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第6期《集邮博览》刊登了《趣说年历卡》一文,阅后颇有感触。我从2004年开始收藏年历卡,至今已集到不同的年历卡6500余枚。最早的为宣统元年——1909年发行的两枚香烟广告片,比32开还大些。一幅是卧冰索鲤图,另一幅是美女划船图(图1、2)。卡上人物生动,景色优美。我收藏更多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所发行的年历卡,按时间先后,这些年历卡可分为萌芽期、文革期、鼎盛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3.
趣说年历卡     
年历卡集贺年片、日历与宣传画诸多元素于一身,为纸质品收藏爱好者所钟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出版单位在年底印制年历卡,用于赠送或出售,常在发行的书刊中夹赠年历卡(图1—5),出售价格也比较便宜,一般每枚售价2至3分,贵点的售价5分(图6—8)。年历卡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有绘画作品、风光、民俗等(图9—15),甚至有电影宣传画(图16),有的年历卡制成可夹在书中的书签(图17)。有的单位把年底发送的慰问信也设计成年历卡(图18—20)。  相似文献   

4.
道一居士 《武当》2010,(4):45-45
2009年《武当》第11期里,刊载有一篇介绍《内景图》的文章。据介绍说,此图为木刻版,收藏于北京白云观。1995年,友人朱道琼先生曾将此图图样寄给我一份,让我研讨并收藏。此前,我于1991年从兰州李少波先生处,还得到过《内经图》及《内经图释义》文本,说此图为碑刻,也收藏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5.
张大庆 《收藏》2007,(6):163-163
我读《〈收藏〉刊登读者来信吃了官司》一文后略有感想,现谈点看法。我认为首先要弄清的是,黄宾虹《拟包安吴》是叶瘦谷先生画的吗?据《收藏》介绍的相关情况,毕永和曾去信指出收藏2006年第7期朱浩云《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文中的图5黄宾虹《拟包安吴》明显是一幅伪作,并且很坚定地指出这幅画是黄山一位画家叶某所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收藏》杂志社出版的《收藏>杂志,1993年1月份创刊。每月一刊,至今已经发行了147期。《收藏》杂志介绍的内容非常丰富。文物、字画、邮票、钱币、火花、烟标、名石、书版、商标、纪念章,以及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8.
更正     
《收藏》2012,(1):139
江苏东台市的何泳旺先生来信指出,《收藏》2011年第6期第53页"岳松侪临《爨龙颜》"图应为"岳松侪临《爨宝子碑》",经我们认真核对资料,何先生所言极是。何先生从《收藏》创刊以来一直订阅《收藏》,其信反映了何先生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对《收藏》十余年来的  相似文献   

9.
罗青 《收藏界》2011,(11):88-91
笔者13岁时跟著名书画家、收藏家溥心畲学画,14岁开始有了自己的收藏,收藏的第一幅是黄牧甫画的青铜器《妇庚卣》。这么多年下来,收藏了明清书画近三千幅,现挑其中的一幅,与大家共同鉴析。说到文伯仁这幅《具区林屋图》,首先要从台北故宫藏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图1)说起。王蒙的这幅画经过鉴定,画真款伪,应该是后添款。这幅画应该是断成两截的,上面原来还有东西,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人说原画未必不是这个样  相似文献   

10.
③1939年《新光杂志》见载集邮漫画2幅:一幅题名《吃饭不忘集邮》(图9)、刊于第7卷第7期,一幅题名《集邮以后》(图10)、刊于第7卷第8期,均系黄光城所作。作者为中国早期漫画家之一,1926年《申报》见载其漫画作品(图11),还曾于1941年为天津邮票会提供"会花"图样(图12)。  相似文献   

