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2.
实话实说,我对摄影技术一窍不通,也从未摆弄过照相机。不懂摄影技术,不见得看不出新闻图片的好与差。生活中的道理有时就是这样简单:不会拍电影却会看电影;不会演节目却会欣赏节目;不会种庄稼,但人人都会挑挑拣拣吃自己喜欢的五谷杂粮。既然新闻与图片挂上了钩,文字与摄影总会有些相通之处。我把上夜班时对图片的所见所闻所思如实记录下来,也许一个“门外汉”的话,对于内行们来讲,听一听也可能有所裨益。一、夜班没有“关系图”“关系稿”,在新闻界里是个常用词组,到底有没有“关系稿”?回答是肯定的,有!尽管编稿、用稿全部…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纯杰却仍在新闻摄影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且每年都在报刊上发表数十幅新闻图片。 李纯杰今年51岁,是许昌市地税直属分局第三税务所的干部。1991年,他喜欢上了新闻这一行,经常采写一些本系统的消息发表在报纸上。那时候他有一个“傻瓜”照相机,平日里拍到一些反映许昌变化的照片,冲洗出来经常自我欣赏一下,日积月累,积腋成裘。1994年4月在一些同仁和有关部门的鼓励下,他“生了一个念头:搞一个“故乡之春”摄影展,于是他刊用业余时间自己编辑、设计、制作了几大块版面,把几年来他拍摄到的能够反映祖国和家乡巨大变化的照片编排上,配上文字说明,摆放在单位门口,向过往行人展览。展览收到了良好的反响。通过这次展览,李纯杰感到图片更能客观、直接地向人们传达信息,而这正是自己写作能力所不能及的。于是,1995年,李纯杰尝试着在《许昌日报》上发表了第一幅摄影作品,这幅作品的发表,坚定了李纯杰搞新闻摄影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江山 《军事记者》2013,(8):68-69
一个师级单位“新闻干事”的岗位,有人说平台太小,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历练人生的“大舞台”。新闻路,不管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道,注定有酸甜苦辣。或许,小平台会有更多的崎岖不平、更多凄风冷雨,但也有不一样的风景。于是,我用心欣赏、专心行走、留心观察,在与基层官兵面对面的采访交流中,定格了一幅幅与众不同的画面,收获了一串串令人难忘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也表现得异常生动、入情入理。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一家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遮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依法将其收审,记者当即拍下“服务”小姐被收审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7.
谢顾问:前不久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某医院破格为一个住院费不足的被撞伤的司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使这位司机转危为安。可由于我采写这篇新闻晚了一步,加上稿子还要—一核对审查,稿子送到报社后,编辑说“过时了”。可也有人说,新闻过了时也可以“抢救”,是这样吗?52973部队刘喜刘立同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倘若等新闻变成旧闻时再去采写,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新闻单位总是偏爱一两日内发生的鲜活新闻事件,而对那些过了时的新闻,总是忍痛割爱,“枪毙”了事。然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否稿子因为“过时”而被枪毙,就…  相似文献   

8.
常常接到基层摄影通讯员打来的电话或来信,询问怎样才能拍好一幅新闻照片?有的诉说得很恳切,意思是学摄影多年了,拍了不少的照片,也上了一些地市级的小报,但中央级的大报就是上不了,领导一个劲儿地催,自己也特着急。希望我们这些大报的摄影记者给开个“良方”,指点迷津。其实,我们对于新闻摄影也还是处在学习和摸索之中,究竟怎样才能拍好新闻照片,我们也是“一头雾水”,盼着太阳早点出来驱走迷雾看清庐山真面目。但面对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求告信件,分明看到了一颗颗渴望进取的心,沉默和不回答真是对不住良心。无奈,只好硬着头…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9,(6)
在某种意义上说,照相主要是照脸面。没有脸面也就不成其为照相了。然而,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却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和新闻摄影技巧,将“没脸”的新闻摄影作品表现得异常的生动、有趣。1999年6月8日《工人日报》一版刊登的《“没脸”见人》就是这样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从图片说明得知,桂林市海莱夜总会的一群“服务”小姐,以少量饮料和水果威逼一位客人支付3000元人民币,导致客人跳窗逃跑摔成重伤。警方闻讯后,迅速采取行动,依法将其拘留。记者当即拍下了“服务”小姐被拘留离开夜总会大厅时的情景。画面上,两位“服务”小姐…  相似文献   

