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1980年7月开始学艺的,当时在亳县二夹弦戏曲学校学习,于83年毕业,被分配到亳县梆剧团工作。 多年来由于领导的重视,加上个人不懈地努力,在团里扮演了各种性格不同的角色,得到了团领导的认可和专家的好评,由于我小的时候学的二夹弦,所以对二夹弦情有独钟,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我一直不间断地苦练基本  相似文献   

2.
《三拉房》不仅是二夹弦这一珍贵稀有剧种的传统剧目,也是久经修善的经典刷作,并且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百余年来《三拉房》以其朴实通俗的言词,系统多样的板式,清丽委婉的行腔,随着时代变迁的不断出新,得以长久地流行于鲁、豫、皖广大地区,深深地扎根于民众之中。  相似文献   

3.
从戏校毕业至今,我演新编古装梆剧《秦香莲后传》中的秦香莲已有十八个春秋了。为了塑造好这一“青衣”角色,为了艺术上的追求,也为了不虚度戏曲演员的青春年华,我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付出了难以言表的辛劳汗水,更尝遍了酸甜苦辣。但是,这一角色的舞台形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确是我莫大的欣慰。更可喜的是循序渐进的演练过程中,使我在增长专业知识和艺术技能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收益。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亚琛大剧院徐徐拉开了帷幕: 细雨霏霏,溪流汩汩。身着土染对襟布衫、头戴斗笠的“妻”跪蹲水边洗衣。捶,搓,绞。她甩几下水淋淋的木杵放入竹篮,沿石阶回篱合茅屋……在一束惨淡的顶光照射下,她美丽的脸埋在阴影里。水墨画般朦胧的乡村,沉郁的氖围,幽怨的音乐。甬剧《典妻》戏开场,就给了观众一种视觉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王巍 《文化学刊》2008,(2):163-169
《诗经》中反映的民俗事象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宴饮礼仪习俗是重要内容之一。诗中所描写的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的燕飨礼仪场面,不仅是当时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也是周人审美活动的再现。  相似文献   

6.
我自1980年11月12日起从事文艺工作已21个年头了。二十余年的演员生活,既体会到作为演员的艰辛、又深感艰辛后获得观众认可的喜悦。梆剧《拾花布》参加二00三年全省文艺调演活动荣获“二等奖”即是二十多年文艺生涯中其中一例。每年的舞台演艺生活,我从跑龙套开始到演配角,主演,到走上领奖台领奖,感触颇深。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生、旦、净、丑,文武场面,灯  相似文献   

7.
我以《罗帕记·逐女》一折,参加了2001年安庆市青年演员基本功大奖赛,获得一等奖。《罗帕记》问世四十多年来,能留存在记忆中扮演“陈赛金”的就有十余人,而我选择此剧一折为参赛剧目时,就设定了一个目标——学习传统戏路,注重角色的创造。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单纯的模仿、简单的复制,是不够有作为的;我必须以自我的艺术条件,展开想象,注入思考,塑造出打上自我印记,折射出自我影子的“陈  相似文献   

8.
我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她竟然梦到了我是一把娇媚动人的琵琶。我的全身漆黑如夜,可黑得高雅、黑得大方,黑色中倾泻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这种美丽幽雅入魂,深邃入肌,融人心骨。因为琵琶是我,所以我是琵琶。我是木做的肌体,婀娜的娇躯散发着飘渺的木樨般清香……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先生晚年以惊人的毅力撰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后来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有的学者则从他表明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态度、对美女的投射之恋等角度进行阐释,存在种种曲解和误解。实际上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动机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缘》的重大思想价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中《论〈再生缘〉》偏重于倡导自由之思想,《柳如是别传》偏重于倡导独立之精神,两部著作互相呼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角度着眼,《再生缘》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无论从个人人格还是从民族气节上看,柳如是都是一个高尚美好、令人尊敬的人物。陈寅恪先生选择这两个人物及其著作生平作为自己晚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根据他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宗旨作出的慎重选择。他早年提出的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研究工作之始终。  相似文献   

