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敞解经求新与其性格有关,其解经虽求新奇,但不诡异,因为他在治经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三个原则,即尽量与圣人之意合、阐释经典有现实的合理性以及博取众长,不完全信、废传注等。这种解经方式典型地代表了北宋庆历前后学术既重出新,又重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北宋仁宗庆历前后是中国学术史上重要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学术和散文的互动表现尤为明显。欧阳修处于学术-散文互动模式的中心位置,其独特的学术理念影响到了他系统而深刻的散文创作理论,对同时代的散文创作起引导作用;他坚持学术与文学并重的选材标准,为促进学术和散文的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选定苏轼为继承者,为中国散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美学界,胡健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年轻学者。他在对中西美学、特别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方法,在学术见解上也有独特的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研究特色。他近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如《“大音希声”美学思想发微》、《庄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一诗,通常的系年是庆历二年,诸本皆无异议。但是欧阳修所和之苏舜钦诗却是苏于庆历三年南下山阳途中所作,因此他的和诗也应该是作于庆历三年。  相似文献   

5.
北宋仁宗庆历前后是一个学术争鸣的时代,这时期出现了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疑古惑经思潮。作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欧阳修在论述自己学术观点时,重点不是从训诂、考证的角度出发,而更多地把经、传看作是散文作品,从分析散文作品的角度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这是作为散文家的欧阳修在解经方面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正是庆历学术与欧阳修散文创作互动成果最典型的体现,欧阳修一改传统汉学的学术特点,引导了一代宋学从文学创作、人情等角度疑改经传的治学风尚。  相似文献   

6.
庆历党议,那个士气高昂的特定时代,造就了苏舜钦豪放不羁的人格,赋予了他诗歌“奔放豪健”的风格。庆历新政失败后,士气低沉,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转入了清峻幽冷。庆历党议是苏诗风格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士族是南朝学术文化主体,引领着学术发展的方向.他们虽以经学传世,但并不拘泥于经艺一道,而是将眼光投向了其他的文化领域,因而其兴趣爱好是广泛的.当儒、道、文、史、佛五学成为时代的主流学术文化之后,他们凭着自己的家学特长和文化积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投入其中,或专攻五经中的一经,五学中的一学,或融数经数学于一体,进行全面研究,因而其治学内容是丰富的.他们重博学,重抄书,重积累,重著述,善躬行,会实用,故其治学方法也是多样的.南朝士族治学中广泛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完美结合,推动了南朝学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学术文化历来有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张岳伦同志的《中国古典诗词内涵美研究》便是她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美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经过干百年历史风雨冲洗和陶冶过的优秀篇章,以其丰厚的思想美、艺术美曾吸引过教育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这原本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种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9.
北宋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人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审美情趣的转化,文学也相应有了重大转变,高雅文学渐趋向世俗文学倾斜、靠拢,柳永的词是这个特殊时代孕育的世俗文化产物,他的词以俗为美,瓦解崩溃传统价值,重树新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胡如雷先生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追求:他的著作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他的学术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他坦荡率直、笃重师生情谊,具有严师慈父般的胸怀。这一切,形成他充实而有光辉的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北宋庆历年四年,范仲淹试图以改革科目设置和人才选拔方式等手段来促进官学的发展。官学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使北宋前期曾经替代官学培养人才的书院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北宋著名的书院纷纷从历史长河中消逝。但并不能断定这就是北宋书院的衰落,而只能认为是书院由官学替代机构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转变过程中的低谷,为北宋后期书院的转型积累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仁珪先生的学术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宋代文学和禅学方面,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启功研究,近年来则主要在古体诗文以及书法创作方面。赵仁珪是当前学术界少数能够将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他以深厚的学养与儒雅的风范践行了艺术化的学术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王水照的人生道路历经坎坷和磨难,学术生涯几经波折和反复,但仍然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领域:一是苏轼研究,二是散文研究,三是宋词研究,四是专题性的综合研究,五是钱锺书研究。他肩负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入传统学术和现当代文化的现场,以深邃的阐释学意识,用清透精当的语言,为唐宋文学描绘出深广的文化背景、思想图景和学术地图,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而凸显出学术的主体性、特殊性和个体性。  相似文献   

14.
蔡伸是南渡时期著名词人,有词集《友古词》,其词深受清真词影响,笔致雄健,清新淡雅,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是南渡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蔡伸词也显露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公元1044年,北宋政府对一批在国家重要机关内饮酒聚会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史称进奏院狱或邸狱。进奏院风波成为北宋庆历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在这次风波中被除名,其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进奏院狱本身也成为影响北宋文人心态发展的重要事件。苏舜钦以自我放逐来表达他的抗争,但这样的放逐并没有使他获得自赎。在迁谪生涯中,苏舜钦也表现出一定的忏悔和自省,反映了他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张先是北宋初期的一个风流词人。由词人自身风流生活的体验和前人创作经验的启发,他成功地创造了大量的爱情词。其爱情词之所以写得成功,引人关注,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情景之妙,风格之美和结构之巧。具体来说,从三个维度来展现情景之妙:前景后情、前情后景和情景齐到;从两个视角来表现风格之美:含蓄之美、发越之美;从两个角度来呈现结构之巧:时间的转换和空间的转换。正由于此,其爱情词将主观情感和客观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新奇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均产生过重大理论影响的思想家、书院教育家,李觏充满“庶民”特色的“礼”论以及他以“礼”论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政治影响,并且在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使庶民不再是单纯的“被教化者”,而在属于自身的教育需求方面有了真实的价值担当。这反映在他与胡瑗关于“民之于礼也”问题的争论当中,这一北宋书院教育史最重要的公案使得李觏与胡瑗以及后世理学家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理论分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9.
北宋中期在政治上经历了从庆历新政到熙丰变法两次大的变革,与之相应的是在意识形态中也发生了一场儒学的变革和复兴,即宋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欧阳修的疑古惑经到王安石的义理之学基本上反映出宋学在产生和发展时期的一般特征和轨迹。与此同时,他俩的经学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便是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作为北宋中期江西经学的突出代表,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经学不仅是宋学阵营内部与理学相抗衡的一大派别,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无咎是南宋词人,其咏物词代表了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怀抱,赋予其咏物词更多的内涵;词人灵活运用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清新雅致,词风清丽工整,在南宋咏物词史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