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中的一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当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也许他和濮阳有缘,曾两次来濮阳,并且都是在中国现代革命和战争进程将要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他第一次来濮阳是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将要拉开序幕,国共两党正在重庆谈判。他首次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思古感今,写下了濮阳人民为之骄傲的光辉诗篇。  相似文献   

2.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中的一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当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也许他和濮阳有缘,曾两次来濮阳,并且都是在中国现代革命和战争进程将要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他第一次来濮阳是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将要拉开序幕,国共两党正在重庆谈判。他首次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思古感今,写下了濮阳人民为之骄傲的光辉诗篇。第二次来濮阳是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这份民办报纸自办报伊始素来以坚持爱国为公、民族正义占有一席之地。在对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关注与报导上,《大公报》重庆版却显现出显有的立场矛盾。针对这一事件,国共两党机关报均从各自立场出发,进行舆论宣传。然而,《大公报》却表现出特殊的立场——既大呼盼和平、免内战,又鲜明地站在拥蒋立场。这一特征既是中国文人传统的反映,也是重庆谈判时局下其"国家中心论"情结,国民党的间接压制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其接触不足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和中共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这一时期两党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历史特点以及经验和启示。通过对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损”。  相似文献   

5.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现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问题。纵观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这样一个明显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即反复的合作与分裂。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表明:民族和解与"一国两制"是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光明的前途和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这是中国现代史发展过程中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他与胡锦涛总书记的会面,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以来历史性握手。国共两党所达成共同意向如能落实,将标志两岸关系全面解冻。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伟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国共两党的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经验。对于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客观历史条件和国共两党主观方面的作用加以分析,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破坏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兵戎相见,进行了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从尖锐剧烈的对抗转向一定形式的合作,决定性的因素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客观上造成了两党重新合作的历史条件。“九一八”之后,东北陷入日军的铁蹄蹂躏之下,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当亡国奴的悲惨景  相似文献   

8.
国共两党关系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定的基本原理。它不仅是国共两党关系历史现象和规律的理论概括,而且是构建国共两党关系史这门学科的重要理论支点。深入研究其基本原理,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拟对国共两党关系史的有关基本原理,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我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上,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经过“一国两制”的途径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国共两党能否随着历史的进展进行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问题。秉着学习,探讨的态度,现对此问题发表一点肤浅见解,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综述任元国共两党关系史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虽形成时间不长,却已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深入,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本文拟就近期一些研究重点问题略作综述。l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特...  相似文献   

11.
罗观 《考试周刊》2013,(1):28-29
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发生的头等大事,它承前启后,对未来具有决定意义。虽然重庆谈判没有带来国内渴望的和平,没有解决国共之间的主要分歧,没有避免内战,但是谈判中中共的统战工作,赢得中间势力的支持,中共变政治上的被动为主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重庆谈判对海峡两岸现阶段乃至今后关系的发展都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的曲折过程。两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见《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335页)因此,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国共合作蒋国海,臧德志,王荣珍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事实表明: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分则相反.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高度出发,主张国共合作,共兴中华,并在实践中成功地推动了两次国共合作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和重庆谈判四十周年。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到近年来思想文化政治战线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发展。本文试图从广阔的国际国内的社会背景,就咏雪的主题形象,论述重庆谈判,在当时世界霸权主义及其所煽起的反动逆流中,所具现的伟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重庆谈判是在霸权主义掀起的国际国内的反革命逆流中举行的,《沁园春·雪》是一九三六年二月七日,毛泽东同志“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六日,作为重庆谈判主要活动之一,在重庆发表。重庆谈判,咏雪词的主题形象,直告国内外反动派,中国人民有信  相似文献   

15.
《半月谈》1990年第3期所载《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多党制》一文,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共同执政”,说“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这两个提法,似乎欠妥,值得商榷。一、该文说:“国共两党共同执政(第一次国共合作)尝试的失败……”。这就是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两党共同执政的,国共两党也就成为联合执政党了。这一提法是欠妥的。所谓执政,是指执掌国家的政权,执政党就是代表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政  相似文献   

16.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揭开了中国党派关系史上最灿烂的新篇章。国共两党几十年的矛盾发展史,正是在这“新格局”与“新方式”中拉开了历史序幕。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从酝酿合作到实现合作、又出现了上升时期,进而又出现了曲折发展时期,最后发展到从局部破裂转为全面破裂时期。  相似文献   

17.
黄埔军校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战斗的一个重要阵地。它的兴盛衰落,功过是非,始终同国共两党的亲疏离合密切相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黄埔军校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是举世瞩目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已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人们却忽视了黄埔军校的信仰与主义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难以获得合理的解释,并使黄埔军校历史的研究难以进一步深入。本文拟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后期,当国民党统治面临全面崩溃之时,其内部兴起了一场旨在保存国民党政权及其反动军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顺利推进的倒蒋求和运动。中国的统一与分裂问题,国内战争与和平问题,再次成为当时中国各党派和全国人民关注的中心问题,成为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这是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最后一次较量。本文试图剖析国民党阵营求和的复杂背景和性质,分析当时和、战问题与中华民族前途的关系,进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原则立场和采取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9.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了自第一次国共合作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中杨瞿两家的恩怨情仇,并由此折射出国共两党复杂的历史关系。该剧成功的原因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刻画出真实典型的历史环境;其次,塑造了丰满深刻的人物形象;最后,揭示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表现出在时代运转的必然规律下人物命运的无可奈何和革命历史的恢宏壮烈。  相似文献   

20.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强调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共两党在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基础上的自愿结合;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则是国民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国共两党从其阶级利益出发、互逆而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