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石、砖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门前、园林中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与祠堂、民居被称为徽州"古建三绝",是徽州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历来被称为"文献之邦"、"东南邹鲁",这里也是中国的"牌坊大观园"。明清时期牌坊的修建  相似文献   

2.
彩云九章     
彩云坊 清凉的街,古朴的道,街东头是一座牌坊。在大理的祥云古城,牌坊已然成为一种特产,一种资源,一种风景,一种文化,一种形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牌坊的解释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在封建社会里,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历史上的祥云县城,  相似文献   

3.
孙迎庆 《寻根》2008,(1):64-68
牌坊最早是由作为聚居的里或坊的大门演变而来的,墙去门留,坊门独立,以坊命名街区的习惯,却被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当事者之一。在相关研究论著中,程颢多被视为王安石变法的强烈反对者。然而,在历史上,程颢并非一如既往地反对变法,而是先参与并支持变法,而后才转向反对变法。程颢由支持变法转向反对变法具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本文将对该问题做一些研究。一、程颢参与并支持变法史上最早的程颢传记,是在程颢去世后由其胞弟程颐所作的《明道先生行状》。当时支  相似文献   

5.
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弗兰西斯·培根曾写过《谈读书》,19世纪中期英国散文家约翰·罗斯金写过《读书》,20世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写过《怎样读书?》,3位不同时期的大家就“读书”一题见仁见智,各自写出了气势磅礴、思维缜密的随笔,在基本观点上却又不谋而合,前后历经400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首先,从结构上看,3篇文字均用一句言简意赅的句子开门见山地点题。培根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罗斯金云:书并非街谈巷议东西的罗列,而是写作的结晶;写作,并非只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长存于世。伍尔夫则说…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3日,夜。北京音乐厅,华灯法漠,宾朋如云。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00周年诞辰音乐会在此拉开了帷幕。一位身着大红中式绣花长裙的年轻女子,怀抱二胡,端坐台前,白皙柔和的面庞显得分外凝丽、典雅。胡琴在她手中托起,《良宵》、《烛影摇红》、《病中吟》、《空山鸟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之不得“圣人级待遇”,并非因为他是“刑余之人”,而是《史记》本身的原因。《史记》在汉代就曾遭禁锢,受到官方的公开指责、严厉批评和内容删削。汉代及汉代以后,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不仅仅是司马迁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和它最初是与图画相配而行有关。《山海经》书名中的“经”字并非经典之义,而是经界的意思。《山海经》产生的时代大致是在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段时期内,是名副其实的先秦文献。  相似文献   

9.
美术综述 201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上海美术界于5月1日起相继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性美术展览,如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生活·华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邀请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物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根》2001,(5):111-111
2001年8月 21~23日,《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四川、湖北、安徽、广东、陕西、河南等1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77年河南省博物馆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内部刊物),1980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2000年,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原文物》的100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大会共收到各地学者…  相似文献   

11.
说“拜”     
张应峰 《寻根》2008,(5):4-6
中国文化自古即注重礼仪,先秦时期更是以礼乐文明为标榜,作为等级社会的象征。此时期产生的礼仪繁缛复杂,作为礼的具体形式之一的拜礼,据《周礼·春官·大祝》即有九种之多,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和肃拜。  相似文献   

12.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13.
怀着虔敬的心情,我去拜谒拉雪兹公墓,并非因为这里葬着太多响遏行云的伟大人物:作家巴尔扎克、莫里哀,诗人但丁,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画家莫迪里阿尼,作曲家肖邦……而是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周官质疑》根据《尚书·顾命》的册仪,提出《小盂鼎》的“三左三右”一词所指的人物,属于《礼记·曲礼》所说的“六大”。郭说今多为学界接受,惟平心考察相关的文献,则郭说可疑处甚多,且不合古礼制度。由于问题涉及古代经学和史学等广阔层面,釐辨曲解,并非没有意义。本文乃复原《顾命》册仪的场面,以检讨郭说,并就有关文献以及出土资料譣论《小盂鼎》“三左三右”的性质。以下就四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苏格兰兴起一股风笛热。风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普遍认为,它最早并非源于苏格兰高地,而是源于苏美尔平原(现在的伊拉克)。阿里斯托芬在其剧本中曾两次提及过。苏格兰生产厂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风笛热是由德国开始的,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节日中也少不了风笛。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  相似文献   

16.
《明经胡氏》的由来及其发展足迹黄启昌1918年8月,蔡元培先生在为胡适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作序时称,胡适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胡适对此没有否认。不料由此引起一场公案,人们怀疑胡适并非绩溪胡氏后裔,而是绩溪"明经胡氏"的后...  相似文献   

17.
《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为世界各国青少年所喜爱。日本曾于明治末期以《爱的学校》为题将此书介绍给读者,后来又按原名《库奥列》出版了几种译本。这部书的主体,是一位名叫恩利哥的小学4年级学生,围绕家庭、学校、街头见闻以及个人的体验写成的日记,但作为教师给学生讲的故事,收入9篇,都非常生动感人。所以,每当提起《爱的教育》,人们往往以为指的是这本书中的几篇故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儿童爱父母、尊师长、友爱邻里和热爱祖国的精神。这里所说的爱国心,并非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而是指热爱祖国的真挚纯朴的感情。原书名《库奥列》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8.
再论黄帝与巴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黄帝与巴蜀谭洛非,段渝在《论黄帝与巴蜀》①中,我们提出:地处西南的巴蜀文化,是一支与黄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复合型文化;无论中原文献还是巴蜀文献所传黄帝与巴蜀的关系,其基本成分无可怀疑,并非战国秦汉间人士伪造;近年考古新发现也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  相似文献   

19.
清代河北学人邓云乡清代前期河北学人影晌最大的首先要说到颜习斋和李恕谷。北京在本世妃二三十年代之间,在府右街中南海西墙外有一所著名的“四存中学”,就是以颜、李的“四存”学说来标榜的。何谓“四存”?就是《存性》、《存人》、《存学》、《存治》(钱宾四《中国...  相似文献   

20.
吴礼敬 《中华文化论坛》2023,(1):84-94+187-18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汉学界的《易经》研究逐渐兴起一股由“经”到“传”的诠释转向,研究者不再致力于翻译和解释《易经》的“真正含义”或“内在含义”,而是转向历代的《易经》注疏。他们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单数的《易经》诠释定本,而是有多少《易经》注疏,就有多少不同的《易经》版本,并主张以历史的眼光、从注疏者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易经》,这反映出美国汉学界《易经》诠释的思想史转向,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苏德凯、艾周思、林理彰、何茂康等人。这一思想史转向是在美国的中国历史研究由“西方中心主义”向“以中国为中心”的范式转变的背景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对卫-贝译本长期确立的将《易经》视为“智慧之书”的挑战和反叛。强调“以中国为中心”的《易经》注疏翻译有助于人们认清《易经》的复杂性质,动态地把握中国思想的内涵和特征,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如何做到对古人学说具备“了解之同情”、翻译时如何区分经典文本自身与注疏者理解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困难和矛盾。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美国《易经》诠释的思想史转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从《易经》的海外传播来看,卫-贝译本所代表的民用方向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