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早在十八世纪,由意大利人发明,然后传到世界各地,它的音乐优美,富 有感染力,声音穿透力强,演奏好了具有迷人,勾魂的艺术 的昧力,而且它具有造型优美,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 它成为乐器中的姣姣者。历史上伟大的小提琴作曲家、演奏 家、教育家尤如百花盛开,争相夺目,各种小提琴艺术风格, 流派以及日趋完善的各种教育体系,形成了小提琴艺术的 音乐文化,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是人类艺术文化的珍贵精 神财富,因此,广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现代音乐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为音乐艺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它颠覆了传统音乐技术的统治地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与音乐艺术衰退的历时性分析的视角,管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技术进步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生存问题,指出这既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传统音乐文化面对科学技术现代化消极盲从,丧失了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与西方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文化习俗做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中国文化重天人合一、戏曲和音乐艺术等蕴含和谐之美的艺术精神与民族审美特征;西方文化重天人相分及其戏曲和音乐重视听愉悦与刺激效果的写实之美,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文献学、民俗学等学科价值,而且开了德国学者研究与传播中国戏曲音乐等艺术“中学西传”的先河。本文从艺术学和中西艺术史的跨文化视域出发,运用比较研究和文献解读等方法对卫礼贤《中国心灵》中记载的中国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进行考释,阐发卫礼贤传播与研究中国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一个学生--姑且叫她王小丫吧--王小丫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块料,她的父母亲也不支持,但她还是练,且是苦练.后来,在树林(这类练琴者一般是到树林)里,王小丫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她也不懂音乐,但她感觉王小丫拉得很好……总之,在她的暗示下,这个王小丫终于成功了,拉了一手好琴.后来,看到王小丫同学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那个老妇人也就亮明了身份,她是音乐学院的教师,一开始看王小丫也不是拉小提琴的料,但,不忍心伤害她,就鼓励她,没想到,她却成功了……看完这个高考作文题的素材,我笑了,且是大笑,如果不是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我会把自己给笑傻了.  相似文献   

5.
高亮 《文化学刊》2010,(4):68-70
我国古筝艺术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意义、价值可谓深远与重大,而古筝音乐文化的广度、深度以及美学内涵更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古筝作品的标题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其意在于以此为切入点,解读古筝音乐的文化内涵并试图深入了解其与时代脉搏的同步同行。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杂技     
杂技音乐是为杂技伴奏、烘托表演效果、服务于杂技艺术表演的一门特殊的音乐形式。 杂技艺术有着古老灿烂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杂技艺术,孕育了杂技音乐。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在2016年3月7日《中国艺术报》刊发的《加大对中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一文中认为:融合中外,和而不同。在传播音乐内容方面,要选择真实反映历史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优秀经典作品,特别是那些既充分融合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又坚守保存中国核心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做到"融合中外,和而不同",方能真正用中国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例  相似文献   

8.
在如何对待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有分歧。由歧见而引发的论辩有时是十分激烈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其中包括从文献保存和世代沿袭下来的古代音乐亦即我们常说的传统音乐和至今仍然流传于各地的民间音乐,堪称千姿百态,浩如烟海。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魅力,不但至今仍保持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 以发展和创造新的音乐文化的母体与基因。  相似文献   

9.
黄斌 《文化交流》2009,(3):85-87
千百年来威尼斯以其美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浪漫的情调、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旅行者。她也使无数的画家、作家和诗人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小提琴演奏必须注重它的技巧及音乐表现,才能把最美好的音色、音乐充分表达出来,成功地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献给喜爱音乐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戏剧的特点是以演员扮演人物,以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基本点上,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始终寻求保持着表现生活的独特法则,  相似文献   

12.
满族音乐已经与汉族音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融为一体。但正是满族音乐这种独特的境地给社会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广阔的研究空间。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从满族音乐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关系中寻求一条规律性的经验,对未来中国音乐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之一。其中,宗教文化对于洞察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 更有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文化传统现象中,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悠久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与人类文化在同时期形成,也是人类文化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某些特定时期或特殊的文化领域里,宗教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直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例如,宗教文化对古代音乐艺术、建筑美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外许多建筑艺术的典范,是在宗教的殿堂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提琴艺术在乐器制作、演奏技能、乐曲创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均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我们更希望的,还是能够树立起以意境美为特征的中国式小提琴审美模式.文章就小提琴的意境美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赵岩 《文化学刊》2011,(6):60-61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是有韵律的声音,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绚丽多彩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音乐的共鸣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文化。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音乐教育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中十分重要,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下弘扬。教学内容与文化相统一,在高校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当今社会民族音乐文化并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于亚男 《文化学刊》2008,(1):111-114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幼年即学琴,后去热那亚和帕尔马学习,9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13岁旅行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显示出惊人的才华。他的演奏使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巅峰,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他的弹奏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小提琴是最难驾驭的乐器之一,帕格尼尼的技艺使他被称为"小提琴之王"或"提琴魔王",很多人都认为帕格尼尼的秘密在于他那只奇妙得不但指头能够朝上翻到不寻常的程度,而且能"像一片树叶那样优雅飘动"的手上。《无穷动》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代表作品之一。在本曲中,右手的快速连顿弓、连跳弓、自然跳弓、人工跳弓、波音等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音乐文化活动,是指在企业中开展的以音乐为主的如歌曲演唱、曲艺表演、舞蹈、情景剧、配乐诗朗诵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以纪念有意义的特殊事件,愉悦员工心灵,展现企业独特风貌,宏扬企业精神为目的的综艺活动.许多企业常常会选择在一些重大时刻组织开展文艺活动,纪念对企业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事件、人物等.文艺活动由于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在企业文化传播和推广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连宇 《文化学刊》2023,(4):166-169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肯定,是对未来本土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唯一没有间断传承古代文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包括了音乐文化自信。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根基深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几千年来深厚的音乐文化渊源和历史底蕴,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久弥新。而当古老的诗词遇上现代的音乐,便诞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诗词作为历史发展的积淀,作为文学艺术的璀璨明珠,自然也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古诗词艺术歌曲,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对此,该文将立足于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在诗乐文化下,诗和乐的演变,解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郑宏 《文化学刊》2008,(2):132-136
建筑是大学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言的艺术,是大学精神的一种特殊载体。厦门大学"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风格、寓意深刻的校舍命名和积淀历史文化的各种人文建筑,形成了厦门大学极具人文韵味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