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教育》2009,(4):48-48
在众多诗作中,将春天写得最为生动传神、让人憧憬的,当属郑板桥那首嵌满“春”字的《春词》。全词56句,共有68个“春”字。 词曰:“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芳。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  相似文献   

2.
3.
“满”字释义阜南朱寨小肖中学张永久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4页,把“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的“满”,释成表示程度的副词,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持同样观点,说这个“满’”字,相当于“很”。笔者以为若把这里的...  相似文献   

4.
鸡年的春节马上要到了,看着到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息,机灵猴、乖乖兔和笨笨熊他们非让造字的仓颉老爷爷给讲讲“春”字的来历。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地从海外回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天,陶行知到一所保育院看望无家可归的受难儿童。在保育院,他把孩子们集合到一个大教室里,为孩子们讲课。讲课时,他把一个大大的"春"字写在黑板上,说:"大家看,在这个‘春’字里,我们仿佛能看见中华民族的希望。"孩子们歪着脑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听陶行知解释道:"‘春’字是由‘三’和‘人’,还有‘日’这三个字组成的。三人为众,只要  相似文献   

6.
石润宏 《文教资料》2010,(18):158-159
"地"在诗词中经常出现,但意义各不相同。本文从李清照词中出现的"地"字入手,探讨"地"的多义性,考释李词中"地"的准确意义,辨析"地"词性的虚实与所属虚词类型,并指出了"地"作为语气助词,及其出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著名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五十多岁后,他相继于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沧州精舍授徒讲学,于沧州讲学终生。其讲学语录被宋人黎靖德辑录成书,是为《朱子语类》。此书的问答语录皆是他一生从事教育的师生问答语录,有很高的语料价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小学语文第12册,选入了杜甫《春望》这首唐代五言律诗中的名作。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明了“不胜”的词义而未标出“胜”字的读音。这样,因为“胜”不是生僻字,教学参考书也未作提示,教师一般不会留意它的异读问题,在教学时往往很自然地选择常见的第四声sheng。但在这首诗中,“胜”字的读音应以sheng为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字不离词”,这主要是从字义上说的。我认为,在做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字是不是词一个字如果是词,如天、地、大、小,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教;如果不是词,如民、习、葡、蚯,就不  相似文献   

10.
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现在我们已知的词牌名有九百多个,其中有五六十个是带“春”字的。  相似文献   

11.
固始话的“嵌1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话虽然隶属中原官话,但与典型的中原官话差别较大,带有明显的西南官话色彩,也具有一些下江官话的特点。章在概述固始话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汇释固始话的“嵌1词”,最后讨论其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固始话的“嵌l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话虽然隶属中原官话,但与典型的中原官话差别较大,带有明显的西南官话色彩,也具有一些下江官话的特点。文章在概述固始话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汇释固始话的“嵌l词”,最后讨论其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文中17处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来一同探讨叠音词的运用之妙。  相似文献   

14.
许多同学学习程序设计时总感到深不可测,特别是遇到编程时,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将BASIC语言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汉语进行对照,就不难体会到其中的奥妙。BASIC语言既然是一门语言,就离不开"字、词、句",那么BASIC语言的"字、词、句"是什么呢?"文章"又是什么呢?一、基本概念(字)、基本语句(词)与简单程...  相似文献   

15.
16.
同学们最害怕的生词测验居然出现了全组满分,这不仅让同学羡慕,更让同学好奇,谁不想得好成绩呢! 学习委员周扬来找芳芳,问他们的秘密能不能外传,芳芳大方的说:“没什么秘密,”然后把小组同学总结的易错的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黄”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着重阐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在现有关于“黄”字本义的九种观点中,论述了本义为“黄病”的合理性;第二,采用义素分析法,从历时角度梳理了“黄”由本义“黄病”抽象出“黄色”义及其他各种文化义的过程;第三,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黄”字意义之所以如此发展的缘由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白"以"日光"为本义,从商代就开始抽象为颜色词,并逐渐成了白系颜色词的上位词,又由于通感隐喻的关系,"白"还产生了许多颜色文化含义,因此也是汉民族五正色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才:没有才能,用于自谦。《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王安石《落星寺南康军江中》:“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  相似文献   

20.
一日,乾隆皇帝带臣子到郊外踏青。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乾隆不觉兴起,命纪晓岚当场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要嵌上两个春字。纪晓岚略加思索,即脱口而出: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纪晓岚吟诵“春”字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