11.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12.
一、兰石斋的几幅画我家房屋面积不大,原来只能是卧室兼作书房。2002年,女儿去南京上学、工作,她的房间就被改作我的书房兼集邮活动室(图1)。1981年我结婚时,江苏扬州国画院院长李亚如先生赠我《兰石图》(图2),并题"兰本芳馨,石自贞坚。帷兰与石,永远相亲"。我十分喜爱这幅颇具扬州八怪遗风的《兰石图》,把画轴悬挂在书房的东面墙上,并给书房取名"兰石斋"。20 09年,《石涛作品选》邮票发行后不久,我买到了中国集邮总公司按原大仿印的《对菊图》丝绸画轴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元月2日,我从报箱取出今年第一期《集邮博览》,打开之后发现杂志中有一枚雕刻版的空白纪念封。封上的一匹俊马,回首瞻望,像是若有所思。这是徐悲鸿先生的一幅早期作品"立马图",我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现代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他擅长油画、国画、人物素描,所画的鱼虫、花鸟、动物、风景无不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其以画马而闻名。人们一提到徐悲鸿,就会想起他画的马。1978年5月5日,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奔马"邮票,同时还发行一枚"奔马"小型张。图案是徐悲鸿先生不同时期的  相似文献   

14.
翻开2006年第12期《集邮博览》,在目录里看到了《文化大革命邮坛上的一颗流星》这个文章标题。作为"文革"过来人,我一直对此类文章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让我更为吃惊的是,该文内容竟是我在"文革"期间亲手印制的邮刊《一往无前》的简介!  相似文献   

15.
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是一套大红底色的"语录"邮票,唯独第一图为毛主席身着绿军装,臂戴红袖章,向前举手的半身侧面像。这是当时广为人知的一幅摄影照片,六七十年代曾被印制成大幅宣传画广泛发行,并出现在各种印刷品中,是"文革"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毛主席像之一,稍微上些年纪的人对此印象都极为深刻。这幅著名照片的拍摄者是摄影家吕相友,邮票目录再版时应当把他的名字写进去。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完2005年第8期《收藏界》上《宣传画的收藏前景》一文后,我感想很多。对“文革”中宣传画手稿及名家作品的定位很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毋庸置疑。文尾的三点观点很偏激,认为对宣传画只有名家或画稿之类的作品才有收藏价值。按作者的想法是以作品价值的高低来  相似文献   

17.
仇毅军 《收藏》2007,(4):167-167
我于1993年开始涉足收藏,也是从那时起爱上了《收藏》杂志。在我的壁柜里存放着从1993年1月份至今仅缺6期的《收藏》杂志,整整162本。14年来,每当我在收藏中遇到困惑,或在撰写收藏方面的稿件感到头脑空虚时,便想起《收藏》杂志,于是从壁柜里拿出这些或新或旧的杂志,细细阅读,从中找思路,找观点,找答案,找经验。由于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的不断教育、启迪,我对收藏文化的认识不断升华,鉴别能力随之增强。工作中我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坚守住警察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8.
张新华 《收藏》2013,(9):170
2013年元旦刚过,就收到第一期《收藏》杂志,只见封面上"收藏"两字金光闪闪,珐琅彩瓷器充满喜庆色彩,彩色精印页码增加到200页,手感十分厚重,真使我爱不释手。读了新年寄语《我们共同的节日》,我感慨万千,《收藏》的编者们满腔热情,历尽艰辛,与时俱进,不负众望,使《收藏》才有了成绩斐然的今天,兑现了创刊之初对读者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7,(3):178-179
朱浩云文章遭质疑 《收藏》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上海朱浩云先生的文章《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作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领域,20世纪划时代的人物当数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在介绍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时,作者配发了一幅名为黄宾虹《拟包安吴》的作品图片。这期杂志发行不久,这幅画作遭到黄山市书画收藏爱好者毕永和先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10月18日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绘画为蓝本,发行一套邮票。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幅清代乾隆元年由宫庭画师陈枚、孙祐等奉敕摹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台湾邮政部门于1968年6月18日以此卷《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发行一套邮票7枚。其中主景单票2枚,长卷后半部分连票5枚。虽然主景单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