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看过一则报道,题目是《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演讲:听众为何沉默不语》,“‘2004年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每位诺贝尔获奖者做完报告后,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当演讲结束,主持人问现场听众有没有问题时,全场观众却鸦雀无声,在总计预留的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千条名观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不知道当时的会议组织者,与会者有何感想,至少我读了这则报道着实汗颜。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问题意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的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着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同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下是我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沈久彬 《教师》2010,(32):101-101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着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是与学生探究能力最为相关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其教学策略应为: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利用问题串,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思考框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对问题的的认识明晰化、具体化、深刻化;以评促思,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校内接连听了一些课,最大的感受是:课堂中的问题很多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或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课堂教学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了,当然有些老师也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来生成师生互动形式,改变教师预设色彩过重的现状,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有时会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困惑、焦虑和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讨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讨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如何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呢?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探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校内接连听了一些课,最大的感受是:课堂中的问题很多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或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课堂教学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了,当然有些老师也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来生成师生互动形式,改变教师预设色彩过重的现状,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有时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问题意识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以及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论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质疑问难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历一个由不会提问到会提问的过程。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愉悦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不敢提问题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我提的问题如果不是今天新课的要点,老师会批评吗?因此,要克服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老师…  相似文献   

17.
1.对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凭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调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没得问、不敢问、不善问”的现象,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先揭示学生在什么知识范围内思考问题,或具体指定对某个问题用某种解法,从而禁闭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的好奇心,导致学生失去问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学习了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之后,年级进行了一次周考,其中的一道填空题如下:过点P(4,3)的直线l_1的参数方程为x=4+6/13(1/2)t,y=3+4/13(1/2)t,y=3+4/13(1/2)t(t为参数),l_1与直线l_2:x+y-2=0的交点为Q,求|PQ|.测试结果是全年级96.8%的答案是13(1/2)t(t为参数),l_1与直线l_2:x+y-2=0的交点为Q,求|PQ|.测试结果是全年级96.8%的答案是13(1/2)2,正确作答的不到4%.调查走访学生,回  相似文献   

19.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即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科学史上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开始的。那么做为教师如何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我们老师不断探索、实践。本文是我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