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说课是在各学校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说课者精心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说目标、说学生到说重难点、说教学设计、说过渡到说板书、说反思……甚至还要说出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说的可谓全面,听后让人感到俨然一堂完美无缺的优质课,然而细细揣摩,在  相似文献   

2.
学生"说题"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整个"说题"教学过程可概括为:独立思考说条件、互相交流说思维、思想碰撞说策略、归纳总结说注意、反思拓展说规律。说条件是基础,说思维是关键,说策略、说注意是重点,说反思、说规律是归宿。  相似文献   

3.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本文主要从8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媒体、说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刘永格 《教师》2014,(9):126-127
《红楼梦》的主题自小说产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其中旧红学派的有:明珠家事说、清康熙政治说、雍正夺嫡说、悲剧说等。新红学派:自传说、色空说、爱情说、政治历史主题、市民说和农民说等。当代红学派:批判封建社会说、理想世界幻灭说、封建家族衰亡说、  相似文献   

5.
袁岳 《留学生》2014,(11):1-1
大家现在会说话了,能完整地说,也能专业地说,但是能不能生动地说、趣味地说、声情并茂地说、肢体语言丰富地说、减少口头禅地说、故事化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说,也是有很多的说法,也是有很多的层次。今天是一个需要更多沟通与说服的时代,多练一点,就可以说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6.
薛峰 《江苏教育》2014,(12):50-52
说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方面,能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应结合教育理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要突出可操作性,要展示教师风采。说课的内容和程序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以及课后的反思。说课还要注意说课内容的选择,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说课和讲课的不同,要注意说课的教态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说题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产物和结晶,是对教师说题的一种模仿,学生说题主要包括:说题意、说知识、说思路、说步骤、说变式、说反思、说总结等内容。关注高三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对说题课堂模式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于所教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能力有欠缺,因此在我校开展说题教学,必须以点带面,及时调整内容,为顺利开展"说题教学"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培养早期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说课技能,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理论水平、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说课技能内容包括说课程、说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延伸八个方面.教师可以从理论准备、课堂练习、分组练习、技能考核、反思评价等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说课技能.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墨学思想渊源的争论持续了两千多年。墨子的身世,包括里籍、姓氏与族属,对墨学思想形成有一定影响:关于里籍,有中国说与外国说之争、山东滕州说与河南鲁山说之争;关于姓氏与族属,有墨胎说、目夷说和墨如说之别。对于墨学思想渊源的认识,古今概有六种主张:夏政说、儒学说、清庙说、宋学说、独创说和多元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说课的质疑,再思考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说课的作用,重构对地理说课的认识,并从说“透”教材、说“准”学生、说“清”目标、说“亮”教学程序、说“动”听众五方面阐明如何高效生成地理说课.  相似文献   

11.
《雷雨》自问世以来,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评论不一,观点多样,即使是对《雷雨》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周朴园”说、“蘩漪”说、“周萍”说、“神秘力量”说、“命运”说、“雷雨”说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着对剧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特征理论和原形理论是解释词的含义以及获得的两种主要理论。特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理论,国外有关个体言语获得的大量研究都是在三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后来一些研究对特征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而推动了语义获得研究。这些质疑也使特征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陷入困境。原形理论主要是针对那些与特征理论不相符合的实际事实而提出来的。为此有必要分别从实验事实与理论逻辑两个方面剖析特征理论的困境,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无过错责任到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过程。分析无过错责任的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适用的法理依据,我们可以发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归责原则的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浅论人类共同利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一味地强调国家主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人类共同利益原则是新时期国际法的一项新原则,对原有的国家主权原则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试从这一原则的概念、内涵、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大道思想的最基本的表述,是其"玄览"观和无为精神的理论基点。本文试图从西方德里达解构主义观念出发,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做尝试性解读,探讨其常道与非常道、道与名、道的状态之间和特征之间的解构性,以更好地理解老子道学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理论问题。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违法归责原则,它反映了立法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较多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以及诸多缺陷,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看,"人类中心主义"是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本能的实践态度,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固有的一种价值趋向,是从哲学价值论的层面断言人类是自己所建构起来的那个应然的价值世界的中心,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处于主体地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非科学形态的价值现,必须重新加以扬弃和解构;批判地继承其合理成分,建构科学形态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子对孔子“孝”论有重大的继承与发展:给予“孝”明确的定义和解说,此其一;其二,赋予“孝”新的内容;其三,把“孝”纳入其理学体系;其四,重视常规教育和格物致知说与“孝”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活的流动的文化。现代社会对于朱子“孝”论应有所扬弃、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19.
鉴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和谢某诉江苏天楹赛特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大气污染侵权案的判决可以发现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倒置仍有一定局限性.域外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的方法主要采用“比例因果关系说”、“盖然性说”、“疫学因果关系说”和“不确定原告说”.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新盖然性说”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术界对于作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存在争议,笔认为对于直接侵犯作权的行为。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部分直接侵权及间接侵权场合也存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考虑到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借鉴国外已有的成例及TRIPs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在直接侵权并给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仍需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