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艳红 《海南教育》2014,(12):17-18
最近有幸去杭州学习了一段时间,受益匪浅。期间有幸听了几节名师关于数对知识教学的课,萌发了很多想法。前不久正好听了我校一位老师一年级的"位置"课,对比之下,觉得有话想说,因此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校的那位老师是这样上的——上课伊始,老师直接出示了教材的主题图(图略)。师:这是一个教室的座位图,你能说出小明的位置吗?生1:小明在第1排第2个。生2:小明在第1行第2排。师:为了统一,我们说他的位置在第1组第2个。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一年级的《位置》,上课伊始,教师直接出示了主题图,进行了如下教学。师:这是一个教室的座位图,你能说出小明的位置吗?生_1:小明在第一排第二个。生_2:小明在第一行第二排。师:为了统一,我们说他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案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片断。教法一: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生1:我在第2组。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家长能知道你的座位在哪儿吗?生1:我的座位是笫2组第3个。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生2:我坐在靠窗那一排的正数第3个座位上。生3: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1个座位上。师:你这个“第4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生3:从门口开始数。生4:我坐在第1组第4个座位上。生5:我坐在第…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为了方便家长找位置,你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呢?生1: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一个。师:你这个“第4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生1:从门口开始数。生2:我在第2组。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你的家长能知道你坐在哪儿吗?生2:我是第2组第3个。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为了方便,我们把左边这一组定为第一组,正数第一个同学定为第一组第一个,好吗?生:(齐)好。师:现在统一了标准,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青年名师徐文艳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片断一】教学"稳定性"1.生活质疑。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生1: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上有三角形。生2:篮球架上有三角形。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素材(媒体出示:篮球架、自行车、电线杆图片),请用手比划三角形。师:你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吗?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师:同学们,从左边起,这是第1小组、第2小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请同学们记住自己是第几小组第几排,老师要和你们做个小游戏。师:请第2小组和第7小组的同学相互间挥挥手。师:请第3排和第5排的同学站起来,朝后面的老师笑一笑。师:请第4列第3排的同学向老师敬个礼。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有幸观看了台湾吕玉英老师在福建武夷山所上的“分数的探究”一课的录像(该课的教学实录见本刊今年第8期),深深地为吕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示的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等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但我认为,吕老师的课虽然精彩,却不算成功,特别是有几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下面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讨论。一、小饼的12和大饼的31的大小比较,比的是什么[案例回放]教师画图如下:师:这个饼(指小饼)的12跟这个大饼的13比较,到底是21大还是13大?请小组讨论1分钟。(生讨论,师巡视)师:下面请第5组的小朋友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的意见说出来。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照片,激趣导入(略) 二、共同探究,深入领悟 (一)在具体情境中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体验"数对"产生的过程. 师: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在班里的位置? 生:我是第八组的同学,在班的最南面. 师:班里最南面有6名同学,怎么能确定最南面的人就一定是你呢? 生:我在班里的最南面,我是第二个同学. 师: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就能把他的位置确定了? 师:如果你是他的同桌,又怎样确定你的位置呢? (同学们欲言又止,教室里有了片刻寂静) 生:如果把每一列看成是一组,我就是第7组、第2个.  相似文献   

10.
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藕花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现摘取精彩片段如下——片段:生1:老师,"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师:你先看课文,当老师问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时,陈刚回答了吗?生1:他只是说"我——我——",然后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师:对呀!他想回答老师的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说话就怎样——生1:"吞吞吐吐"的。我明白了,"支支吾吾"就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徐斌的课,内容是苏教版第三册《确定位置》,整节课设计新颖,指导到位,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其中,他精心设计的课始,给我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启发。现摘录如下:师:小朋友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板书):徐生:徐老师好!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到你们班上感到特别高兴,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姓徐呀?来,和我握握手(一个学生和他握手,其他的同学都很羡慕)。下面,就让老师来认识你们。老师发给你们两张纸,现在请每个小组往下传第一张纸,用水彩笔写上你的名字,我就能认识你了。第1小组有几个小朋友?(有的说12…  相似文献   

12.
细节 回 放 : 师 :打 开 书 的 第 1页 看 书 上 的 图 ,图 上 有 什么 人 ?举 手 说。 生:有 老师 ,还 有 好 多同 学 。 师:他 们在 干 什 么? 生:在 课堂 听 课 。 生:在 举手 回 答 老师 的 问 题。 师 :是 的 ,他 们 在 认 真 听 讲 。是 听 谁说 ? 生:老 师。 师:对 。那 “倾 听”是什 么 意 思? 生:轻 轻地 听 。 (其 他 学生 笑 了 ,生 赶紧 捂 住 嘴) 生:细 细地 听 。 生:竖 起耳 朵 听 。 师:听 老师 说 什 么? 生:讲 课。 师:还 听老 师 说 什么 ? 生:听 老师 说 知 识。 生:听 老师 说 笔 顺。 师:还 要听 …  相似文献   

13.
生1:她坐在第5排第1个座位。生2:第5行左边一个。生3:第6列第5个。生4:第6排第5个。(师作相应板书,让学生一一说清楚根据,并加以肯定)师:有这么多的表示方法,那我们今天就来讨论确定位置。(板书课题)[回味:这一环节的设计,源于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确定某一位置。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校组织了优质课竞赛。本次竞赛采用课前一小时抽班级和课题进行备课的方式,学校只提供一本教科书。一位教师执教"鸡兔同笼"一课,听后获益不少,现付诸笔端,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以图代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师:今天大家知道要上什么课吗?生:数学。师:那我是什么老师?生:数学老师。师:对。我是数学老师,而且老师还有个爱好,那就是画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开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少年闰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少年闰土长什么样吗?咱们玩个“猜猜看”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三个人物画像)。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个是少年闰土呢?生1(没等老师叫名字,就抢着说):第二个。生2:第三个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1.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你们是几班的学生呀?生:五(1)班。师:知道今天是谁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吗?生:王老师。师: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屏幕上看到的(边说边指着屏幕)。师:通过交流,我发现五  相似文献   

17.
<正>课前活动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互动,老师说"行得正",同学们说"坐得端"。师:行得正!生:坐得端!师:请大家将带过来的笔墨纸砚用最短的时间铺在桌面上。(学生摆好笔墨纸砚)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师: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用五种字体来概括中国书法,是哪五种呢?生: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相似文献   

18.
吕水庚 《生活教育》2011,(12):24-25
一、常态课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片断一】一位老师执教九年级数学下册"抽签方法合理吗",呈现下面一个片断:师:老师这里有一张音乐会的门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法,使小明、小丽和小华三人中有一人可以得到门票。生:抽签(齐声回答)。师:很好,请同学甲来解决。生:我设计了两种摸球的方法。一种是取三个形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校的一节语文教研课,执教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ll课中的《草船借箭》。听课的有校长、教导主任、全校的语文教师。首先老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读懂课文。接着老师检查预习:师1 :昨天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生1 :我知道。当时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就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协助作战,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出了“草船借箭”这个方法除掉诸葛亮。师2 :你知道了时代背景,真好。谁再接着说?生2 :他说的不对,不是周瑜想出“草船借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堂课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把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断整理出来,并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片断一:分饼导入师:中秋节同学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师:吴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一块大大的“纸”月饼)。这月饼里的学问可大呢。老师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老师有4个这样的月饼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几个月饼?你们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生:好。师:预备———开始。生:啪。啪。师:老师有这样的2个月饼,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