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教材中没有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简易实验装置,但该反应的原理却极其重要。为了让学生明显地观察到反应的现象,同时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本文设计了两套简易装置,该装置将有毒、有污染气体的制备放在同一个密闭装置中进行,避免了污染。  相似文献   

2.
从最佳实验装置、反应异常现象分析、浓硫酸与铜的最佳用量3个方面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对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中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注射器和青霉素小瓶设计实验装置检验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使用电导率传感器检测蜡烛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速率、离子的导电能力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对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硝酸催化氧化制备硫酸铜、硫酸镍、聚合硫酸铁,均可采用密闭负压操作装置或密闭常压操作装置,用喷射泵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返回反应系统,或通过吸收塔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使二氧化氮得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颗粒厌氧污泥-生物膜一体化反应装置,并对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反应装置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和增长动力学模型,为提高北方地区低温条件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设计】:氯化氢与氨反应生成微小的氯化铵晶体分散在空气中呈烟状。反应方程式为 :HCl NH3=NH4 Cl原反应装置见图 1中甲与乙。使用原反应装置 (甲 )在实验操作时需抽取玻璃片 ,不仅操作不方便 ,而且会造成药品外泄。同样在使用装置 (乙 )时 ,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现用一个密封 U形管装置 ,使得操作简单 ,反应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氨和氯化氢。【器材】:支架 1套 ,磨口的 U形管 2只 ,海绵 (滤纸或脱脂棉 ) 2块 ,图钉、胶头滴管各 2只 ,备用橡皮塞 4块 ,浓盐酸 ,浓氨水。图 1【步骤】:方法一 :装置如图 2 (甲 )(1)用两只胶头…  相似文献   

7.
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一种装置,使四种金属能与酸在同一容器中同时进行反应,既减少实验时间,又能直观地观察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虽然对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作了改进,但本人认为不够理想,它依然存在污染问题,且难以终止反应,故需做进一步改进。该实验还可用多种仪器进行操作。这些装置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构思巧妙,可视性强,不但能控制反应时间,而且避免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教室内空气的污染。更加精彩的是微型化改进装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操作,试剂用量又少。不用拆换装置即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课本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收集和使用二氧化碳也不够方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没有安排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便于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性质实验,我利用废品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0.
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进行了再改进,使用医用盐水包作储气袋,采用抽气式改进装置,能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11.
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文中对课本上铜与稀硝酸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实验具有连续性、环保性等特点,达到了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常见化学实验之一。根据教材实验装置,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很容易引起倒吸现象。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理论上应生成无色NO气体,在试管口与空气反应变为红棕色。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试管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空气,生成的NO气体在试管内液面上就变色,看不见无色的NO气体。为此,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用联合装置分别制取多种气体的方法福建省龙岩四中苏首宾实验室通常制取气体的装置,可归纳为:1.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如制取O2、NH3、CH4等。2.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如制取H2、CO2、H2S、SO2、C2H2等。3.液体与液体反应,固体...  相似文献   

14.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15.
1特点和用途(1)特点轻巧玲珑,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不受阴雨天气影响,反应快,现象十分明显。(2)用途用于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烷取代反应演示实验。课本装置见图1a。二者对比结果见表1。表1甲烷取代反应演示器与课本装置对比(室温:30℃)演示器(带光源)课本装置(无光源)对此仪器重量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化学Na2O2与CO2的反应实验提出了新的方案,设计了一套简便快速的反应装置,实现了CO2的制取及与Na2O2反应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课本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但课本中的实验设计装置复杂,要用水浴加热,费时且成功率较低。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对其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教具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实验装置填补了"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具的空白。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具有探究性强的特点。②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可更容易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包括一个依赖于光的反应和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③外加闪频控制器电机及遮光板,可对光的  相似文献   

19.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图1钠与水反应全息演示仪装置图2特点和用途(1)特点:本仪器用玻璃套管取钠,用数字温度表显示反应时温度变化,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用电子点火引爆氢气,现象直观有趣。(2)用途: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演示。可以了解钠的硬度、光泽、熔点、密度,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过程,并能直观地看到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制作材料200mm×1000mm塑料板1块、数字温度表1  相似文献   

20.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