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巨玉霞 《中国考试》2006,(11):56-59
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两卷专门记述科举,提出“今之进士乃唐之明经也”,对唐朝与明代科举做了比较,观察到科举的弊端,进而提出改进之法。研究明代科举,必然要研究顾炎武。  相似文献   

2.
刘广红 《现代语文》2007,(12):36-37
进士行卷是唐科举考试中的一大特色,试卷不糊名、通榜和公荐制度的合法存在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唐"以诗取士"的做法是其得以盛行的重要原因。唐后期进士行卷滋生出许多弊端,其声誉受到很大影响;到宋真宗时期,科考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由不糊名改为糊名,由既观卷面,兼采"誉望"变为唯凭卷面,进士行卷随之失去存在的意义,至仁宗时期,行卷之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文名之盛应召入朝,官至卿相,仕宦显达。一生著述颇丰,有诗文集五十卷行世。创作有400多篇文章,众体皆备;提出了明确的诗文理论。其诗上承盛唐余音,下启中唐诗风;其文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文学成就很高,在中唐文坛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4.
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复中博学宏词科,官至吏部员外郎。在文学上他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今存《李遐叔文集》四卷,对古文的内容和表现都有所开拓,特别是阳刚劲健的文风对后世文坛有巨大影响。其中《吊古战场文》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它凭吊古迹,追忆战事,借古讽今,直刺时政,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其基本内容与艺术手法被后人承袭、借鉴,从而直接开启了古文凭吊古战场之风。这一类文章的著名代表作有苏轼《赤壁赋》、黄凤翔《古陵坡吊古文》等,在李华之后可谓层出不…  相似文献   

5.
滑入徐松《登科记考》三十卷,是研究唐代科举史的重要资料。然以一人之力网罗三百余年科举之事,不免有所遗漏。笔者前撰《登科记考匡补》及《续编》,刊于《文献》1988年第一、二辑,凡补正徐氏之疏失百余事。随后,又披阅大量方志,发现可补《登科》者甚多,录而备忘,喜不自胜,今选取有年份可考之进士一○六人,作为《三编》,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福建进士数虽由宋代全国第一下降为明代第五,但明代福建仍为科举大省,在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其人均进士数、人均一甲进士数和人均庶吉士数,皆为全国第一;莆田、晋江二县进士数稳居全国冠、亚,晋江、闽县、莆田三县的人均进士数更是包揽全国冠、亚、季。此外,福建的人均进士家族数不仅居全国榜首,而且还产生了明代唯一的延续二百多年的七代进士家族。所有这些,既是明代福建拥有强大科举实力与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又与其深厚的科举积淀、浓厚的科举氛围、显著发展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文化以及家族制度等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华、萧颖士、元结与独孤及乃韩愈、柳宗元之前"古文运动"的酝酿者,他们在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上都为"古文运动"高峰的到来做好了铺垫,因此,他们可以称为"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其中,李华可谓佼佼者。他很好地实践了古文的精神,在理论上主张复古,强调文章补世之用;创作上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尤其是"安史之乱"的遭际,李华文章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乱前"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乱后则其文风也逐渐变得"平易"、"朴实"。其作品也注入了更多儒家思想。李华文风由温丽到平实的转变,也正是唐代文章华丽之风逐渐向质朴过渡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宋初的行卷古文存在“立则”和“开道”两种倾向。前者以王禹偁等人为代表,他们的古文多以“六经”为准的,试图为君臣定制定行为准则,展现出欲为帝王师的姿态。后者以柳开、张扶等为代表,试图希望以古文言说天地之道及仁义礼智信等“儒行”,继而使自己的古文获得与“六经”同等的地位甚至超越“六经”,达到成为“圣人”的目的。张扶等士子抱有“言天地之理不当使人易度易揣测”的想法,力图以古涩之语生成深奥的意义。把握这两种倾向,对于今人窥视当时的文坛以及理解“传道明心”等古文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初的行卷古文存在"立则"和"开道"两种倾向。前者以王禹偁等人为代表,他们的古文多以"六经"为准的,试图为君臣定制定行为准则,展现出欲为帝王师的姿态。后者以柳开、张扶等为代表,试图希望以古文言说天地之道及仁义礼智信等"儒行",继而使自己的古文获得与"六经"同等的地位甚至超越"六经",达到成为"圣人"的目的。张扶等士子抱有"言天地之理不当使人易度易揣测"的想法,力图以古涩之语生成深奥的意义。把握这两种倾向,对于今人窥视当时的文坛以及理解"传道明心"等古文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代古文运动的繁荣与唐代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唐代改变了前代私人撰著国史的惯例,正史由国家设史馆编纂。唐代史学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史官地位尊崇,史学的载体古文因而受到推崇。唐代科举设立史科,也提高了史学的地位,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唐代古文家多重视史学,很多古文家曾任史官。  相似文献   