10.
单珊 《军事记者》2011,(9):46-47
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我采访了他,当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黝黑沧桑却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他的一句话“我喜欢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明白了他那具有感染力的幸福笑容,源于他对摄影记者这个职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分类和关系上,许多问题一直扯不清。在摄影实践中,也存在着按新闻摄影的标准去要求艺术摄影,或按艺术摄影的要求去对待新闻摄影的问题。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是不是一幅艺术摄影作品?对于这个关系着两种摄影分类的核心问题,至今看法不一。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摄影的双重性认识不足或没有认识。新闻照片是具有双重性的。即:优秀的新闻照片,是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照片;是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对优秀的新闻照片来说,它的新闻性是第一性的,艺术性是第二性的。  相似文献   

12.
我很赞成“图文并重”的提法,它对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好的表述,它可以作为办报方针的一部分。新闻摄影的地位,不是报社的总编辑给的,也不是其他什么人给的,而是历史给予的,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把“图文并重”作为一个方针提出来,有一个过程。几十年前能提出来吗?十几年前能提出来吗?不可能。只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而新闻又常常被称为“易碎品”,很多新闻摄影作者平时背着相机忙里忙外,稿子见报不少,可却留不下几张像样的作品来。而我作为一名编辑,每天收到数十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是“老相识”,抓取的瞬间是“常相见”,连图片说明也是“差不多”,吸引不了读者,更震撼不了读者。那么,新闻摄影怎样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使读者看后“眼前一亮”?在情感上觅新。一幅图片作品能不能拔动读者心弦发生共鸣,重要的是情感。关注摄影对象的情感世界是贴近生活的一种深层次体现,也是摄影作者获取形象价值的关注点。情感的主要显现因素是…  相似文献   

14.
我在基层搞文书工作,因工作关系,养成了业余写作的习惯。隔三见五,有“豆腐”块文章见诸报端,大伙都叫我“豆腐块”。可我觉得,作为业余爱好,我喜欢做“豆腐”生意。翻阅剪贴本上那一篇又一篇小文章,我的“经营”状况便一览无余。那大块的、小块的、条型的、句型的。不就是“豆腐块”、“豆腐条”、“豆腐丝”、“豆腐片”吗?这品种花样还真不少呢;再看看,人民日报一个“豆腐条”10元,中国青年报一个“豆腐片”5元,陕西工人报一个  相似文献   

15.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6):69-69
每每捧读着自己厚厚的剪贴本,抚摸着胸前那闪光的军功章时,我不禁想起政治处张贵国主任曾用一台凤凰照相机吸引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往事。 4年前的初冬,他得知我喜欢在业余时间里练习新闻写作,就要看我那些从来发表过的新闻稿件。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但张主任执意要看,他仔细地翻看了几篇后,对我说:“不错,基础很好!两个月内必须有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登,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火柴盒’,我也会奖你一台凤凰照相机。” 说心里话,我一直在偷偷地坚持练习新闻写作,可是没有一篇能够变成铅  相似文献   

16.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17.
1956年我在大连读中学时,因酷爱摄影而拍摄了一幅早期“作品”,由此算起来,至今已有50余年的“影龄”了。回首半个世纪与摄影结缘的风雨历程,虽然用自己的镜头留下一些历史碎片,但在我的摄影生涯中,快乐与艰辛同在,无奈与苦恼并行,经验不多,教训却不少。愿借《青年记者》约稿之机,向青年记者朋友们吐露一个老新闻人的心迹。  相似文献   

18.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6,(1)
摄影镜头对准谁文赵发元曾任香港《南华早报》摄影部主任的陈桥说过:“缺乏判断力,对摄影记者来说,是致命的。摄影记者要捕捉新闻的一刹那,一旦错过那一刹那,以后也没法叫车件重演。”就是说,记者摄影与街市上照相馆里扎势弄姿拍照截然不同。《报刊之友》编发刘一皮...  相似文献   

20.
朱晖 《出版参考》2009,(5):36-36
那是在大学时代的迎春晚会上,她演唱了一首《闪亮的日子》,他向来喜欢罗大佑的歌,而她的女生唱腔更具一番独特韵味,令他着迷。她谢幕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呼喊着再来一首。她嫣然一笑:“那我就再唱首《东方之珠》吧,有人愿意与我合唱吗?”他被起哄的同学推起,跌跌撞撞地上了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