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惠清 《教书育人》2013,(20):42-4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一所特色学校的价值追求。它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师生共同的行为文化等各种文化因素得以体现。它与学校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职业幸福感等关系密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对象即学生在它的规范、熏陶、暗示和管理下,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心理人格和行为习惯等得到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如果一所学校宣称学校已经有学校文化了,那必须具有全校教职员工都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并能将理念付之行动。只有当学校全体成员信奉共同的价值观,一所学校才真正拥有文化。所以校园文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如果一所学校宣称学校已经有学校文化了,那必须具有全校教职员工都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并能将理念付之行动。只有当学校全体成员信奉共同的价值观,一所学校才真正拥有文化。所以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立身于社会必须的精神支柱,致力深层文化建设,是提升办学源动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马越 《现代教学》2015,(Z2):112-115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学校文化是无形的,但却可以从学校中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明确感知到。学校的文化是学校长期的积淀,体现的是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的发展要注重学校的思想引领,注重学校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价值观,是指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经过学校的自觉追求,升华为本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学校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对教育的实践和教育价值观之问关系的根本看法,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学校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在新课改理念下,校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领学校实现教育观的转变,显得十分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奚亚英 《江苏教育》2015,(11):25-26,28
核心价值追求是学校的精神与灵魂。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时代背景下学校的价值坐标系的真实反映。这种价值观,不仅具有共同性又具有适切性。学校不仅是一个物化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一个成长的空间,一个生命的集合体。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形成自己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并通过"文化重塑、管理重建、课程重构"实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李冲锋  李建华 《现代教育》2023,(4):31-36+42
价值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性、内隐性力量,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价值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是个性化的,源于学校创办的实际。确定学校价值观经过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主客体一体化三个过程。确立学校价值观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通过民主商讨确定学校价值观,通过“写的场”与“转的场”形成全校教师的共识。经过反复长期强化才能形成明确稳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价值驱动型学校建设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新追求和新境界。价值驱动型学校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反思和实现为主要管理活动的学校,与经验驱动型学校和技术-效能驱动型学校相比,具有文化地图清晰、价值观管理贯穿、内群体文化团结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国家文化哲学,从群体本位、家隐喻、人际和谐、三省吾身四个方面,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活动的开展。价值驱动型学校建设是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在国家文化哲学的指导下,甄选-保卫、引导-教练、觉察-创建三种联合工作机制和策略有效推动价值驱动型学校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9.
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组织,组织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组织的价值观管理。大学文化建设可运用价值观管理的逻辑,以大学战略目标为心理愿景,以大学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观照,通过持续的大学文化价值观管理运作,使大学人的理想、信念、追求与学校的目标、使命、愿景有机统一,形成对大学文化的情感依附与价值归属即“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使大学人的共同信仰和价值体系沉淀为学校办学和管理的制度理念,生成凝聚并引领大学人以特色发展实现学校战略愿景的集体人格。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与依靠学校教职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并积极促进与发展教职工共同追求的管理模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学校共同价值观则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共同价值观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意识、精神追求和日常行为准则,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下面结合我校文化管理的具体实践,来谈谈学校共同价值观塑造在“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按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35)
正一所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共同的价值观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共同的向往和愿景,影响着师生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也是学校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先解决价值观的一致性,使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办好教育必须关注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通俗地讲,学校的内涵发展一般是指在学校规模已经具备、办学条件基本完善、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和共同愿景、师生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品位、有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校价值观是基于学校主体的价值选择而产生的,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学校价值观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通过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及学校制度规范等方式得以体现。学校价值观的建构与生成,应鼓励全员参与,形成共同愿景;关注共同体构建,确立共同价值观;重视学校特色建设,表达学校价值观;强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学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承担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文化机构,应建立与其特性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系。由于价值观在学校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师生员工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引导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是高校文化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浪潮,不仅使联邦德国出现了严重的移民融入问题,也滋生了少数德国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倾向。为了应对移民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德国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主义价值观,即要求保护移民文化的多样性,又强调构建以《基本法》为核心的社会共同价值标准。以文化多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德国发展出针对移民社会的"存异求同"教育理念与政策,一方面承认当今德国多元文化并存的事实,教育学会尊重、包容异文化,学会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保护移民非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认同一种社会共同价值观,倡导融入主流文化,实现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移民社会的教育理念与政策从入学要求、课程设置与标准、毕业资格考试、师资培养等方面对德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构成了冲击。以"一体多元、存异求同"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有利于德国构建文化多元性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管理文明是有关管理世界的公理体系,是有关管理职业人价值观的基础支点。管理文明是时代的产物,目的在于实现管理者的全面发展与创造有利的管理环境。管理文明既是社会发展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产物,又是管理者顺应时代变迁建立共同职业价值的基础。管理文明扬弃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习惯与经验,引发管理职业价值的重新塑造;管理者所持职业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管理实践;追问管理职业价值,需要对不同价值观念的整合;管理者要顺应管理文明的要求,提升五种能力,即自觉学习力、创造执行力、科学发展力、资源整合力和和谐建设力,增加管理职业之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伤逝主题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亡文学是祭悼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起源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悼亡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情感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模式 ,这些情感模式展示了传统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失落的爱情的态度。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悼亡作品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起了悼亡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乡村中小学文化建设对乡村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影响着乡村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使得乡村中小学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加强乡村中小学文化建设,一是要建立共同愿景,培育共同价值观;二是要建构教师文化,生成乡土情怀;三是强化制度约束,养成文化自觉;四是要根植乡土文化,形成学校个性。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育人作用和传承作用。校园文化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影响着学校师生的行为,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然而,由于校园文化倡导者、构建者的指导思想不尽相同,校园学校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属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