11.
金朝科举有汉进士科和女真进士科之分,汉进士科又分词赋和经义两科。本文主要考察了金朝不同时期汉进士科的授官制度及相关问题。金初实行"南北选",北榜进士释褐授官优于南选。海陵王贞元二年实行南北通选后,其授官制度才完全一致。世宗朝对进士授官制度略有调整,但大体上与唐、宋、辽制相似,一直实行到金亡。  相似文献   

12.
《类姓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文章以现存明代《登科录》和其它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其9处讹误,其讹误类型可分为:将非进士举子误作进士、一人误作两人、籍地和科甲之误等。  相似文献   

13.
进士家族研究是科举家族研究的热点。整体上探索进士家族的数量与规模对于全面认识科举制度具有独特价值。同姓同县在理论上是判断进士是否属于同一家族的必要条件。以3名进士作为进士家族的最低标准,清代江西1887名进士中至多有1017名进士属于进士家族,进士家族数量的理论最大值为292,进士家族规模的理论最大值为17。清代江西拥有进士的79个县域中至多有52个县域可以形成进士家族,拥有进士的183个姓氏中至多有78个姓氏可以形成进士家族,超过10名进士的进士家族至多有9例。迁徙、寄籍、冒籍与改姓、复姓等因素在研究实践中会影响到极少数进士家族及其规模的判断,但是,这一缺陷可以结合科举录、朱卷、家谱等文献资料进行相应地弥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 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就是说...  相似文献   

15.
科举作为地方旧志风俗卷的重要考察对象,出现在风俗概述与"岁时"条目中,反映出官方对地方科举风气的重视及科举对民俗社会的影响.以福建为例,其旧志存录有上元"延师礼"、二月初三"文昌诞"、暮春"光斋"(浴沂会)、七夕魁星诞、中秋博饼等科举"岁时"民俗类项,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了崇儒重教的地域文化、乐群好礼的伦理关系.方志对科举民俗的书写,除实录外,还有去浇漓之习,敦仁让之风的用意.  相似文献   

16.
张晓波 《教育与考试》2021,(1):42-48,41
在朝鲜王朝,“进士”指通过小科进士试获得的功名,相当于中国的“生员”,这与中国科举“进士”有很大的区别。此外,朝鲜王朝把本国所有科举考试的居首者,均称为“壮元”。朝鲜王朝科举中“进士”“壮元”的特殊用法,为中国明清与朝鲜王朝士人在科举交流中带来了障碍,也为后世朝鲜王朝科举研究者带来困惑。尤其是当前,除韩国以外的学者容易混淆朝鲜王朝与中国的“进士”一词,①且常常将朝鲜王朝科举中的“壮元”误作“状元”。因此,研究朝鲜王朝独特的科举用语体系,有助于探析朝鲜王朝在学习、模仿中国科举制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举作为地方旧志风俗卷的重要考察对象,出现在风俗概述与"岁时"条目中,反映出官方对地方科举风气的重视及科举对民俗社会的影响.以福建为例,其旧志存录有上元"延师礼"、二月初三"文昌诞"、暮春"光斋"(浴沂会)、七夕魁星诞、中秋博饼等科举"岁时"民俗类项,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了崇儒重教的地域文化、乐群好礼的伦理关系.方志对科举民俗的书写,除实录外,还有去浇漓之习,敦仁让之风的用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李白的求官经历为引,简述了盛行于唐代的"行卷"之风,并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论述了"行卷"之风的利与弊,指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局面下所产生的行卷风气,对选拔人才、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促进唐代文学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弊端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唐宋以来,随着经济与人口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地区文化的发展一直十分突出,多为研究者所重视;而与之相关的人口教育及地区差异则很少论及,这些问题对于研究明代人口知识结构的格局及其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无益处。本文拟以明代中期南卷考区六省科举功名中进士,乡贯的分布为例,从人口社会史角度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格"作为文法类专书的研究,前彦已有诸多论著涉及,然鲜有人注意到其作为文章批评用语的一面。随着古文运动的发生发展,被其倡导者与追随者用作申言古道之批评武器。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呈现出重心的偏离,由声讨骈文向时文批评领域转移,在南宋甚至成为科举文学专用品评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