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诞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少年时,他就喜爱数学,觉得数学既有趣又容易。他喜欢独立思考,常常“自己主动去看书,不是老师指定什么参考书才去看”。15岁,陈省身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有信心,千万把自卑的心理放弃,要相信中国会产生许多国际第一流的数学家。 希望社会能认识中国成为数学大国是民族的光荣,而予以鼓励和支持。 要提倡数学,必须给数学家适当的社会地位与待遇。 中国已有条件产生第一流的数学家,大家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张国 《中华家教》2012,(1):30-31
2011年10月28日是陈省身的百年诞辰。在南开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陈省身的儿子陈伯龙对在场的数学家说:“我们正在向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不过对我来说,他只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境界:自然与至善 治学、从艺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这是学者、艺术家对研究或创作的对象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洞察,对其本质、规律、情性、演变了然于心时,达到的一种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泓 《时代数学学习》2005,(3):46-47,F004
得到名师的指点,打好了学业的基础,羽翼丰满的陈省身开始起飞了.1937年,陈省身受聘为清华大学数学教授.一年后,他随大学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不论生活条件多么简单困苦,陈省身仍然坚持数学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国外院士,1981—1984年任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伯克利)第一任所长,1984年获世界最高数学奖——国际Wolf奖。陈省身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微分几何奠基人,五十年来,他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数学英才,其中博士生41人。陈省身教授一生的数学工作以及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极其丰富、深刻的。“陈省身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现代科学史上的重大研究课题,已列为江西省教委“1987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我院数学系“陈省身研究”课题组和国内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译、校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负责人张洪光副教授选编的《陈省身文选——传记、通俗演讲及其它》也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专栏开辟后,我们期待着专家和读者的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即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每个人今天怎么生活,决定了明天和未来,我们的今天就是由昨天的选择决定的。很多人都处在忧虑的状态。据统计,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4,(3)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的数学才能,古有祖冲之、刘徽诸人为代表;现代,则可以华罗庚、苏步青及本文即将介绍的陈省身教授来说明。 1911年,古老的中华大地爆发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同时,在浙江省——这个英才辈出的地方——诞生了一个小生命,即后来成为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  相似文献   

12.
说起国际级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大家的心情难免有些沉闷,因为大师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病逝.大师的去世对中国数学界,乃至国际数学界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陈省身教授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之一“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他生前非常关心中国数学教育,也被尊称为中国青年数学学子的总教练.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北京召开,也是与陈省身教授的影响和努力分不开的.当时大师还为我们青少年题写了“数学好玩”的题词,…  相似文献   

13.
说起国际级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大家的心情难免有些沉闷,因为大师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病逝.大师的去世对中国数学界,乃至国际数学界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陈省身教授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之一“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他生前非常关心中国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八岁,第一天上小学,他犹如小鸟出笼,拍打着翅膀,瞧什么都激动,都新鲜。然而,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课间休息,他看见老师把几个学生叫到一边,用戒尺挨个责打手心。不用说,这都是课间表现不好的。在1919年前后的中国,这种体罚仍很盛行。他没有进过学前的私塾,少见多怪,大为惊骇,不明白老师何以如此野蛮,学生何以如此可怜。散学后,他把这一幕告诉家人,并且声明,这样的学校,坚决不再去。后来呢?那是一年以后的事了,在一位任高小老师的亲戚担保下(担保他不会挨打),他干脆跳过初小,直接考入高小。十二岁读中学。他的数学很好,考试总名列前茅,得到校长的欣赏。不过,说到其他的功课,却平平常常,不是他缺乏能力,而是没有兴趣,不屑多花工夫。他觉得别的功课只要知其然就可以了,用不着刨根究底,穷追不舍。那么,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追忆陈省身先生 11月初,我又到宁园住了3天.陈省身先生刚刚度过93岁生日,满屋是祝贺的花篮.他告诉我,美国的私人医生刚刚来看过他,说身体很好,只是血糖稍稍偏高而已.大家都很高兴.  相似文献   

16.
《时代数学学习》2005,(1):96-96
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某些事情可以做得跟外国人同样好,甚至于更好.  相似文献   

17.
◆有一些中国人觉得我们自己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改过来.中国人在某些事情上可以做得与外国人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 改过来,某些事情可以做得跟外国人同样好,甚至于更好. 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数学.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根据某些假设,用逻辑的推理得到结 论,因为用这么简单的方法,所以数学是一门坚固的科学,它得到 的结论是很有效的.这样的结论自然对学问的各方面都很有应用,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的,就是这种应用的范围非常大. 有时候讲(数学)应用,眼光要放长远些,视线放得更远一 些,也许它的应用会更大. 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这正是数学最…  相似文献   

19.
人生就是选择,人总是在选择中前进的。克尔凯戈尔(1813-1855)在1843年出版了《或此或彼》,这本著作主要就是告诉人:你必须去选择,选择就是自由,选择者是自我。在选择中,人的本质得到充分的显示。你选择什么,你的本质就是什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生一个个重大的选择,实际上都是政治、社会、法律、经济、伦理、习惯、文化、生理和心理诸多因素交错纠结,屡经权衡作出的决断。面对着选择.入,才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主体。人生就是选择,人必须选择,但是,…  相似文献   

20.
陈省身(1911—2004),美籍华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杨乐,著名数学家,江苏南通人,1939年11月10日生.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笔者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上述大家,但是读了张奠宙先生于2004年11月对陈省身教授所做的访谈记录以及沙柳先生对杨乐院士所做的访谈记录,如身临其境聆听先生们谆谆教诲,并被大师的这种魅力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