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祈的工读互助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名噪一时,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充满着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它在中国革命实践的最初阶段,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救时良方"试验推行,是一个不应忽略的环节,作为通往真理途中的一个阶段,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从中将会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巴蜀文化是先秦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域文化,它通过"西南夷"地区众多的文化地理单元向南传播。穿行于川西南山地的"零关道"是巴蜀文化向南传播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3.
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在滇蜀地区有着广泛的考古分布,这些考古材料显示了汉代滇蜀地区与缅甸、天竺的佛教信仰及艺术传播之间存在联系。笔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西南交通的滇缅道就已经存在,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随着一世纪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造像开始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并逐渐通过滇缅道传播到滇蜀地区,与当地的早期道教和神仙术信仰融合。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滇蜀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出现最早,长江中下游后来出现的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应是通过西南滇缅道间接传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世界电影与中国过不了多久,便是“机械化的文艺女神”电影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电影史家公认,电影正式诞生于公元1895年12月28日,标志是该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根据“视角暂留”原理,成功地制造了“电影放映机”,并拿到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水浇园丁》等影片。翌年,电影即输入中国,标志是该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法国人放映了“西洋影戏”。最早携片来华放映的外商,现在能考证到的有3个人:美国人松雍和西班牙人加伦白克、雷玛斯。这3个人中,雷玛斯最为重要。1903年,他利用加伦白克盘让给…  相似文献   

5.
《寻根》2017,(3)
<正>西洋参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原产于北美洲东北部,其名称是相对于中国原产人参而来,又有洋参、花旗参、美国人参、广东人参等称呼。自清代以来,西洋参在中国已有300多年的应用和40多年的栽培历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社会认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西洋参第一大消费国,同时也是第二大生产国。作为一种外来药用物种,如何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与传播,并保持长久不衰,其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6.
李四龙 《寻根》2011,(6):11-15
佛教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汉族地区。从此,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中国佛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特色,有了像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在明清时期,并成为最主要的佛门修持。这个现象,揭示了中国佛教的两大思想基础——般若与净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获得空前普及、广泛应用、深入发展,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中,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社会主义社会规律认识的成果,又开辟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的新天地.二者双向互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实践中,推动"两化"的健康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郝秉键 《寻根》2022,(1):32-40
作为制造影像的方式,摄影以其生动性、直观性、即时性革新了记录历史的方式.晚清时期摄影术传入中国,将中国影像由手绘影像引向机械造像,从而开启了影像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9.
郝秉键 《寻根》2021,(3):27-33
谁最先见到留声机? 留声机又称唱机,"蓄音或言语于其中,异日得再导出其音之器械也".其发明可上溯至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Leon Scott)所制声波记振仪.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研制出历史上首台留声机,并用它录播了其所唱美国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据我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记载,1878年5月20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发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的发现,以及文化性质、类型、源流、年代、分期、族属等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全面回顾,最后简略论述了作者自己的几点思考意见:应加强对生活居住聚落的关注,对石棺葬年代学的研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对同一地区内石棺葬文化性质的分析和不同文化识别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20,(4)
正苗族作为无文字民族,长期通过古歌、仪式、苗绣、器物等方式传承族群的历史记忆。古歌的讲唱作为口传叙事、仪式的展演作为仪式叙事、刺绣的图案作为图像叙事、圣物的传承作为物的叙事,共同叙说着苗族的族群历史,而苗族的文字叙事在这一过程中长期"缺席"。在苗族文字缺席的过程中,苗族的文字神话却一直保持着"在场"状态。神话观念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神话是  相似文献   

12.
傩公傩母从由人装扮到作为神偶加以供祀,且成为西南各地区、各民族中普遍的神灵信仰,其文化表现形态的跃迁,体现了一个不断层累的文化结果。其内在的文化演进逻辑,可分为"圣化"与"普化"两个发展层次。其中,"圣化"层次,通过"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普化"层次,通过"伏羲女娲"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端公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最为核心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中叶开始,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的研究兴起第一个热潮,发展至今天,在文献考证、田野踏查和专项考古上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结合三者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对部分相关概念也有所混淆。以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古代交通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方向。"线性遗产"是生发于我国本土的一个遗产概念,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线路是线性遗产的代表类型。从线性遗产的特性出发,阐释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线路的遗产构成,分析其遗产价值,可以促进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保护。同时,建立相对统一、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与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南方丝绸之路亦由以往的民间便道发展成为国家经营的官方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联系中央与西南边疆地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更是在中央王朝开发治理西南边疆地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中央王朝将西南广大地区纳入王朝版图,并赖以维系其统治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5.
阎明 《华夏文化》2000,(4):23-25
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欧洲大陆和美国有了众多的信仰者。而且传播到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直至19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学说才开始在中国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那么,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西方社会主义运动有那些了解呢?  相似文献   

16.
马秀梅 《寻根》2023,(5):36-43
<正>1372年至1404年间,中国对东海与太平洋相接之处的琉球群岛,通过封贡体制与琉球王国建立起宗藩关系。以往对琉球的研究着重于中琉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文化的重点大多是研究琉球的汉语诗文。对于中国龙文化尤其是龙舟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和变异很少涉及。中国的赛龙舟什么时间、通过什么路径传入琉球?传入琉球后为什么与中国的端午节天象崇拜祭龙有程度不同的变异?  相似文献   

17.
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新著<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洋洋洒洒34万字,通过对18世纪末以来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西南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描述,研究了宗教传播必备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分析了基督宗教自身的适应与改革,探讨了少数民族受众的心理变化和宗教诉求,史料翔实,见解独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目前不但是世界第六产茶国,而且也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该国人均年饮用茶叶达1公斤左右,每年需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进口各类茶叶10万吨。然而,该国的饮茶、种茶历史只有300多年,其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问世纪初由中国传播去的。从而使中俄茶文化结下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家文化是通样传入俄国的?中国茶叶于公元1612年传到欧洲。最初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将中国的茶叶带入荷兰,荷兰的上流社会逐渐流行饮茶。然而,最早向欧洲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入是威尼斯著名作家拉摩晓,他在1559年间所著的《茶之摘记》、《国…  相似文献   

19.
汉代博士与佛学的传播葛志毅佛学输入,综合各种记载,与博士制度有某种关系。如《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牟子》:"(汉明帝)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又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  相似文献   

20.
解析西南地区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苗族服饰有着人类生理的,安全的,情感的,社会礼仪的审美价值取向,印证了人类服装美的产生,也让人们看到了西南苗族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和编织的苗族服饰,承载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物化了苗族人民精神和情感,意义深远。本文从西南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形成的角度,解读了苗族服饰审美的密码,传递出有关苗族服饰文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