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国美电器的"大股东与董事会"控制权之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家财经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是怎样设置新闻框架、影响公众对争议性事件认知的,最后分析该如何构建理性的报道与传播框架。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大学生张华舍身救掏粪工人"引发伞国关于生命价值的争议与讨论到近几年引发全社会广泛参与讨论的"许霆案"、"先跑教师事件"以及近期的"梁丽300万金饰案"等,争议性新闻事件一直是大众传媒报道的主题和热点领域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4.
5.
在争议性事件中,网民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不确定性情境的情感代入、群体分化中的情感呈现、收益期待下的情感凝聚的路径,产生了建构事件主体联结通路、推动话语多元共存、塑造共识生成语境的影响.为有效引导争议性事件的网民情感,传媒应当完善情感表达渠道、培育情感表达规范、形塑社会共通情感.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察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一个最佳场域。争议性新闻事件由于其自身的争议性,势必引发多元化的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组合方式或日框架来磨合信息,进而以何种新闻图景呈现事实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几家媒体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框架理论,探讨媒体是如何设置新闻框架、再现这场争议,进而影响或引导公众对争议性事件认知的。 相似文献
7.
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直都是媒介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争议性事件、框架理论等概念的梳理,从传统媒介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编码—解码理论视角出发,分别讨论了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呈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必要性和相应的互动策略,从而为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和深层转型的今天,呈现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往往容易演化成危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作为喉舌耳目和社会公器,在群体事件报道中如何准确把握事态苗头,切实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及时提供权威政策信息,有效疏导公众不满情绪,最终化解社会矛盾,是对新闻媒体的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经适房报道,从意见呈现的角度,考察新闻媒体在常规报道中如何呈现争议性公共议题中的各方意见。研究发现,"经适房"在主流媒体上的报道多是叙事层面的呈现;报道中的表达主体较为多元,各方意见发言者形成了一定的对话,不过整体而言报道遮蔽了议题的复杂性,模糊了议题的争议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热点事件报道与媒体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屡见不鲜的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民意沸腾的热点话题往往成为舆论焦点。受众希望媒体揭示真相,释疑解惑,指点迷津,以便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媒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所以大众传媒传播的经济信息准确、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兴衰,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今年3月媒体关于广东香蕉感染巴拿马病毒的报道引发的“蕉癌”事件,就为媒体如何有效传播经济信息维护公众利益,促进市场健全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传播研究的不断发展,“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因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社交媒体中的争议性话题的传播现象发现,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善用具有高情绪特征的语言符号,并聚合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交互式传播;争议性话题由科学尚未辨明之处衍生而来,而媒介技术依托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将争议进一步扩大化,使其成为商业炒作的工具。因此,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的扩散非但不能发挥其科普作用,反而将引发个人认知不协调、危害个体生命健康、加剧网络中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刺激网民群起效仿进行商业炒作等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管理科学传播健康传播中争议性话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争议是公共争议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事件为例,分析这两大争议中媒体的不同报道偏向,探讨媒体对争议性议题的标签式呈现,指出体育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是体育争议的核心所在,争议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种超越金牌、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冲突性事件时通常采用冲突框架和游戏框架,这不仅不利于冲突双方的和解,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和冲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媒体只有跳出冲突框架和游戏框架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日益嵌入我们的生活,其关于新兴和争议性科学的报道也影响着我们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和理解。"韩春雨事件"自2016年5月以来持续发酵,本文将以澎湃新闻客户端关于"韩春雨事件"的报道为个案,探讨新媒体关于争议性科学的报道方式和策略。本文研究发现,新媒体新兴和争议性科学的报道偏向于"重报道,轻科学"以及科技报道的新闻价值让位于娱乐价值。假如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加强新媒体科技记者的专业素养,其次需要规范新媒体组织自身的运营,缩小受众的兴趣、需求与报道内容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话语事件。本文首先廓清了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界定了它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道德抵制型话语事件、权益抵制型话语事件和国族抵制型话语事件。其次分析了它的两大特点:一是话语事件是对话语表征及其社会巫术效果的争夺;二是话语事件脚本的认知震撼或道德震撼特性及其三种基本模式。最后重点阐述权益抵制型话语事件具有逼迫真相出场的功效,是公众对话语主体的谨慎抵制。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利益遭遇空前的冲撞之时,媒体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烈性情绪,这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当这种情绪失控成为燎原之火,在很多媒体上恣意燃烧的时候,就要当心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媒体对此问题做了大量报道,但一些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存在不专业、不科学的现象,文章对目前媒体公共卫生报道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群体性事件高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极不通畅的转型期社会,我国纸媒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多大的机会和空间?不同类型的媒介表现存在哪些差异?本文选择全国五份代表性报纸《人民日报》、《南方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于2008-2010年间的群体性事件报道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并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施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就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作为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新闻客观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在媒体对"八毛门"事件的报道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