10.
鲍虹 《文化交流》2013,(5):M0002-M0002
4月1日、2日晚,由浙江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合作创排的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在杭州胜利剧院首演。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是根据明代戏剧家梁辰鱼所著的《浣纱记》改编而成。此次,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教授亲自执笔编剧。与原著相比,《范蠡与西施》以更人性化的视角表现范蠡与西施在面对爱情和救国难以两全时内心的无奈、痛苦和挣扎。两岸昆剧各具特点。台湾版注重原汁原味文化韵味,而大陆版则在舞台表演上有诸多创新。浙昆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初,我受命主持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这次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与过去的《曾文正公全集》有很大的不同。同治十一年春,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被朝廷谥为文正。曾国藩生前曾说过,他的文字不刻集公开发行,只留与子孙观览,其原因是价值不高,“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他以此种理由拒绝刻集,或许是真的出于谦虚,或许另有考虑。但是,其家人并未遵照他的这个遗嘱,在他死后的第五年,即光绪二年,由湖广总督李瀚章牵头,有他的弟弟国荃及儿子纪泽参与编辑的《曾文正公全集》便刻印问世了。这套书出来后,立即成为风行海内的…  相似文献   

12.
故乡 在陕西东南,沿着丹江往下走,到了丹凤县和商县(现在商洛专区改制为商洛市,商县为商州区)交界的地方,有个叫棣花街的村镇,那就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那里,并一直长到了十九岁.  相似文献   

13.
《我与广播》是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新闻理论专著,作者杨正泉现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杨正泉自1964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直到1993年的近30年间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先后做过编辑、记者,担任过国际部副主任、主任,中央台总编室主任,中央台台长助理、副台长、台长,有着丰富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在全局范围内展开书刊宣传业务大讨论活动是我在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做摄影记者工作这十多年来的头一回,感到非常高兴。在70、80年代一直有权威且好称“老大”的外文局各刊物(指图片方面),特别是我们《人民中国》杂志摄影图片的独特风格,一直是国内其他刊物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动活泼的摄影图  相似文献   

15.
秦峰 《文化交流》2016,(1):46-47
正记得1985年的一天,父亲的老朋友刘丹伯伯(时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来我家,谈起他提议创办的《文化交流》杂志很快就要出版了。他兴致勃勃地说:"改革开放了,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浙江有许多中华文化的资源,也与许多海外华侨有割不断的联系,我们办这个杂志是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的。把中国的文化精华引荐到国外去,把外国的优秀文化引进来,这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拓宽眼界,是  相似文献   

16.
《我要属狼》(英文版)是一本女作家的文学作品集。它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女人在日常生活中为摆脱束缚她们的传统习俗和社会偏见所做的斗争,其中包括5个短篇、1个4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这个热爱世界语、追求世界语崇高理想的人来说,1950年的5月是太美了,因为在这个月份里,不仅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诞生了,而且我的第一个孩子也降生了。在那“双喜临门”的时节,我接到了世界语老师冯文洛先生的来信,他要我立即参加《中国报道》编辑部的工作。我便告别了任教的成都市女子中学和成都华阳县中(那时两个学校都有世界语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纪念黄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国内首部以黄源为传主的人物传记《黄源传》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包新旺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细节和深厚的情感,再现了这位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文化人"漫长坎坷的人生历程和铮铮风骨,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也传递了一位青年文化工作者对前辈深深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清醒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与《人民中国》的相识,可以追溯到40年以前。当然,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还不会自己订阅《人民中国》。我的父亲是《人民中国》的订阅者。当新闻记者的父亲时有寄到家中的海外邮件,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当我与妻子2000年9月到北京的时候,终于实现了长期以来萦绕在脑际中的计划。她在北京大学得到了一个外教的职位,这样一来为我们回到中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早在五年前我们结束在山东大学留学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