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伦,是苏联将军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在国中的化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受苏联军事委员会的派遣,来华任广州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为北伐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4年8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委派加伦赴中国任广东革命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以接替同年5月到广东参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改组工作而于7月在东江不幸牺牲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甫洛夫。加伦于同年10月到达广州后,首先分析和估计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军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六年爆发的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如俄国一九○五年革命是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一样,是中国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演习。这次战争在国民革命军占领长江中、下游以前,共有三个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和闽浙战场。史学界对两湖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一向很重视,并有充分的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而对江  相似文献   

3.
五卅运动后,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1925年下半年时,北洋军阀统治极不巩固。直奉军阀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进行着激烈的混战;而北方实力派之一——倾向于国民革命的冯玉祥国民军的势力,在军阀混战中得到了发展和扩大。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摇摇欲坠。同时广东革命根据地经过二次东征、一次南征后,在1925年底肃清了陈炯明、杨希闵、刘震寰、邓本殷等反革命势力,进一步巩固起来了。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8月26日,国民政府又将黄埔学生军等原有军队及归附革命的粤桂滇各军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到第六共六个军(后又将广西李宗仁部改编为第七军,湖南唐生智部改编为第八军,八个军共约十万人)。北洋军阀统治的不稳,北方国民军势力的扩大和南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人民以工农为主体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用武力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正在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4.
浙皖苏战场是北伐时期的战场之一,而在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却是一个被忽略了的问题。对这一战场的研究,是全面了解北伐战争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东南作战计划的制定 1927年1月1日至7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南昌召开军务善后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迅速肃清长江下游之敌,然后挥军北上统一全国。蒋介石在会议讲话中提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战争的胜利,是在战争全局上打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胜利。这个胜利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这个胜利引以为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战中开辟和建设起来的解放区,成为后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界对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同史料的基础性地位,倡导口述史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其中的亮点;二是力主意义阐释,寻绎"史"的规律。在今天看来,从学界之间比较看,史料问题是我国图书馆史学界的短板,史料建设任重道远,并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7.
史料研究对于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文学史的史料包括档案文件、私人笔录、报刊杂志、口述材料等,如何进一步推进史料挖掘整理工作并且恰当的运用于文学史研究中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集中论术了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在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内外,开展政治工作的有关问题,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纷繁复杂 ,同学们可能感到茫无头绪 ,解答中国古代史问题时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 ,主要是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缺乏整体的了解。如果同学们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史 ,其发展的脉络就清楚了 ,思路也就开阔了。中国古代史的线索主要有三条 ,就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政治史主要指政治制度也包括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 ,经济史主要是指农业、手工业、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等 ,文化史主要是指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史学、体育等。我们在回答中国古代史的有关问答题时 ,都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史教材中的一个疑点徐修宜近几年来,我国出版了许多种中国现代史教材,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其内容、体例、学术观点等,皆未能从五、六十年代的基础上超脱出来。教材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进行不...  相似文献   

11.
鲍罗廷于1923年来到中国,1927年回国。他作为苏联在中国的首席政治顾问,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成了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建立了强有力的北伐军,先后取得镇压“商团叛乱”、东征、南征的胜利;促进了民众运动的发展。但他在大革命危机之时再三妥协退让,牺牲共产党的利益来维护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进行,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北伐京师为孙中山一生之追求。1928年前的民国战争史其实就是北伐战争史,武昌起义之后北伐战争就已开始。辛亥革命的主要战役,除武汉保卫战,光复南京战役外,就是由皖北地区、鄂豫边界地区、陕豫边界地区,山西地区、胶东地区组成的北伐战役,这些战役为以后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学术界,不少文章对北伐战争时期的陈独秀关于农民问题的分析,持全盘否定态度,其帽子之大也是惊人的。事实上,从陈独秀当时的思想来看,很难说,他关于农民问题的分析全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应该说,它有几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几分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站在贫苦农民立场的一面,也有其伤害农民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曰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影响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说服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抗日战争的性质与研究角度、地位、领导者、中流砥柱、主战场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更新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陈旧观念、话语系统和那些不确切的数字,从长期以来沿用的国共斗争的模式中跳出来,站在全民族的角度研究和撰写抗日战争史,全面客观地反映各个阶级、阶层、政党、派别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以便使我们撰写的抗日战争史能够为各方面更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 :2 0 0 2年 10月 2 7— 2 8日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新中国史学的成就与未来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6 0余位学者与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在致开会辞中指出 :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是通过讨论 ,以达到对新中国史学有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与会学者何兹全、王钟翰、张传玺、金冲及、田余庆、林甘泉、蔡美彪、王思治、张海鹏、庞卓恒、王桧林、刘家和、陈启能、李伯谦、邱树森、王晓秋 ,李根蟠、张国刚、顾奎相、吴怀祺、陈其泰、房德邻、江涛、邹兆辰、钱茂伟等教授在研讨会上各抒己见 ,对新中国史学在发展中的成就及其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的探讨 ,对中国史学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考。我们将在《史学史研究》上发表有关这次研讨会的详细纪要。从学术史上看 ,前人的积累 ,正是后人的起点。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 ,是考虑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史学做出实事求是的、合乎科学认识的评价 ,是当前史学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人们在认识上的差别和评价上的歧异 ,总是会存在的 ,通过讨论和切磋 ,求大同存小异 ,可以不断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 ,而在一定条件下的共识 ,可以  相似文献   

17.
此文是在韦先生一封复信的底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原信底稿未注明时间,估计在1964年左右。当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函请韦老解答几个关于逻辑史方面的问题,要求“不吝赐教”,“提供指导性意见”。韦先生复信中针对所提问题,十分认真地作了答复。这封复信对研究逻辑史确具有指导性意义,特别是其中提供的许多文献资料,在30年后的今天的国内学术界,仍然是罕见的,有的甚至仍是空白。我们未找到正式的复信,只得把底稿和一份不完整的草纲,连同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的来信,三者合而为一,整理成此文,从而在结构与文字上作了必要的调整与改动,并由整理者尽可能地作了一些注释,本文标题是整理者加的。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现择要评介如下: 一、义和团源流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源于白莲教。如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它是白莲教的一个派别。”另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与白莲教无关,是源自咸丰、同治年间直隶、山东交界的乡团,或与白莲教并立的民间宗教、秘密结社等。方诗铭在《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年第四期中甚至提出“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我们认为,义和团实际是中国人民反帝力量的大汇总。它成份复杂,源流繁多,有来源于白莲教各支派的,也有来自乡团及一些秘密结社和拳会团体等。二、义和团起因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决定了人类的稳定和发展。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最终目的是以史为鉴、促进人类前行,从而不断地实现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密切关注民族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方式,以客观的视角来对中国古代中的民族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这对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前行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来对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民族问题教学必要性、存在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并对于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是近代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中国史学界而论,太平天国史研究者,拥有很大的一支队伍,论著和资料的出版数量也很可观。但对太平天国历史不论是总体评价,还是对每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意见诸多歧异,褒贬不一。这些除了由于研究者掌握史料的多寡不同,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不同之外,似还存在着一些带有共同性的理论问题,对这些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忽视这些理论问题,这必然要影响到对太平天国具体历史的研究和评价。本文想以宏观的角度谈几个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