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业化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名义下的自觉行动。中国工业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内外条件,决定了10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一直遵循着“移植型”和“嫁接型”两条基本线索发展。移植型工业化和嫁接型工业化都为中国工业化推进做出重要贡献。传统经济对工业化并非完全是消极的阻碍因素。乡镇企业发展是嫁接型工业化的具体体现。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化越来越呈现出“自生型”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充分考虑国情和世情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出来的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对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论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五个特质,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存在的五项差距,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工业化是中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点。毛泽东抓住了这一本质问题,在40年代及建国后一直关注和推动着中国的工业化,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是工业化的前提,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重视科技对工业化的重要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等思想对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晚景  陈从阳 《红领巾》2004,(4):11-14,55
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的特点,指出中国目前进行的工业化是在与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情下进行的,中国新型工业化在物质基础、目标和要求、工业化战略等上具有与西方早期工业化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的特点,指出中国目前进行的工业化是在与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情下进行的,中国新型工业化在物质基础、目标和要求、工业化战略等上具有与西方早期工业化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论述了科技革命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晓春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2):36-37,50
回顾了新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总结了中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党工业化的思想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新的工业化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是依靠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来装备中国工业,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文章在分析中国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型“世界工厂“的问题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最后提出应根据中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特殊国情,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合理组合各项工业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工业化道路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正在由旧工业经济时代向新工业经济时代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趋势。从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出发,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和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针对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挑战,努力做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发展工业的理论和苏联发展工业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提出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论述了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前提条件、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以及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方针和途径。这些论述对中国工业化建设乃至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发展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的发展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工业化思想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江泽民工业化思想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途径、布局、体制选择和制度选择等方面实现了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4.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 2 1世纪初中国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 1 95 3年开始的 ,几十年以来 ,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形成了与别国不同的七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工业化的步伐显著加快 ,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四大绩效。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工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他对中国工业化的构想。毛泽东的构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国必须实现工业化;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经济很落后的状况下艰难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的实践和经验,又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赶超发达国家,因此,毛泽东在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就只得借鉴学习苏联工业化模式。对苏联模式毛泽东并没有照抄照搬,而是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并结合中国国情作了相应的调整,实现了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求利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而异化为唯利是图的负面力量,进而加剧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完成了中国现代求利行为规范的建构,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前途,从根本上破解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和灵魂是民生思想;并从战略高度上深刻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是中国工业化的动力之源;从“战术策略”的层面,提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推动工业化,必须选择以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工业化战略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领导和探索新中国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努力打破苏联模式,坚决走自己的路,经过艰辛探索,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艰难探索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可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