝里或石头下,夜晚出来觅食。根据它的生存习性特点和觅食习惯,夏季的夜晚是钓黄颡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鄱阳潮是中国第一淡水湖,湖内港汊纵横交错,滩涂星罗棋布,水质清澈,水草茂盛,为鱼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长环境。 鄱阳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上下石钟山紧锁鄱阳湖的入口.被称为“江湖钥匙”。山上古木参天,楼台亭阁玲珑剔透,画廊雕栏曲径通幽,碑文石刻典雅隽永,历史遗迹众多,人文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金辉 《中国钓鱼》2006,(3):31-31
钓到嘎鱼(黄颡)以后,它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会立刻立起它那胸背部上的三根硬而且有毒的刺,并且紧闭坚硬的鱼唇,十分不好摘钩。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头大嘴扁且阔,嘴两旁有两根短胡须,身短、肤黄,呈有黑花斑。无鳞,脊有一把刺,前鳃边旁有两把"刀",能活动,善叫,碰之则咕咕啦啦。它是一种小鱼,小者每条重约50克,大的也不过150克左右。但它营养丰富,有较多的蛋白质。黄颡鱼的形态似鲇鱼,其习性也有相同之处:夜光眼,昼伏晚  相似文献   

12.
谢葵 《钓鱼》2006,(20):33-33
黄颡鱼刺少,肉嫩味鲜,野生胜于池养,钓得黄颡难于保持其存活,实为烦恼。笔者将保持黄颡存活招术诏告天下,公开秘笈,惠泽众生。制作注意:选大号塑料桶(高约50厘米,桶口直径约40厘米),桶大存水多,可为鱼提供更多的溶氧。制作时用火钳在火上烧红,距桶口约10厘米处,火速平行凿穿4个  相似文献   

13.
丁柏禄 《中国钓鱼》2006,(10):30-30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在它的胸背部长有三根锯齿状锋利有毒鳍刺,而且全身还附有一层黏液,不易抓取。为此,不少人望而生畏,不敢碰它。那么钓获黄颡鱼后如何摘钩和剖洗,怎样预防毒刺刺入呢?我有一法供钓友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波 《中国钓鱼》2003,(5):12-12
黄腊丁,学名黄颡鱼。是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淡水鱼种之一。也是嘉陵江中的常见鱼种。因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而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笔者根据自身及钓友多年垂钓黄腊丁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几点在嘉陵江钓黄腊丁的经验,愿与广大钓友分享。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为长江、淮河分水岭,河谷纵横,在这些水域中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鱼类,其中革丫(当地土称.又名黄颡鱼)和鲶胡子(学名鲶鱼),是较常见的鱼种。  相似文献   

16.
王大友 《垂钓》2003,(7):62-63
  相似文献   

17.
宿含雨 《钓鱼》2011,(15):16-17
8月,农历七月,经历了六月酷暑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很少有35℃的高温了。然而一天几变的风向和说不定的雷阵雨改变了水温、搞乱了鱼的泳层和索饵规律,如果从早到晚守着一个钓位不挪窝,那会钓得很乏味。  相似文献   

18.
雨中情     
天异常的闷热。不时从空中滚过隆隆的雷声——怕是要下雨了。 我半依半躺在床上,一束眩目的阳光从窗口直射进来照在我的扎着厚厚绷带的右脚上,使雪白的纱布显得更加刺目。 屋里很静,静得有点令我心悸。我忽然感到极度的烦躁,狠狠地将手中一本看了半天却不知所云的旧杂志扔了出去。它落在屋角,正好盖在那个有些气瘪的足球上。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相似文献   

19.
全长466公里,发源于山西,流经河南、河北两省群山峻岭、峰峦叠嶂的漳河,养育了无数的水中精灵:白亮白亮的鲫鱼,黄灿灿的鲇鱼,嘎嘎直叫的黄颡鱼,窜来窜去的大马口、大白条,给我们这些钓鱼迷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遐想。  相似文献   

20.
雨中情     
<正>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而那段经历往往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道路。我的难忘经历是发生在体育教学中。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暑假,因社会上某些偏见的影响,我也产生了“改行”的想法。很快接收单位联系妥了,只等秋季开学的时候,主管部门“放行”了。临走前,课还在继续上,因存有临时的观念,也就不备课了,打算让学生做做操,跑跑步,随便活动一下即可。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那天上课铃声未起,急急雨点先落,校园在经受了一番嘈杂之后,提前归于沉寂。“这下可好了,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