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约翰·多恩的《早安》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经典之作。该诗意象新奇,内涵丰富,给读者带来了极致的美学体验。从惊奇之美、意象之美、几何之美、人文之美等四种角度入手,对该诗进行了美学解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诗歌教学过多地看重意象体悟式解读,即从诗歌呈现的意象入手,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这一方法虽然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诗歌审美方式之上,重在践行古人所谓“涵泳”之说,但是。这种“涵泳”之法。对于尚缺乏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学生来说。常常陷入欲“深”而不达、费时又费力的窘境。加之眼下的课堂教学任务太重,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太大。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相似文献   

4.
顾城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不同的颜色意象,这些颜色意象在他的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表达作用。从顾城诗歌中的颜色意象入手,通过对他诗中的颜色意象的分析,去解读颜色意象在他诗歌中所起到的不同凡响的作用,进而走入他的诗歌及其思想世界,探寻他的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开拓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自《荒原》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热情一直未减。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艾略特意欲透过诗中支离破碎的、毫不相关的意象表达战后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和西方文明的荒废。笔者试图综合评述国内关于《荒原》的研究现状,为学者进一步研究该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连敏 《小学语文》2008,(7):12-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无达诂”等表述都说明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入点,就能更有效地解读诗歌,并且有独到的发现。本文拟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语言、想象等几个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谈谈如何对诗歌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8.
刘敏  姬振亭 《文教资料》2007,31(1):56-57
美国的意象主义虽然历时很短,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现代诗运动的开端,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最大前景的诗歌运动”,奏响了美国现代诗的新乐章,掀开了美国诗歌崭新的一页。而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美国作家艾兹拉·庞德是意象诗派的领袖,他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堪称意象诗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分析此诗入手,探悉中国传统诗学对美国意象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因其用典庞杂、意象繁复,被称为“有名的难懂的诗”。本文从造成文本艰涩的多处典故入手,通过对其艺术模式的三个层面,即象征模式、整一现和堕落与拯救等的分析,以期较为深入地破泽《荒原》的艺术密码。  相似文献   

10.
《将进酒》是李白著名的饮酒诗之一,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该诗借助“酒”之意象,采用多元的修辞手法,迸发出独特的文人情怀和个人魅力,成为我国诗歌历史上无人超越的经典,也给我们当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将进酒》文本的全面解读,可以更好地领会李白的飘逸与洒脱,领悟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荒原》中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原》被誉为现代诗的里程碑。意象是该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它们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看似彼此无涉,实际上都有着或隐或显的内在关联,构成了围绕和深化主题的意象网络,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理念,艺术地反映出"一战"后欧洲衰微破败的客观现实和混乱无着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境创构,在唐代达到了完善,这是因为唐代山水诗人普遍采用“即目入咏、临景构结”的方式进行创作。“当下”的审美感兴使情景融合为一,自成完善的系统,更使诗人通过瞬间的直觉把握到事物完整的、真实的感性存在,从而在诗歌中创造出纯净浑融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朦胧诗的终结问题,许多评论家都作过一定的探析,但大多停滞于诗歌的外部而失于客观.本文试图依托朦胧诗相关文本及创作主体的心态,以及西方文艺理论诸如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及海德格尔关于诗与思的论述去观照朦胧诗.朦胧诗人善于思索现实生存的虚幻性而表达对真实生存的向往,这是一代人精神的隐喻性的表达,也是其成就一批经典诗歌的诗学根据.但是朦胧诗人过多地为"生存"而构建诗歌,忽视了本真的诗意而被搁置于哲学的海滩.本文试图从思大于诗这一症结为切人口去分析朦胧诗,并力图为当下诗歌寻找一个可能性的发展出口.  相似文献   

14.
《蠖斋诗话》成书于清中期,不仅收录了前代丰富的诗评、诗论,还展现了施闰章的诗论思想;虽流传不广,偶尔见于部分目录书籍和诗话丛编中,但其对研究清代诗话的发展状况和版本辑佚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蠖斋诗话》中所见到的问题繁多,对于此类问题搜集、整理将其分为人物姓名、引用诗文和诗文作者三类,并从诗话自身的因素、著作者的态度、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诱人的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思考整个人类与人性。作者经过加工、培养,使诗之思辩、诗之哲理与形象、情感、语言相结合,即思辩依附于形象、思辩交融着感情、思辩借助于语言。由此展示了作者博大的思辩胸怀。  相似文献   

16.
The Waste Land was a poem of despair for the 1920s and 1930s, and it is full of images of solitude, ugliness, bleakness and death, which unfolds to us the crisis of the western civilation after the wor...  相似文献   

17.
《荒原》是一首反映两性关系、描写伦敦风貌的"爱情诗"、"城市诗"。《荒原》的写作,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期内心的苦闷、对于生活的失望,体现出了浓郁的"自我情绪"。但是,艾略特在理论上高标"非个人化",在创作中追求"普世化"。为了实现此种目的,艾略特在《荒原》写作中,选择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有:设定特殊的叙述视角、刻意营造众语喧哗的文本图景、运用互文性写作、扩大诗歌的叙事描写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有关威廉.布莱克诗歌《黑人小男孩》的研究在国内很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笔者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此诗作一个全新的解读。剖析诗歌中所蕴藏的生态思想,看布莱克如何看待天地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读者了解或重新认识该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娜拉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浪漫的神话,她代表着依存于文明理性中的诗性,海尔茂则代表着严格的社会理性。娜拉的出走、阮克医生之死和林丹太太的婚姻都意味着在一个严酷理性时代,诗性不容于文明。《海上夫人》则为人类诗性的出路提供了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有三个来源: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学作品、现实生活。这些女性形象及其话语互相并置、相互呼应,给《荒原》搭起了一个框架结构,充分展现了诗歌主题;同时反映了T.S.艾略特对女性有歧视和对女性形象有扭曲的倾向,也展现了被“非个性化“理论掩盖了的诗人面对无法企及的最高实现的痛楚;更体现了诗人所采用的一种拯救“无序“为“有序“(order)的曲折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